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鄰意大利的地中海中部,有一個非常袖珍的迷你島國,面積還不到中國最小地級市的一半,人口也才五十多萬。
但就是這么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國家,近些年來卻成為了中國人移民歐洲的首選。
這個小島國到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為什么會如此受華裔的青睞呢?
![]()
一、
西方國度提起歷史悠久的古建筑,埃及肯定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存在。
因為聞名世界的埃及金字塔建成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距今有4600多年的歷史。
但其實在南歐的地中海中部小島上,還隱藏著一個建成時間比金字塔還要悠久的古老建筑。
它就是世界上最早運用拼接技術堆砌的建筑——馬耳他巨石廟。
![]()
據說這個巨石廟是石器時代留存下來的建筑,距今有差不多3600年。
正是這個遺址的出土,讓考古學家發現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時候,馬耳他地區就已經有了人類大規模活動的痕跡。
之所以馬耳他這個只有五座島嶼組成,人口才50多萬的地中海小國家能夠有如此悠久的歷史,是因為其地理位置非常的得天獨厚。
它是歐洲大陸和非洲大陸之間最主要的中轉站,有著“地中海心臟”的贊譽。
絕佳的地理位置給了馬耳他發展的良機,但也讓這個實力弱小的國家遭受了很多的磨難。
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里,馬耳他都是被其他強國所征服的對象。
![]()
古希臘人、古羅馬人、汪達爾人、東哥特人、阿拉伯人、諾曼人、以及近代的法國人、英國人、西班牙人都曾統治過這個面積只有361平方公里的小國。
直到1964年9月21日,馬耳他才正式宣布獨立,擁有了完整的主權。
多個文明在這里碰撞傳播不但讓馬耳他擁有了風格迥異的古建筑群,還讓馬耳他形成了自己兼容并存的多元歷史文化。
走在馬耳他的大街上,既能夠看到低矮結實的阿拉伯風格石屋,也能夠邂逅歐洲中世紀風格的尖頂教堂。
在城市的某一個角落,甚至還可能發現保存完好的哥特風格建筑群。
![]()
這其中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有著“巴洛克之城”美譽的瓦萊塔古城和被游客稱之為“寂靜之城”的姆迪納古城最為出名。
當太陽穿過云層在滿是滄桑的石板街道上留下斑駁光影的時候,兩座古城會顯得神秘感十足。
游人穿梭于其中,會有一種時空穿越的錯覺,仿佛能夠看到古城曾經輝煌的過往。
姆迪納古城
![]()
除了這里,馬耳他東部被稱為“三姐妹城”的三座中世紀風格古鎮也非常受游客的喜歡。
來馬耳他旅游的人只要有機會,基本都會選擇前往“三姐妹城”最著名的維洛里奧薩古鎮,去觀光16世紀留下來的古老旅館。
一些讓人甚至會選擇在這些幾百年以前的旅館中過夜。
除了這些人為建造的景色,馬耳他的自然風光也非常的美麗。
到馬耳他旅游,位于戈佐島的藍窗和位于主島西南的藍洞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好地方。
這兩處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景觀都處在碧藍的海水之上,是攀巖愛好者和潛水愛好者心目中的天堂。
當年爆火的美劇《權利的游戲》就曾在藍窗這里取景。
![]()
二、
雖然馬耳他的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也很少,但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是很不錯的,是全世界最小的發達國家。
生活在馬耳他的居民都享受著免費的醫療、教育資源,社會福利讓很多游客都羨慕不已。
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讓馬耳他人日子過得悠閑且緩慢,國民平均壽命達到了81.5歲,排名世界第20位。
去過馬耳他的人都知道,這個被譽為“歐洲后花園”的地中海島國有“三絕”。
這第一絕自然就是美不勝收的風景。
作為整個歐洲最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馬耳他憑借著絢爛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悠久的古城文化一直徘徊在各旅游網站的推薦榜前列。
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孤獨星球》2015年版的全球最佳旅游城市推薦榜上,馬耳他高居第五。
![]()
這第二絕是當地舒爽怡人的氣候。
馬耳他是典型的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一年四季都溫暖如春,不會出現劇烈的溫度變化。
