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號晚,賽力斯發布公告,終于拿到了證監會的備案通知書,擬發行不超過3.31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賽力斯前身為小康股份,成立于1986年,2016年成功登陸上交所。去年底,資本市場便已傳出賽力斯將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
從今年3月底宣布啟動計劃,到4月底遞交申請,再到現在闖過證監會這關,前前后后走了快五個月,每一步都藏著這家車企的野心。
![]()
據披露,此次IPO賽力斯擬將募資70%砸進研發,20%用來搞海外營銷、建充電網絡,剩下10%當日常運營資金。
賽力斯這幾年研發燒了不少錢,2024年一年的投入就有70.53億元,雖然靠著問界系列賺了錢,但新能源汽車不持續砸錢研發根本站不住腳。
問界系列全新M7的小訂都突破23萬輛了,月產能也奔著3萬臺去了,但技術迭代太快,不跟上華為鴻蒙智行的更新節奏,隨時可能被趕超。
除了砸研發,剩下的錢花在海外市場上也很有講究。賽力斯自己說了,這次上市就是為了推進全球化布局,打造國際化的資本平臺。
![]()
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卷得厲害,華為的鴻蒙智行都集齊"五界"了,賽力斯想保住地位,必須開拓新戰場。
說到賽力斯,繞不開的肯定是華為。這次赴港上市,“華為基因”絕對是最大的賣點之一。
想當年賽力斯還在虧損泥潭里掙扎,2019至2023年累計虧了超98億,直到跟華為合作搞出問界系列,才算徹底翻身。
賽力斯2024年營收直接沖到1451億,凈利潤59.46億,問界M9(參數丨圖片)更是當了9個月的50萬+市場銷冠,毛利率拉到26.21%,這個數據很“恐怖”,比特斯拉、比亞迪還高。
不過話說回來,跟華為的合作是把雙刃劍,現在跟華為合作的車企多了,賽力斯想保持優勢,還得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賽力斯赴港上市也不是沒風險。最突出的就是高負債問題,2024年總負債都824.5億了,資產負債率87.38%,比行業均值高出近20個百分點。
賽力斯拿到證監會備案,只是港股上市的“前菜”,接下來還有港交所的審批、路演、定價等一系列硬仗要打。
如果能順利上市,它就會成為繼比亞迪之后第二家“A+H”上市的新能源車企,這身份含金量可不低。
![]()
再說幾句
賽力斯之所以在短短三年完成從邊緣造車企業到“頭部新勢力”的躍遷,離不開一個關鍵詞:華為。
問界的銷售網絡、智駕系統、品牌建設,幾乎全方位借力“鴻蒙智行”生態。但這份光環,正在逐漸被稀釋。
當華為將資源從“獨寵”問界,擴展至“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的五界矩陣,問題也隨之暴露,五界搶飯吃,誰能搶得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