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像被人騙了。
大家在直播間購物的時候,會經常聽見主播說,我們沒有中間環(huán)節(jié),給到家人們最低價。可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剛剛看到一個知名電商自己爆料。它們家截止今年9月份,電商銷售額1308萬元。最終實現(xiàn)利潤只有5.3萬元,賣了一千三百萬的貨,只賺了五萬,你是不是覺得這家電商很良心呢?你接著往下聽。
他們家的貨成本其實只有437萬,但是流量費推廣費就花了582萬,人工和快遞花了216萬,平臺罰了他3萬,還有被僅退款薅羊毛17萬,再加上水電租金36萬,稅18萬,雖然賣了1308的銷售額,最后是虧損的。
這5,3萬的利潤,來源于賣紙箱賣廢品回款6萬,才實現(xiàn)扭虧為盈。
這事表面看是現(xiàn)在電商不好做,競爭激烈,再往深里看,是437萬成本的貨,居然賣了1308萬的銷售額,這里面的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但是交給平臺推廣費582萬,貨品從廠家到消費者的過程里,平臺收取的費用,比中間商加價加的更狠、更多。
這哪里是消滅了中間商?分明是平臺自己成了最大的“中間巨鱷”!
傳統(tǒng)渠道的層層加價,原本屬于中間商的利潤,變成了流量霸權下,由平臺獨吞的“過路費”。商家在算法的牢籠里血拼,消費者在“最低價”的幻象中狂歡,唯有平臺在真實地數(shù)錢。
這哪是電商繁榮?分明是流量生態(tài)下的殘酷內卷與價值扭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