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長安馬自達EZ-60正式上市,新車也是首款基于長安EPA平臺打造的新能源SUV,共推出6款車型,售價11.99萬-16.09萬元。
![]()
當看到這一消息,給人的第一反應不是馬自達開始在新能源市場發力了,而是合資車的邏輯真的反過來了。長安EPA平臺,增程、純電兩種版本,熟悉的信息之前也在馬自達EZ-6上出現過,這不又是一款換了魂動外觀的長安深藍嗎?
![]()
以前聊合資車,給人的印象都是國外品牌出技術,中國車企生產。比如早年的日系車,核心發動機技術捂得嚴嚴實實,國內工廠只負責組裝。但最近這幾年新能源市場的風向完全變了,豐田bZ3用上了比亞迪的電機和刀片電池,奧迪也在全新A5L上首次搭載了華為乾崑ADS輔助駕駛。
![]()
而此次上市的馬自達EZ-60,基于長安EPA平臺打造,而深藍S07、長安啟源A07等車型都誕生于該平臺。電池用的長安“金鐘罩”技術,-15℃還能保持92%放電效率;連26.45英寸大屏和裸眼3D HUD都是長安研發的智能座艙套件。等于說,馬自達這次是拿著長安的“半成品”,自己調了調味道。
不過,EZ-60也并非是簡單的“換標車”,馬自達并沒有放棄自己的調校功底。同樣是EPA平臺,深藍S07主打家用舒適,EZ-60卻硬生生調出了“人馬一體”的感覺。
![]()
試駕過的朋友說,過彎時車身側傾特別小,方向盤指哪打哪,甚至保留了一點剎車虛位,反而讓彎道剎車更線性。這就像同樣的食材,中餐師傅能做出鍋氣,西餐大廚能做出層次感,長安給了“原料”,馬自達用幾十年的操控功底做了“烹飪”。
![]()
此外,這臺車的上市節奏也比較有意思,從上海車展亮相到正式上市拖了小半年,放在現在“一年磨三劍”的新能源圈速度算慢的。但慢有慢的道理,馬自達為了車身那道弓背曲面,用掉上百噸油泥,單塊面板雕琢超700小時。
這種反數字化的較真,其實給國產品牌提了個醒,我們的三電技術確實有一定底氣,但在細節的打磨上,還得學國外品牌這種反復斟酌。
比如長安的“金鐘罩”電池、5C快充這些硬核技術,已經能和國際大牌掰手腕了,但有些國產新車剛上市就暴露出車機卡頓、底盤松散的問題,就是少了馬自達這種死磕細節的勁兒。
![]()
EZ-60賣得不錯,從4月啟動預售到9月26日上市前,小訂量已超4萬輛,創下長安馬自達新能源車型預售紀錄。??恰恰說明,現在的消費者認可中國技術實力的同時,還依舊相信合資品牌的調校功力。
馬自達EZ-60的上市更像個信號,合資車的核心競爭力,已經從提供技術變成了調校功底和品質把控。而國產品牌的底氣,也從性價比變成了技術輸出。這種雙向學習的格局,才是中國汽車真正變強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