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長達10年的跨國貿易糾紛,沒想到最后在這棟商務樓宇里解決了。”不久前,中紡CBD商務樓宇內一家外貿企業的負責人終于放下了心里的大石頭。原來,十年前,他與一位阿富汗籍的外商發生了一起涉及47萬美元的外貿貨款債務糾紛,因前期證據缺失,外貿交易不規范等原因,一直拖而未決。該負責人在求助商務樓宇綜治中心后,中心立即組織涉外糾紛調解團隊和區商務局入駐人員全力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了分期付款的一致意見,這正是柯橋區創新商務樓宇治理模式的生動縮影。
![]()
近年來,柯橋區樓宇經濟快速發展,商務樓宇已成為企業經營、群眾就業、市場流通的重要載體,也成為治安治理的重點難點。為此,柯橋區聚焦樓宇綜治領域,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機制創新為突破、樓宇需求為導向、風險防控為底線,探索構建具有商貿特色的治理體系,實現“矛盾不出樓、服務不缺位”。
![]()
以華舍街道商務樓宇綜治中心為例,該中心位于云集商務社區,這里共有40幢商務樓宇,入駐企業超4000家。為破解樓宇治理“多頭管、管不好”的困境,街道以隱患動態排查、矛盾前端化解、政企協同增效為核心目標,探索打造全市首個城市商務樓宇綜治中心。中心旨在推動樓宇治理從“大而統”向“小而精”轉變,早前,寶龍廣場公共地下車庫發生多起車內物品失竊案,民警在偵破過程中發現這一區域監控點位缺失。經中心治安防控組的指導,該樓宇實施了監控補盲措施,補裝監控13路,有效排除了隱患。
![]()
為更好護航樓宇經濟,柯橋區還按照“一樓一團隊”的標準,吸納公安、司法、稅務等部門骨干人員,以及律師、物業管家、商會成員等社會力量,組建40支“聯樓匯”專屬服務團隊,聯動網格員、“輕騎兵”義警,常態化開展樓宇信息采集、隱患排查、平安宣傳,幫助企業防范海外投資與貿易摩擦風險,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產業鏈前端。
![]()
“針對樓宇矛盾特點,我們不僅要‘快化解’,更要‘依法解’,讓每一起糾紛都經得起法律和時間的檢驗。”柯橋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提升矛盾化解的專業性和規范性,柯橋區在商務樓宇綜治中心首創“811矛盾化解法治化路線圖”,引入青云工作室、沈心工作室、涉外調解室三大專業調解品牌,推行“一般問題現場門診、疑難問題預約會診、突發問題快速急診,事忙無暇線上云診”的“四診服務”模式,確保矛盾糾紛有人管、依法辦、高效結。
柯橋傳媒集團 全媒體記者 曹夢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