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今天這篇文章,是胖胖在臨睡前刷新聞時,突然臨時起意生出的一點沖動。
說實話,我有點猶豫,不知道該怎么去表達一個“能言說”的觀點。
關于語言,關于文字,胖胖其實很敏感,也早在之前寫過,但那篇文章最終沒能順利發布。
后來,我索性把截圖放在了大號的視頻號中,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查閱。
現在是凌晨四點,寫這篇文章,是我真的不愿意看到,有些語言在我們眼皮底下被替換、被撤退。
我記得當時寫下過這樣一個判斷:
語言的墮落,會帶來思想的滑坡,而思想的滑坡,終究會腐蝕道德。
這三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環扣一環。語言變得單一,思維就會被收窄,最后人也會失去彈性。
就在昨天,9月17日,廣東頻道報道了一則新聞。
內容說的是,廣東省育才幼兒園一院向家長發出了一份《我是中國娃 愛說普通話》的倡議書,建議家人和幼兒日常交流盡量使用普通話,并且每天抽出15~20分鐘和孩子一起讀書,讓孩子在語言黃金期里接觸到“規范、文明”的普通話環境。
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后來回應稱,這只是配合全國“普通話推廣周”的一個倡議,并沒有強制要求;越秀區教育局也表示,已關注到此事,并會進一步核實。
這一則小小的“倡議”,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也許沒有人真的會因此罰款、通報,但為什么引發了這么大的不難?
因為很多人心里明白,這樣的倡議并不是孤立的。
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語言消亡。
胖胖認為,這里不是推廣與否的問題,而是在推廣的同時,本土語言是不是被默認成了“落后、不文明、不規范”?
一旦這種價值判斷被嵌入到孩子的語言習慣里,他們長大后,是否還會愿意去說、去認同自己的母語?
語言從來都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它是文化的血脈、傳承。
粵語、潮汕話、客家話,這些語言里承載著幾百年、上千年的生活經驗和情感記憶。
你要是拆開看,會發現一句俗語背后,就是一整個族群對自然、對人情、對生活的理解。
普通話當然重要,它是全國溝通的橋梁,但橋梁的存在,不代表可以拆掉房子。
你說普通話能不能溝通?當然能。
可方言那種腔調,那些特有的比喻和語感,是普通話替代不了的。
它們是文化精神里的另一層底色,失去了,就像照片被抽掉了底片。
再說回到這個倡議書:
哪怕工作人員強調“只是倡議”,可大家敏感的不是文件本身,而是那種習慣性的“一致性”思路。
好像不管什么東西,只要貼上“規范”“文明”“良好”的標簽,本地的語言和傳統就顯得理虧。
這種表達的敘事邏輯,在我看來也是一種非常隱蔽的霸權。
它沒有直接否定你,但它用“文明”來抬高自己,間接就把其他東西壓了下去。
文字,語言的力量,便在于此。
其他的,大家自行領悟。
說了這么多,其實胖胖就想表達這么一個觀點:
粵語、潮汕話、客家話甚至全國各地的方言,一旦在家庭、在學校里都被邊緣化,它們就會慢慢從生活里退場。
等這一代孩子長大,可能已經聽得懂,卻開不了口。
再過一代,連聽也聽不懂。
語言的斷裂,最后就是文化的斷裂。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普通話推廣沒什么好爭的。
但推廣與實踐之間,本來就有調和的余地。
粵語的文化分量可太重了,它不僅僅是方言,更是嶺南文化的一個核心支柱。
你看香港影視、粵語歌曲,這些東西撐起了多少人的精神記憶?
你說沒有粵語,這些作品還能成立嗎?
當然,不僅僅這種方言。
而當我們把一種方言從教育里默默排除,最后受傷的還是孩子。
他們失去了一個天然的雙語、甚至多語環境的成長機會。
語言學的研究早就說明,孩子在語言黃金期里接觸多種語言,不僅不會混亂,反而能促進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力。
結果有些人卻為了所謂規范,人為地收窄了孩子的世界。
所以,問題的核心不在于普通話要不要學,而在于我們是不是允許、是不是尊重其他語言的存在。
普通話是溝通的工具,而方言是身份的坐標、身份的認同。
工具讓你走得更遠,但坐標告訴你從哪里出發。
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被暗示“母語是不規范的”,他長大后又如何認同自己的根?
有人可能會說,這只是一張倡議書,沒必要上綱上線。可現實往往就是從這些看似“不強制”的小動作里,會慢慢改變了一個時代的風氣。
文化的流失,從來不是一夜之間的暴力拆除,而是日復一日的悄然淡化。
等到你回過頭,才發現故鄉已死。
為什么?
故鄉的聲音,已經不見了。
胖胖不反對普通話推廣,但胖胖堅持一點:
推廣普通話,不應該以其他方言的禁聲為代價。
語言的多樣性,本來就是文明的多樣性。
單一化的語言,塑造的只能是單一化的思想,而單一化的思想,最后一定會滑向僵硬和貧瘠。
語言是什么?
語言是一個社會最深處的呼吸。
把它們關緊了,人就會慢慢窒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