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萬千惠變輕快了。
是輕快,不是輕松。在決定擔任公司CEO后,她需要處理的工作自然更多了。細致到物業交涉、綠植養護、倉庫管理……雖然勞心費力,但萬千惠明顯更有心氣兒、也有方法。那種仿佛因為不熟悉的角色扮演、自己也在給自己壯膽的“用力過猛”感,消失了。
在綜藝《姐姐當家》最后一期,萬千惠直說自己賺到了,錄個節目還給解決創業問題,順道還上了大師課、商學院。不少觀眾也有同感,本來只是看個下飯綜藝,不想追到了一個熟齡女性的創業史,還得到了養成的快樂。在社交媒體,各路網友就著萬千惠的故事,發散出女性成長的各種討論。
![]()
這些年女性綜藝不少,但不得不承認,絕大多數對女性成長話題都是“坐而論道”——好端端坐在那里,沒有具體的困擾、實際的問題、狀態的轉折,忽然來一段互聯網上早已泛濫的金句,便能夠截圖傳播了。
但萬千惠的變化,是一件件事推動的。她是典型的獨立女主,在事業、愛情中磕絆成長,最初因內耗、傻白甜、假高能量陷入爭議,后來又憑借自我成長完成口碑逆轉,笑淚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是萬千惠的進化之路,也是熟齡“姐姐”的多面人生,更是女性成長的最佳注解。
整頓公司,行動是內耗的特效藥
明明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在《姐姐當家》第九期,張泉靈、張曉楠兩位前輩已經明確指出,萬千惠經營公司的方式存在嚴重問題。但萬千惠能力挽狂瀾嗎?很多觀眾的態度是“我不信”。
創業這些年,萬千惠一心撲在直播工作上,沒有定期了解財務、不知道公司賬戶情況、甚至不清楚自己有沒有收過坑位費。難道真能像短劇演的,一篇小作文再搭配一段蒙太奇,公司就改換天地。
然而在《姐姐當家》的收官時刻,不被看好的萬千惠展現了驚人的成長速度。經過“雙張”點化,她理清整改思路,審計、拆伙、裁員……緊鑼密鼓地推進流程,三個月時間就讓公司虧損大幅收窄,重新步入正軌。

確定審計入場,萬千惠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果斷決絕,要求盡快且要全部查清;優化公司員工,她不再只有崩潰大哭的感性,也有了先把公司保住的清醒。當好“大家長”,讓公司良好地運轉下去,才能讓員工得到更好的回報,這是一個成熟創業者最基本的自我修養。
《姐姐當家》開播之初,萬千惠一度被觀眾劃入“沒苦硬吃”的陣營——看著每天都在哼哧哼哧干活兒,實則經營公司的基本功都沒學會,急得吃瓜群眾直說“知道你努力,但你先別努力”。公司前CEO離職前接受采訪也不忘吐槽,“我特別怕她在表演一個總裁”。
追完節目最后一期,觀眾終于對萬千惠的“努力”“高能量”有所共情了。為了降本增效,她找園區物業砍價、給公司綠植“大裁員”、自己找工廠壓價……告別過去的一問三不知,這是成長陣痛也是煥然新生。
一位做電商的朋友跟硬糖君說,看萬千惠講述廣州倉庫潮濕導致紙箱發霉的細節,就知道她私底下沒少花功夫學,現在真有了當老板的樣子,變化之大讓人刮目相看。不乏網友對萬千惠路轉粉,想知道這女人還有多少驚喜是自己不知道的,已開始期待其在雙十一的表現。
在接受節目組采訪時,連最初犀利吐槽萬千惠“沒能力”的三寶,現在也不吝對妻子的肯定,表示對方生活閱歷、駕馭能力、分析能力“長了十年”,這一次做到了果斷、決絕、事無巨細。看到這里,硬糖君忍不住要感慨一句,即便是兩性之間,事業心也是最好的濾鏡。

雖然隨時遇到挫折,萬千惠依然沖勁滿滿,聽從行業建議對自己做出清晰規劃的同時,也始終保持學習和思考。在《姐姐當家》,升級打怪的萬千惠帶來了十足燃感和情緒共鳴,也讓觀眾看見了一個大女人完整清晰的成長弧光。
改變心態,先突破自我設限
站在觀眾的角度,萬千惠的成長,似乎是發生在一瞬間的事情。張泉靈讓攝影離場,把萬千惠喊到房間里,進行了一場不能公開的對話。等到萬千惠再出來,她已經步履輕盈、如釋重負。
![]()
這只是臺前的故事。萬千惠的成長蛻變,是外力和內力的雙重作用。一方面,張泉靈、張曉楠、倪萍等貴人指點,的確讓其受益匪淺。另一方面,她在綜藝之外主動出擊學習,也為自己奮力一躍積蓄了能量。
很多網友難以置信,萬千惠做了好幾年直播帶貨,怎么會不清楚傭金和坑位費?直到節目收官,大家才看懂了萬千惠的行為邏輯:她被畏難情緒困住了、對公司管理不自信,于是不敢開口、本能逃避。回想此前公司經營不善的問題,萬千惠直言自己其實也察覺不對勁,但一直不敢嘗試不擅長的管理業務,如果沒有這檔節目還是“不愿意去面對”“會再拖個半年以上”。
![]()
這是女性成長中的“常見病”。《好東西》導演邵藝輝接受采訪時曾提到,因為自己聲音小、沒什么氣場、很害怕跟人沖突,就自覺不適合當導演,雖然沒有人打壓,但自己就會打壓自己。“身為女性創作者,不幸的是,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對自己進行反洗腦。”
邵藝輝不假思索地覺得自己應該做編劇而非導演,萬千惠不假思索地覺得自己應該專注直播而非公司管理,都是同一種自我設限。有時女人就是太“靠譜”了,老覺得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結果被所謂“專業的人”教會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我不可能干得比TA還差。