正是因為這里的氣候對人非常的友好,英國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才會把自己的成婚紀念地選擇在馬耳他,經常到這里來度假旅游。
馬耳他的第三絕指的是那遍地都是的俏麗美女。
作為一個人種大混合的民族,馬耳他的女性都有著高挑曼妙的身姿和美艷動人的容顏。
和以美女而聞名于世界的烏克蘭一樣,走在馬耳他的大街上,隨處都能夠看到笑語盈盈的絕色女性。
這些有著一頭金發的女性大多都比較熱情,很樂意和游客們在一起合影。
![]()
如果運氣足夠好,游客們有的時候還會被當地的女性邀請去家里面做客。
如果有幸受邀去當地人家中做客,一定要穿著得體,不能太隨意。
而且要注意和每一個被介紹到的人握手致意,否則會被認為是很失禮的一種行為。
和中國人一樣,馬耳他人對親情也非常的看重。
年輕人就算結婚之后搬出來自己居住,每逢節假日的時候,他們還是會選擇和家中的親友在一起慶祝,特別熱鬧。
如果是中國人去馬耳他旅游的話,很多時候都會有一種到了國內海濱小城的錯覺。
因為這個地中海的小國到處都能夠看到中國元素。
![]()
街道上有著熱鬧非凡,美食云集的中國夜市,超市里有著琳瑯滿目的中國商品和調料。
老干媽、旗袍、油紙傘、折扇、對聯、江南園林、中醫等一些中國所特有的文化符號在馬耳他隨處可見。
最為夸張的是,每年端午、中秋、春節的時候,馬耳他都會舉辦賽龍舟、吃月餅、舞獅等滿是中國風格的慶祝活動。
馬耳他人這么做一來是非常推崇中國的傳統文化,二來是因為這個小國已經快要被中國人給“買”下來了。
馬耳他龍舟比賽——新華社發(喬納森·博格攝)
![]()
三、
馬耳他國內原住民只有大概80%,其余的人都是從各國來的移民。
在這些移民當中,華裔的數量最多,達到了移民總數的87%。
如果光是從這個驚人的比例來看,說馬耳他快要被中國人給“買”下來了,還真的一點也不夸張。
馬耳他和中國之間的緣分還要從他們剛剛獨立開始說起。
![]()
作為一個海島國家,造船業是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
所以當年馬耳他一獨立,當局就想著要建設一座先進的船塢。
有了船塢不但可以開展馬耳他自己的造船業,還可以開采海中的石油。
但當馬耳他向同處于歐洲的其他國家發出請求的時候,這些國家都以各種借口予以拒絕。
畢竟一個工業落后,掌握不了先進技術的馬耳他更符合歐洲其他國家的利益。
無奈的馬耳他只能把目光轉向遙遠的亞洲,向新中國政府求助。
![]()
愛好和平,愿意看到這個世界越來越好的中國非常慷慨,二話不說就向馬耳他伸出了援手。
一時間大量的資金和眾多技術嫻熟的工人遠赴重洋,前往馬耳他幫助修建船塢。
在海上作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修筑過程中有兩位中國工程師不幸在馬耳他遇難,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馬耳他政府非常感謝中國的幫助,在船塢修建完成后給這兩位犧牲的同志修建了中國式的墓碑,以供紀念。
他們的總統當年還親自來到中國,向兩位遇難工程師的家屬頒發了勛章。
![]()
后來中國方面還幫助馬耳他修建了江南園林,現如今這個地方已經成為了馬耳他的一個游客打卡點。
在馬耳他,很多長著歐洲人面孔的老外一張嘴就可以說出流利的中國話,而且他們還掌握了很多中國的傳統技藝。
走在馬耳他的街道上,經常能看到五大三粗的老外嫻熟的做著拉面、施展著針灸、甚至是燒制琉璃和制作中國瓷器。
這些隨處可見的場景無不在說明中國人對這個小國家的影響有多大。
![]()
隨著中國和馬耳他的聯系越來越深,馬耳他很多學校也展開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動。
當年中國對馬耳他的援助是毫無保留的,現如今馬耳他發展起來后對這份恩情始終銘記于心。
因此馬耳他也是和中國關系最好的幾個歐洲國家之一。
目前中國和馬耳他還沒有直飛的航班,想要到這個地中海小國去,需要轉好幾趟班機。
相信隨著兩國之間的關系往來越來越親密,這個問題在不久的將來肯定能夠得到解決。
到了那個時候,中國到馬耳他去旅游的人數肯定會進一步的增加。
![]()
當然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能盡善盡美,馬耳他國內淡水資源非常緊缺,居民飲水絕大部分都需要靠海水淡化。
而且小小的馬耳他消費很高,如果錢包不夠鼓的話,想要到馬耳他生活并不容易。
如果真的想要移民馬耳他的話,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做足萬全的準備。
千萬不要腦子一熱就隨便決定,否則不但非常容易上當受騙,而且很可能移民過去之后也會面臨巨大的生存困難。
因為馬耳他的就業崗位很少,連本地人都無法滿足,移民想要找一份工作,難度指數高的嚇人。
![]()
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
我們國家現在發展的越來越好,來中國定居已經成為很多外國人的不二選擇。
這種情況下移民一個小小的地中海島國,還真不算是個明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