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新區城發集團,作為市屬國有企業,是武夷新區建設的核心實施主體,肩負著新區公建項目的建設重任。
五年來,集團總資產從300多億元增至500多億元,增幅超60%;總收入從約23億元增至約36億元,增幅超50%。
時光回溯至2020年,集團剛剛組建之時,正值“后搬遷時代”,面對這片亟待開發的熱土,如何在城市建設中完善配套設施?“城發人”集思廣益、守正創新,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行。
五年來,“城發人”緊緊圍繞行政中心搬遷及南平市新行政中心建設需求,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堅持“一張藍圖管到底”。從最初的“拓荒者”,到如今生態產業新城的“締造者”,一批標志性項目相繼落成:
![]()
▲“天圓、地方”與水之廳公園
南平市行政服務中心、“天圓、地方”、水之廳公園等在搬遷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平市體育中心、古閩大道、應急備用水源工程、旭輝實驗學校、南平市老年大學等重點配套設施也相繼建成投用;
![]()
▲南平市行政服務中心與古閩大道相連
![]()
▲南平市體育中心
![]()
▲南平市建陽區旭輝實驗學校
“城發人”以“敢為人先”的精神,描繪出南平新城的嶄新面貌。
不僅是城市架構的“建造師”,更是美好生活的“引領者”。自組建以來,集團積極融入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大局,全力推進城市品質提升。通過對南林、赤岸、月亮灣等片區開展綠化、花化、彩化工作,讓每一寸土地都能“呼吸”,城市景觀煥然一新。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已成為市民生活的真實寫照。體育中心西畔,占地近千畝的花海公園成為市民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從公共設施的適老化設計,到南林赤岸“15分鐘生活圈”的全面提升,“城發品質”將人文關懷與精準設計嵌入每一個項目。武夷新區綜合醫院、潭山實驗學校、云谷周邊路網、南林—月亮灣片區建設,每一步都讓“宜居城市”的愿景逐漸變為現實。
![]()
▲武夷新區綜合醫院(一期)項目建設現場
在資金緊缺的困境中,“城發人”以“金融工匠”的智慧開渠引水,破解融資難題。2024年1月,集團成功獲得“AA+”信用評級,成為全市第二家獲此評級的國有企業,為武夷新區的發展注入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多元布局,做服務民生的“守望者”。集團持續探索市場化轉型路徑,實現了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服務、貿易投資、房地產開發、股權投資等多板塊協同發展。加油站、充電樁等城市配套設施持續完善,商務寫字樓、百合云璟小區等精品項目相繼拔地而起,自持資產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保值增值,城市服務品質不斷提升,進一步擦亮市容環境“底色”。
![]()
▲武夷新區商務CBD商務寫字樓
![]()
▲百合云璟小區
不斷成長的城發集團,正朝著“城市優質運營服務商”的目標穩步邁進。
在黨建引領下,集團蓬勃發展,目前已擁有34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職工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98%,中高級職稱占比60%,各類執業人員占比30%,涵蓋建造師、造價師、注冊會計師等多種類型,人才結構日趨優化,為集團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紅色,是城發集團的鮮明底色,支部黨員廣泛分布于各關鍵板塊。集團以“聯創結對”黨建新模式為抓手,在建設項目現場設立臨時黨支部,黨員骨干帶頭駐守施工一線,以“保姆式”駐點服務貫穿項目全周期;深化外部結對共建,聯合武夷新區管委會機關黨支部、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黨支部等共建單位共同助力項目建設。從項目攻堅現場到跨部門協同推進,城發集團始終以黨員為先鋒、支部為堡壘,讓紅色動力成為集團高質量發展的“根”與“魂”。
五年來,“城發人”以智慧為筆、汗水為墨,在砥礪奮進中捧回一個個沉甸甸的榮譽。累計獲得集體榮譽13項,其中國家級榮譽2項、省級榮譽11項;個人獲得榮譽累計9項,含省級榮譽4項、市級榮譽5項,累累碩果彰顯團隊攻堅的強勁實力,也凝聚著個體奮進的卓越風采。
![]()
▲崇陽溪漫游道起始點公園
這里是“兩山”理論的實踐創新試驗場,“城發人”以“生態優先”之筆,在武夷新區重構生態城市基因。五年,只是城發集團發展征程的起點,未來,還有更多夢想等待實現。
向新而行,再創輝煌!站在“十五五”的新起點,“城發人”正努力締造一個生態與繁華共生的未來之城。
來源:閩北日報(鄭金富 朱宇 程若蘭 聶昊田 范志超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