而最終結果證明,一旦改變心態,她們確實干得很好。接任公司CEO后,萬千惠需要處理的工作量變多了,但效率也明顯提高。就像張泉靈說的,心硬起來才能解決問題。
當然,直播帶貨是一個系統工作,降本增效也不是一蹴而就。為了“立起沉疴”,萬千惠先是走出畏難情緒,然后再走到行業上下游取經。主播和老板的思考角度不同,萬千惠的直播業務能力沒有大問題,需要補齊的是行業洞察部分。拜訪方劍時,她虛心請教直播行業發展的趨勢、“大場”到底能不能做、同行平均水平是怎樣的,無一不能看出其改變意愿和具體思考。
直到現在,萬千惠還是認為自己并不適合當一個管理者,但這已經不會阻擋她,把行業所有流程都嘗試一遍的決心。每個人的時間精力終究有限,公司的健康經營也不能全靠親力親為,萬千惠總要在業務和管理之間找到平衡。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見過大風大浪的船員,掌舵時更能看清方向。
![]()
“我最感動的地方,是我覺得你的心態變了。”當張泉靈對萬千惠說出這句話時,女性成長的意義已無需贅言。
成長是一生的事業
大女主的成長或黑化,霸氣全開逆襲反轉,人們當真百看不厭。正因如此,“現在站在你面前的,是鈕祜祿·甄嬛”才能成為互聯網經久不衰的熱梗。
然而,生活是具體的,人也是具體的。女性成長不能懸浮在現實之上,還是要被放進具體的情境中,才能展現出具體的能量。近幾年主打女性成長的劇集、綜藝委實不少,但像萬千惠這般具有討論價值和明顯成長線的,真不多。
很多時候,觀眾只能看到一個大女人的半成品或成品,再去追溯、推斷她的成長之路,難免會缺乏豐富的細節。而在《姐姐當家》這檔聚焦熟齡女性的生活觀察真人秀里,每個嘉賓所遭遇的現實困境,也是觀眾在生活里經常面臨的抉擇。
![]()
萬千惠的成長不是喊口號,而是真正被商戰磨出斗志,針對性地解決人員優化、財務審計、采購浪費等具體難題,簡直有直播模擬經營游戲的味道。也因此衍生出的話題格外廣泛,有人得到養成“大女人”的爽感,有人學習職場知識,也有人探討經營之道。
在某種意義上,“萬千惠”是一種普遍的成長困境,可能出現在任何人身上,尤其是熟齡群體。饒是內心強大的三寶老師,被網友叫老頭也會猛漢落淚,親自澄清跟萬千惠結婚時才46,絕對是靠魅力征服老婆。人生嘛,就是一個內耗、和解、成長的無限循環。
比成長更振奮人心的,是成長力量的傳遞。在節目里,萬千惠被張泉靈、張曉楠、方劍等人點撥,從過去依靠前CEO單點連接,到建立起自己豐富的社會網絡。在節目外,不乏網友現身說法,跟朋友一起投資的電競酒店從沒盈利過,看完萬千惠的經歷才決定查賬,沒想到自己也被做局了,真正是質疑萬千惠、理解萬千惠、成為“萬千惠”。

或許就像三寶老師在節目中說的,婚姻、事業,都是一個歷史的進程,而大家看到的是現在的切面。此刻的萬千惠已經成長,未來的萬千惠還在塑造。“我不害怕從頭再來,我一定努力去做,我不害怕一切歸零。如果你有機會從頭再來,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事情。”這是萬千惠說給自己的,也是前行者說給后來者的。
很多網友說,萬千惠活潑開朗、擅長社交,是一個在現實生活里討人歡喜的人,“跟她一起生活肯定很快樂”。硬糖君倒不以為然,反而覺得萬千惠這種性格更吃虧。受過的累、走過的坎其實觀眾都看在眼里,但因為這個女人少了一點所謂的“松弛感”,便常被人說假颯、內耗、表演型人格。不過福禍相依,她最終通過實際行動證明了,愿意為成長吃苦頭的人。總能得到生活、工作的一份嘉獎。
![]()
人們懷念的“經濟上行的美”,和正流行的“松弛感”“老錢風”,本就是完全相悖的兩種狀態。努力向上攀爬的樣子,就沒有輕松好看的,除非是擺拍。而真實的女性成長,有躲在舒適區的猶疑,更有向前一步的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