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是日本頂尖學府的醫學博士,卻在哈爾濱建立一座名為731部隊的死亡工廠。3000名科研人員,如何在731的死亡工廠,把醫學知識轉化為屠殺工具,本文為你揭開731部隊的精英劊子手群像。
![]()
1933年,哈爾濱平房區,一座占地300畝的細菌工廠悄然崛起。在這個掛著“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的日軍731部隊總部,實質乃一個由日本帝國陸軍操控的細菌戰研究機構。
在這里,沒有醫者仁心的救死扶傷的誓言,卻只有刺鼻的福爾馬林味和此起彼伏的慘叫聲。3000余名“科研人員”穿梭其中,其中不乏東京帝國大學、京都帝國大學的醫學博士,還有一些留學歐美的“海歸精英”、科學家。可是這些社會精英,卻不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卻親自把手術刀變為屠刀,將實驗室變為人間地獄。
今天,我們撥開歷史塵埃,用真實歷史資料證明,731部隊的軍醫博士這些名校精英的手段有多狠,以科學之名掩蓋反人類的暴行。
![]()
日軍侵華戰爭之罪證—731部隊遺址
731 部隊精英們的反人類實驗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野心勃勃推行對外侵略的擴張政策。由于日本是資源貧瘠的國家,一直都在探索成本低,卻又殺傷力大的武器,細菌戰的低成本殺傷力大的特點,成為日本軍部青睞的“秘密武器”。
在此背景下,石井四郎這一位畢業于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的醫學博士,受一戰歐洲化學戰的啟發,根據自己學到的醫學專業知識,大力鼓吹“細菌戰”的價值,自然獲得了日本軍方的高度支持。
在軍方的支持下,石井四郎一手組建了731部隊,憑借日本國內狂熱的軍國主義戰爭氛圍,以及日本軍部權威的鼎力支持,在日本各大名校發布招募專業人才的啟事。
當時,日本名牌高校的畢業生,如東京帝國大學、京都帝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生紛紛響應,加入了石井四郎的團隊。
![]()
現在,看看石井四郎731部隊的主要負責人學歷。
1 石井四郎的兄長——石井剛男,乃是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專門負責成立和管理“石井特別班”。
![]()
2 731部隊第二任部隊長:北野政次,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活體解剖專家。
美國國家檔案館檔案(《湯普森報告》,1946)記載,北野政次主要主導凍傷實驗,將活人暴露在零下30℃環境中,觀察人體的肢體壞死過程。
![]()
3 柄澤十三夫:獸醫出身,專門承擔用活人測試感染效果,以及細菌炸彈研發工作。
![]()
4 第四部部長—川島清來自東京帝國大學衛生學部,主導細菌武器研發;吉村壽人作為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專攻凍傷實驗,甚至將研究成果發表在《日本生理學季刊》上。
![]()
5吉村壽人:京都帝國大學的教授,負責人體凍傷實驗,經常在零下 20 攝氏度左右的極寒環境下,讓監獄中的犯人暴露在室外,還用大型風扇向犯人們吹冷風,制造人工凍傷,然后開展殘忍的人體凍傷實驗研究,完全不顧受害者的痛苦,以及生命的寶貴。如此殘忍的教授,居然二戰后獲得美國的庇護,回校任教。
凍傷實驗負責人—吉村壽人: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專攻低溫醫學,乃731部隊中“凍傷實驗”的操刀者。
![]()
6活體解剖專家內藤良一:慶應義塾大學醫學博士,戰后成為日本紅十字會主席。但在731部隊期間,他主導了無麻醉活體解剖實驗,受害者包括孕婦和兒童。
![]()
7田部井和:東京帝大細菌學專家,主導鼠疫跳蚤培育,專注于傷寒和痢疾研究。部下也證實,他每一次實驗都需要十名以上的囚犯,來確認凍傷的效果,把活生生的人當作驗證實驗的“工具”。由于田部井和對瘟疫細菌深入研究,為日軍細菌武器研發助力,導致中國多地爆發瘟疫。
![]()
