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沙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接到一通來自江西九江退役老兵陳焱華的感謝電話。原來,在南沙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的幫助下,陳焱華找到了失散近四十年的老戰友姚德煥。
一通電話,承載四十年思念
![]()
“同志,我想找一位叫姚德煥的老戰友……我們1982年一起入伍,在部隊時是睡上下鋪的兄弟……”電話里,今年61歲的陳焱華聲音微微顫抖,緩緩回憶著說,四十年前,他與姚德煥在軍營相識相知,退伍后卻因通訊不便失去聯系。
歲月流逝,這份戰友情成為他心中揮之不去的牽掛。

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細心記下每一個細節:1982 年入伍、戶籍曾在番禺南沙、年紀相仿……這些碎片化信息,成為“尋友行動”的最初線索。
三級聯動,讓服務跨越行政界線
![]()
“不能讓老兵的期盼落空!”這是南沙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共識。接到求助后,他們第一時間啟動退役軍人建檔立卡系統檢索,反復核對“姚德煥”這個名字,卻一無所獲。
緊接著,工作人員分頭聯系轄區內各街鎮服務站,翻閱泛黃的老兵花名冊和退役登記臺賬,一頁頁查找,一遍遍核實,依然沒有進展。
面對困境,南沙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沒有止步于“屬地管理”的邊界。工作人員迅速整理詳細材料上報廣州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請求啟動全市聯動查詢機制。“老兵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盡百倍努力。”

這份責任與擔當,在廣州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得到了迅速響應。全市退役軍人信息系統啟動精準篩查,很快,一條來自花都區的信息進入視野:姚德煥,出生年份、入伍時間與陳焱華描述完全吻合!
半小時接通
,讓四十年的思念得到回響
![]()
“您還記得1982年入伍的江西戰友陳焱華嗎?他找了您四十年...”當工作人員撥通姚德煥的電話時,電話那頭短暫的沉默后,是抑制不住的激動:“記得!怎么不記得!我們當年在一個班,他總幫我縫被子!”
確認身份的瞬間,工作人員立刻將陳焱華的聯系方式傳遞過去。不到半小時,陳焱華的感謝電話就打了回來:“通了!我們通上話了!四十多年了,我們終于又聯系上了!” 電話里的哽咽與歡笑交織,那份失而復得的喜悅,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如今,兩位老人已約定相見,四十年的牽掛即將在重逢中圓滿。
溫情延續,讓尊崇融入每一個細節
![]()
“群眾事無小事,深情服務見初心。”南沙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這不是個例,而是南沙退役軍人工作的常態。
近年來,南沙區始終將退役軍人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從就業創業扶持到走訪慰問關懷,從政策咨詢解答到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用一件件實事讓退役軍人感受到“退役不褪色、服務不斷線”的溫暖。
跨越千里的尋友路,連接的不僅是兩位老兵四十年的戰友情,更彰顯了南沙退役軍人工作的溫度與高度。正如一位老兵所說:“在南沙,我們總能找到回家的感覺。”
*對了,如果您近期正在考慮南沙買房,想獲得真誠靠譜的建議以及購房優惠,不妨掃描下方二維碼咨詢我們,幫你在買房的路上省錢、更省心!
南沙部落1V1買房咨詢
來源:南都政務新聞部
商務+v:nsbulu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