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大家記得將“掘金日本房產”設為星標
不錯過任何一篇精彩文章
◎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 掘金醬
![]()
印象中溫吞的日本,正變得越來越陌生。
9月16日,國土交通省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日本所有用途土地的基準地價平均上漲 1.5%,這是自1991年泡沫經濟以來的最大漲幅,已是連續第4年上漲。
作為日本樓市的溫度計,基準地價來源于日本政府對約2萬個地點的調查和評估,是房地產交易和資產評估的重要參考。
在這輪上漲中,東京圈依舊領跑,漲幅高達 5.3%。其中,銀座五丁目的鳩居堂已經連續二十年蟬聯“地王”,每平方米地價高達220萬元,同比上漲11.4%。
緊隨其后的是大阪圈和名古屋圈,分別上漲 3.4% 和 2.1%,地方圈的整體漲幅為 0.4%。
![]()
地價上漲也推高了房價,租客們的壓力也不斷增加。
根據房地產信息網站At home的數據,今年7月,東京23區單身公寓(30㎡及以下)的平均租金達到10.3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963元),家庭公寓(50㎡~70㎡)的平均月租則高達24.7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12萬元),均創下歷史新高。
這就導致在東京核心區的部分車站附近,例如中央區的茅場町站、澀谷區的初臺站等,房租甚至比月供還高。
隨著日本樓市悄悄提速,一個更復雜、更多元化的市場正在逐漸成形。
想了解更多關于東京不動產的一手資訊,例如新房、二手房最新房價數據報告、內部研判等資訊等,可下方掃碼加入【內部交流群】,有任何關于房源、投資疑問,可隨時咨詢:
![]()
![]()
報道說,地價漲幅接近泡沫時期,不少人開始擔心新一輪危機是否在醞釀中。
但如果把日本積蓄已久的資產上漲視作新一輪泡沫,要么是低估了日本泡沫時期的威力,要么是從未真正了解過當下的日本樓市。
從以下三點,就能明顯看出兩者的區別:
首先,泡沫經濟時期是哪哪的房子都在漲價,但沒人能說到底為什么漲,房價只是一個數字那樣。
而如今日本樓市上漲的原因則各不相同。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主要原因是外國資本涌入、人口集中等;而在北海道等地區,更多是靠旅游復蘇帶動。
![]()
其次,目前日本樓市的漲幅并沒有全面開花,而是存在顯著的分化。
分化不僅出現在東京23區和周邊地區,連東京23區內也冷熱不均。例如,中央區2025年的平均基準地價約為葛飾區的14倍,遠非泡沫時期普遍性狂漲的局面。
更關鍵的是,泡沫時期的典型特征是超高利率,當時房貸利率高達7%~8%。
而現今,日本主要銀行的房貸利率在1.9%~2.3%之間。也正是因為低利率,許多家庭和投資者才愿意并能夠貸款購房,這與泡沫時期依靠投機杠桿推高房價有著本質區別。
更有說服力的是外資的動向。如今,外資正在持續涌入日本市場,不斷加碼那些“便宜”的、被低估的優質資產。
顯而易見,此次日本樓市價格的上漲,并非全民投機式的狂熱,而是有具體原因支撐,且特征也和當時完全不同。
多種因素疊加后,逐步將樓市的價格推向新高。
![]()
當然房價一路水漲船高時,誰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成為“被割的韭菜”。
其實破局的思路很簡單,只要記住“三個盯”。
第一,盯土地而非房子。
在日本買房,本質就是買土地。房子會隨著時間折舊,但土地不會。相比于新建塔樓,二手房的折舊空間已經很小,而土地價值又在不斷升高,所以更具有性價比。土地價值不斷大于建筑物價值,這樣就不用擔心所謂的泡沫。
第二,盯緊東京23區。
如今23區的地價和房價依舊穩中有升,核心區的含金量更是毋庸置疑。
第三,盯住低利率和日元低位的窗口期。
如今利率和匯率雖有波動,整體仍處于低位,現在仍是獲取穩定收益的好時期。
在日本樓市,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各種信息或噱頭。要想排除干擾,做出清醒的判斷,抓住本質才是關鍵。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日本買房實操細節(如何選對房、怎么避坑等),我們整理了一份【日本選房避坑指南】,歡迎下方掃碼免費領取:
更多日本地價原數據、二手房/新房市場最新的交易趨勢報告等資訊,也可掃碼領取~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