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26個“世界急救日”來臨之際,上海市紅十字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一醫院”)臨床護理專家和紅十字急救培訓師資隊伍遠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與涼山州第七人民醫院聯合舉辦了紅十字“世界急救日”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技能,提升基層醫療應急響應能力,深化滬涼兩地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協作。
![]()
![]()
9月16日上午,活動開幕儀式在涼山州疾控中心舉行。涼山州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洪宇,市一醫院黨委書記秦凈,黨委副書記、院紅十字理事會副會長沈靜,涼山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涼山州第七人民醫院黨總支書記吉克春農等出席。
![]()
會上,雙方領導共同為“邢紅護理創新工作室”授牌。該工作室的成立,標志著滬涼兩地的醫療合作從階段性幫扶轉向了常態化、機制化的深度協作新階段。未來,護理工作室將作為重要平臺,持續聚焦護理技術提升、應急能力培訓、管理模式優化等方面,為涼山培養更多專業護理人才,全面提升區域的醫療護理與應急救護水平。
王洪宇在致辭中指出,此次活動充分體現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對涼山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滬涼兩地心手相連、共促健康的深厚情誼。上海專家帶來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必將有效提升涼山州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吉克春農在致辭中表示,應急救護能力是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韌性社會、提升基層健康保障水平的關鍵一環。此次上海專家團隊的指導與培訓,必將有力推動醫院及本地區急救體系的完善和公共應急能力的質變。
秦凈在致辭中回顧了上海與涼山在醫療衛生領域,特別是此前護理幫扶中結下的深厚情誼。他表示,此次涼山之行既是踐行紅十字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化兩地醫療合作、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重要舉措,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有效激發人道為本、博愛為懷、奉獻為榮的服務動能,動員更多力量參與和支持大涼山地區的醫療服務事業。


![]()
儀式結束后,臨床專家和紅十字救護師為涼山州第七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及涼山州疾控中心救援隊成員開展了一場內容豐富、注重實效的應急救護專場培訓。培訓緊扣今年“急救與氣候變化”的主題,涵蓋了心肺復蘇、自動體外除顫器使用、創傷救護、以及應對洪澇、中暑、意外傷害等氣候相關常見急癥的處置方法,提升了涼山州一線救援人員的應急救護實戰技能水平。
當日下午,兩地醫護人員舉行了文化交流活動。在訪談環節,與會專家暢談踐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的初心與體會,探討了白求恩精神和南丁格爾精神之間的內在聯系與時代價值。

9月17日,紅十字醫療專家團隊在沈靜帶領下前往冕寧縣人民醫院舉行了大型義診。
![]()
本次義診團隊匯聚了多學科專家力量,由來自腎內科、眼科、婦科、呼吸科、小兒科、泌尿科等科室的10余位專家組成,針對涼山群眾高發的泌尿系統疾病、慢性腎病、骨關節損傷、眼科疾病等開展診療服務。
![]()
![]()
![]()
![]()
![]()

此次義診共接診近500人次,開具健康處方300余張,憑借專業的醫療服務和耐心的態度,解決了當地群眾“看病遠、看病難”的問題。“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看上上海的知名專家!”剛完成檢查的彝族群眾激動地表示。
![]()


![]()
在義診服務的同時,市一醫院醫務、護理、應急、紅十字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還圍繞“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基層醫療人才培養”等主題與冕寧縣醫護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分享相關經驗,為當地醫療志愿服務的發展提供了思路參考。
![]()
此次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世界急救日”主題的生動實踐,更是滬涼兩地深化醫療衛生合作、共同提升應對公共安全事件能力的重要舉措。未來,雙方將繼續攜手共進,在守護生命健康、傳承弘揚文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多積極力量。
上海市紅十字醫院 院辦 尹子威
紅十字辦公室 蔡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