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漁人碼頭海獅、酸面包與海風的味道
今天我們游覽舊金山的漁人碼頭——一個充滿海風、海鮮和海獅叫聲的地方!
早上十點,陽光剛剛驅散金門的晨霧,我跳下公交車走向碼頭。海風立刻送來混合著海水咸味和炸魚香氣的問候,我的肚子不爭氣地叫了起來。
![]()
圖片
第一站必須是著名的Boudin酸面包工廠!隔著玻璃窗看面包師們巧手扭出螃蟹、鱷魚形狀的面包,新鮮出爐的酸面包香氣讓我忍不住立馬買了一個。熱乎乎的面包外脆內軟,帶著獨特的酸味,配上一碗蛤蜊濃湯——絕了!
吃飽喝足,沿著木板路散步,耳邊突然傳來此起彼伏的“嗷嗷”聲。沒錯,這就是39號碼頭的超級明星——海獅們!這些胖乎乎的家伙們躺在浮板上,有的在曬太陽打盹,有的在吵架,有的一個猛子扎進水里。圍觀的人們舉著手機拍照,笑聲不斷。
![]()
圖片
“看那只!它好像在模仿旁邊睡覺的那只!”一個小朋友興奮地拉著媽媽的手。這些萌物自從1989年地震后就在這里安了家,成了碼頭最受歡迎的免費表演嘉賓。
中午時分,碼頭越來越熱鬧。街頭藝人各顯神通——玩雜耍的小丑、全身銀色的“機器人”、吉他彈唱的女孩。我往打開的琴盒里扔了幾枚硬幣,藝人朝我眨眨眼,唱得更起勁了。
午餐選擇了戶外攤位的炸魷魚圈,捧著紙盒坐在長椅上,看海鷗在身邊踱步,眼巴巴地盯著我手里的食物。一不小心,差點被這些“小偷”得手!
下午的行程包括必不可少的紀念品購物。漁人碼頭的商店里什么都有——從印著“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的T恤到海獅玩偶,從金門大橋模型到本地藝術家的手工藝品。我挑了幾張明信片,準備寄給國內的朋友。
![]()
圖片
順便參觀了海事博物館和歷史悠久的船舶,站在老桅桿前想象百年前水手們的航海生活。碼頭的歷史墻上,老照片講述著這里從意大利漁村變成旅游勝地的故事。
傍晚時分,我登上了海灣游船。隨著船只駛出碼頭,整個舊金山天際線在眼前展開——遠方的金門大橋、惡魔島、城市鱗次櫛比的建筑。海風拂面,偶爾有海鷗跟隨船只飛行,這一刻真的感受到了什么是“詩與遠方”。
日落時分回到碼頭,天空被染成粉紫色。街頭音樂家開始演奏爵士樂,餐廳露臺上的燈光陸續亮起。我選擇了一家海鮮餐廳的戶外座位,點了一份鄧杰內斯蟹——漁人碼頭的招牌美食!
![]()
圖片
一邊啃著鮮美的蟹腿,一邊看著碼頭上悠閑的人群:手牽手的老夫婦、推著嬰兒車的年輕父母、笑鬧著的中學生旅行團。夜幕緩緩降臨,遠處的燈火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
回程的路上,我手里還拿著沒吃完的面包,心里已經計劃著下次什么時候再來了。漁人碼頭就是這樣——它不只是個旅游景點,更是一種輕松愉悅的生活體驗。無論你是美食愛好者、歷史迷、動物控,還是單純想找個地方發呆看海,這里總能給你想要的感覺。
如果你們來舊金山,千萬別錯過漁人碼頭。記得替我向那些吵鬧的海獅們問個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