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非遺旅行越來越火熱了。
《DT商業(yè)觀察》針對有非遺旅游經歷的人群展開了調研(在1200份樣本中,8成人在旅游中有過非遺體驗)。
數據顯示,85.1%的受訪者都有非遺旅行的規(guī)劃。其中,47.6%的人計劃每年3-4次非遺旅行,26%的人計劃每年1-2次。非遺旅行在高線城市中的滲透力更強,一線城市有20.9%的受訪者計劃每年5次以上非遺游,比整體高了9.4個百分點。
非遺文化已經成為旅游“風向標”,近9成受訪者愿意為了非遺體驗專程奔赴一座城市。其中,非遺表演、地方飲食、節(jié)日狂歡,成為非遺旅行的“人氣活動”TOP 3。
同時,人們從 “打卡游” 轉向 “深度游”,84.2%的受訪者追求沉浸式非遺體驗,比如在潑水節(jié)灑水祈福、在火把節(jié)參與狂歡等,78.8%的人希望非遺體驗融入旅行日常。
值得關注的是,非遺旅游正在小城崛起。48.1%的受訪者去過三線及以下小城體驗非遺,在受訪者印象最深刻的TOP10非遺旅游地中,有8個是四線以下小城或鄉(xiāng)鎮(zhèn),其中烏鎮(zhèn)、景德鎮(zhèn)、歙縣占據前三。
這些小城的吸引力在哪兒?81.6%的人認為,小城市的非遺體驗更加原生態(tài),對非遺的保存比較好;81%的人認為,小城市有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獨特非遺。不同群體的偏好也存在差異:00 后、95 后更看重非遺文化的獨特性,而年長些的群體更傾向于在旅行中獲得 “原生態(tài)的非遺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遺旅游的熱鬧中,抖音生活服務平臺成為關鍵推手,《DT 商業(yè)觀察》調研顯示,70.8%的受訪者通過抖音被種草過非遺旅游。
當千萬粉絲抖音達人走進小城,用鏡頭記錄下非遺體驗的真實場景,這些內容傳遞出小城生活的溫度,也讓更多人知曉藏于市井的非遺文化。
以錫林郭勒那達慕大會為例,抖音 #寶藏錫林郭勒 話題瀏覽量達 3.4 億次,帶動城市搜索量創(chuàng)下全年峰值,較日均增長 315%。消費數據更為直觀,7月當地在抖音生活服務的交易額環(huán)比增長47%,完成了非遺旅游從 “流量” 到 “流水” 的轉化。
2024年,抖音生活服務推出了“發(fā)現寶藏小城”活動,走過48座城市,線上40億次觀看的熱度,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非遺文化的傳播。畢竟,小城非遺游的下一波熱度,拼的可能就是“讓人愿意動身前往”的能力。當平臺能持續(xù)呈現非遺煙火,當游客刷到視頻就忍不住訂票動身,小城非遺的熱度,就是地方文旅最扎實的增長底氣。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