![]()
最近新加坡的總理出來講話了,說在中國年輕人有一種現象叫做躺平,在日本年輕人在試圖當蟄居一族,連門都不想出。
在歐洲和美國,流行著無聲的辭職,降速生活,或者大辭職浪潮,這些東西都不好,會影響到新加坡。在新加坡,新加坡政府要想方設法,竭盡所能,逆轉這一全球趨勢。
至于新加坡政府會有些什么措施,這位總理說,要從教育和就業等多方面來進行改革。打算首先在這個任期內,加強對兒童早期發展的投資、加大對弱勢家庭子女的援助、修改小六會考計分方式,以及在中學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制,徹底消除一考定前程的惡性循環。
我們知道一個年輕人有個工作,按時上班,積極學習,業余時間打打游戲,不賭博不打架不搞黃色不吸毒,這就是好青年。
新加坡的問題是這樣的年輕人不多了,想要在新加坡反蟄居,這就叫癡人說夢,2015年的時候馬云去香港,講香港的年輕人因為有特殊的歷史和特殊的地位,所以有全球的視野,豐富的知識,但是就是不敢創業。因為害怕問題。
馬云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問題,我爸當時有我爸的問題,我爺爺有我爺爺的問題,創業是個勇氣問題,不是說害怕問題就不存在了,問題永遠存在,但是創業需要的是走出這一步的勇氣。
同一時期的新加坡,出現了最早的尼特族,尼特是NEET,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縮寫,指的是既不愿意上班、也不愿意上學、更不愿意接受培訓的年輕群體。
我們并不清楚新加坡總理的自信是哪里來的,新加坡的年輕人在吐槽,在抱怨,在蟄居,在辭職的時候他們無動于衷。
要等到全世界的年輕人都開始吐槽的時候,新加坡的政府終于發現問題了,問題是這個浪潮就是新加坡搞出來的,這個時候站出來抵制了,新加坡在2013年就出現了尼特族,甚至比馬云在香港的演講還早兩年。
搞得好像自己很無辜,一切問題都是因為中國日本歐洲美國,跟自己毫無關系。新加坡早期的問題是盲目拉高高等教育的比例,但是本地又沒有對應的工作。
在2013年的時候,如果是中日歐美,青年畢業了可以去別的地方,這個城市沒有,那個城市有,新加坡就一個城市。
香港的年輕人沒勇氣單純是房價太高了,年輕人只是抱怨,但是還是在努力接受培訓,努力學新技能就業的,美國的年輕人在努力的轉金融,歐洲的年輕人在跨國就業,外來和尚好念經。
新加坡控制了半天房價,不提供對應的培訓,金融行業也沒有大發展,沒有抓住機會,也不鼓勵年輕人外流去別處就業,最后創造不出來就業崗位,雖然房價低,但是工資更低,于是出現了一群覺得干啥都沒有用的年輕人。
自己為了新加坡的教育產業多卷點錢,大肆擴張高等教育,等到年輕人就業困難后無動于衷,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浪費掉了后,現在站出來反躺平了。
人的臉怎么可以這么大?
自己把年輕人逼到無路可走,新加坡在十幾年前就搞得年輕人甚至連找個工作按時上班,下班就打打游戲都做不到了,現在出來說都是世界各國影響了我們,我們要反對。
一邊罵中國人躺平影響新加坡,一邊罵美國人辭職潮影響新加坡,罵完中美還要罵歐洲和日本,好好的一個國家,怎么就開始學波蘭,非要把所有人都得罪一次呢?
看來是新加坡發展全靠李顯龍左右逢源,離開了李顯龍,真就辦不成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