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李川
西貝最危險的時刻,才剛剛開始。
昨晚臨睡前刷微博,看到好幾個人說:
西貝店里顧客大減,以前晚飯高峰期都要排隊,現在只稀稀拉拉的坐了幾桌。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一點都不夸張,西貝只用了不到7天的時間。
西貝老板賈志龍現在的心態,我估計是既又窩火后悔:窩火是被老羅“打”了,后悔是自己就不該理他。
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藥,他現在吃掉滿滿一把了。
我認為:
西貝現在進入了很危險的境地,很可能是創業以來最危險的時候。(注意是:個人觀點。)
為什么這么說?
西貝事件爆發之初,我說過:很多事無關對錯是非,最怕的是被人貼上標簽,一旦這個標簽占領了用戶的心智,那就很難洗掉了。
比如拿手機領域來說,我們一提到蘋果,就會認為高端、時尚。一提到華為,就想到國貨、民族、愛國。一提到三星就是電池爆炸。
但小米呢?曾經有很長時間,一提到它就認為是屌絲、性價比。后來,小米花了多少代價,想了多少辦法,就是為了洗掉這個印象啊。
餐飲也一樣。在羅永浩跟西貝撕扯的這幾天里,在西貝一連串昏招之下,現在顧客心智中普遍形成了什么樣的印象:
西貝貴。西貝全是預制菜。西貝的兒童餐很坑人。西貝的老板是個老登,土皇帝。西貝不講理。西貝是智商稅。
上面的印象,對不對,是事實嗎?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大多數消費者沒有那個耐心,也沒有那個專業能力去分辨,去科普。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是支持西貝的?你敢大聲公開說出來嗎?
但現在呢?你走進商場里,看到西貝,本來你還挺喜歡吃的,但現在你一想到“預制菜”三個字,你還愿意進去嗎?
你看到他冷冷清清,你猶猶豫豫之下,可能就去其他店了。有時候還覺得,這樣進去,會有點不好意思,怕別人笑話。
比如我,此前我是西貝的忠實消費者,最近幾年陸陸續續大概充過七八千塊錢了。
我有個朋友說得更“過分”,他說:現在去西貝的都是充值的會員,害怕他倒閉,趕緊去用掉充值金的。我被他嚇得也查了一下會員卡,還剩七百多。
這種從眾的心理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這就好像我一再舉的極端例子:
在一個村里,只要你是破鞋的謠言傳開,那你是不是真的破鞋就已經不重要了,就算你拿出證據了,你打官司贏了,但大家私底下還是會說“事出有因”,無風不起浪、蒼蠅不叮無縫蛋、口口相傳里,你還是個破鞋。
這種情況下,你還敢跟“破鞋”談戀愛嗎?天下那么多女人,干嘛就非她不娶?
當一個標簽貼上了身,從眾心理之下,很多看起來固若金湯、牛逼哄哄的品牌,很可能短短幾天、數月就潰不成軍了。
(更何況現在老羅還在持續發帖,雖然沒有直接再拿西貝說事了。但懂得都懂。那種含沙射影的拿捏其實會讓你更難受。)
如果一家餐飲店的客流持續下滑,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是:
現金流萎縮、員工收入降低、門店虧損、服務品質下降、負面新聞接連爆出來、更多的門店關閉……
當初跟老羅撕扯,那只是短兵相接,局勢很混亂,大家在看熱鬧。現在是雙方休戰之后,消費者開始用腳投票了。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好像一場戰爭,最危險,最考驗人的時候,不是你沖鋒的那一刻,而往往是戰后各種后遺癥、漫長的重建。
現在,西貝要做哪些才能扭轉頹勢?重新讓顧客走進來,樹立信心?
說老實話,我想不到大招。
也沒有那種吃一粒立即見效的靈丹妙藥。可能還是必須多管齊下,而且要花很久才能見效了。
比如說:
全部現做?大降價?推新品?搞更大力度的充值活動?邀請顧客體驗?花大把錢請大V發帖?科普預制菜?
危在機前,危大于機。接下來的三五個月,才是真正的大考。可能說生死存亡,都不為過。
到底有沒有效?他們會出哪些招?拭目以待吧。我是希望他們活下來的,畢竟有幾萬員工。也是真的想多吃點現炒現燒的,不然我干嘛不去肯德基?
開學了,給孩子們推薦一套書《俗世奇人》,40多塊錢,適合3—9年級孩子。
一套4本,一共大概70個故事,很有故事性,篇幅也不長,動詞用得特別好,語句也精煉,還有一些歷史性的背景知識在里面,很不錯。
下面是我的公眾號名片,歡迎點擊關注。
人生飛機稿,是我的原創公眾號。
寫點對生活的體會,都是大白話。迎點擊關注,也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xgbaba521。長按即可自動識別添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