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也知道,我有時候會公開回復一些私信咨詢。
但是幾乎每次都會遇到一些人情緒激動地連著好幾條去罵咨詢者,那種感覺明顯已經超過了陌生人之間的情感,比評論區其他人的情緒濃度高出好幾個量級,一度讓人懷疑難道ta們之間曾經有過節?
再后來我逐漸發現,那些人看似在罵咨詢者,但其實ta們是在罵咨詢者身上透出來的自己,這里面涉及兩個概念:
1.投射性認同:有的人把自己無法接受的軟弱、愚蠢、失敗感等特質投射到別人身上(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咨詢者),然后痛罵這個「靶子」,其實罵的是自己身上不愿承認的部分特質。
2.反向認同:為了證明自己「絕對不可能變成那樣」,拼命用極端相反的態度,比如憤怒、鄙視、辱罵去劃清界限,仿佛喊得越大聲,自己就越安全,越不可能變成那樣。
這背后的真相可能是——罵得越狠的人,往往越怕自己身上有同樣的裂縫,這背后是恐懼。
嘴上說:你怎么這么蠢啊!
心里怕:萬一我也這么蠢可怎么辦啊?
但無論是恐懼,還是由恐懼轉變為憤怒,這些都消耗了太多精力,而這些精力原本有機會用在如何在自己避免重蹈覆轍上面的。
這些人在網絡上放大情緒,尋找群體認同,不斷升級情感烈度……每天都精疲力盡,不僅沒能讓自己的生活真正好起來,同時還會傷害到別人,令人痛心。
以上是一些粗糙的觀察,供參考。
我是六層樓,我愛這個世界。
獨家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