可以看到,731部隊成員名單,堪稱是日本醫學界的“全明星陣容”,招募的骨干,幾乎清一色都出自于日本最頂尖的學府。這些站在醫學金字塔頂端的人,在軍國主義思想鼓吹下,目的就是為日本侵略野心,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服務,自然把神圣醫學實驗室變為了屠宰場。
731部隊的骨干成員也不是“被迫參與”細菌武器研究,乃是有著日本陸軍省資助的背景。根據歷史學家謝爾頓·H·哈里斯在《死亡工廠:731部隊與日本戰時醫學暴行》指出,1932年731部隊創立開始,就通過陸軍省在日本的名牌大小,如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等定點招募優秀畢業生和高才生,招募廣告承諾提供最尖端的研究平臺,吸引一批視“國家使命高于醫學倫理”的畢業生和學者。
二 731部隊精英們的反人類實驗
731部隊的軍醫們,都是高學歷的惡魔,并不是被動執行隊長石井四郎和日本軍部殘忍的人體實驗命令,卻是主動把醫學知識用在設計和實施各種慘無人道的活體實驗上。他們根據自己專業知識,在無辜的實驗對象上做不同病菌實驗的驗證。
![]()
凍傷實驗:極寒中的殘酷折磨
如731部隊的吉村壽人團隊,經常把中國平民和戰俘等受害者的手腳,浸入在零下20℃冰水之中,借此記錄凍傷的過程。而且,為了驗證凍傷的效果,故意不給受害者取暖,甚至用木棍敲打人體僵硬的肌體,借此觀察冰塊在人身上的凍傷反映情況。
1943年的一份731部隊的實驗報告記載:
“受試者(代號‘馬路大’)在零下30℃暴露30分鐘后,手指發黑脫落,仍被強制行走以測試關節活動度。”(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RG 331, Entry 85, Box 1, Folder 3: “Frostbite Experiment Reports”)。
作為受害者,通常在劇痛中死亡。后來,731部隊的“研究成果”,被美軍用在朝鮮戰爭的凍傷防治,但從未提及數據來源。
![]()
731部隊暴行新罪證首次展出
細菌反映實驗:病菌在人體的肆虐之路
如731部隊高學歷的軍醫們,熱衷于把鼠疫桿菌、霍亂弧菌、炭疽桿菌等烈性傳染病菌,借助于注射、口服、吸入等多種方式,引入實驗對象體內,然后詳細記錄病菌在人體器官和血液的繁殖、擴散的過程中,以及受害者出現發熱、嘔吐、腹瀉,一直到器官衰竭和死亡的整個過程。當受害者承受的巨大痛苦,軍醫們毫無感同身受,卻作為細菌武器研究的珍貴數據。
活體解剖:泯滅人性的血腥
731部隊最著名的暴行之一,就是活體解剖,受害者大多數是中國平民、抗日戰俘,甚至包括婦女和兒童。
731部隊的軍醫們,大多數擁有豐富專業解剖技能,通常在不使用麻醉劑的狀態下,直接對受害者做解剖。他們認為,這樣能獲得最準確、最真實的人體生理數據。在他們看來,實驗臺上躺著的人,卻是用來研究切割的物品。通過殘忍的切割手段,可以觀察人體器官在鮮活狀態下的運作,為細菌武器研究提供科學的參考根據。
![]()
這些高學歷的軍醫們,解剖實驗類型有無麻醉解剖、活體器官摘取、“限時解剖”訓練,實驗對象從成人到嬰兒,實驗規模都是工業化屠殺。
根據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解密文件,731部隊每月至少解剖30名“馬路大”(活體實驗者)。原731部隊軍醫田村良雄在戰后回憶錄中承認,受害者尸體被焚燒或投入硫酸池銷毀,借此掩蓋罪行。
細菌武器
731部門的軍醫們,也經常利用學到的化學知識研制細菌武器的載體,以及細菌傳播的媒介。如可以研發能有效攜帶病菌的細菌炸彈、細菌炮彈,以及如何將病菌附在跳蚤、虱子等昆蟲上,借助這些生物傳播疾病,以及食物投放病菌、水源投毒的最佳方式,達到大規模殺傷的目標。
![]()
血液替代實驗
日軍直接將馬血、牛血等直接輸入到人體之中,研究血液替代。受害者首先出現癥狀是高燒發抖,之后尿液變成醬油色(溶血癥狀),全身皮膚就逐漸有血斑等癥狀的出現。
在1944年實驗中,5名中國人被輸入馬血后,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就全部死亡,尸體解剖就是腎臟堆滿破碎紅細胞。之后,這些數據都被應用在計算不同濕度環境下,細菌武器的存活時間,對受害者的慘叫卻無人去關注。
氣壓實驗
731部隊也熱衷于氣壓實驗,也就是把人關進氣壓艙,逐漸可以把低氣壓一直降在“海拔兩萬米”的標準線上。在氣壓實驗中的人,受害者一般都是眼球突出、七竅流血,最終造成內臟從口鼻中涌出。之后,這些“數據”通常被日軍當作細菌武器的投放指南。
![]()
在抗戰時候,在哈爾濱的731部隊成員的細菌武器研究,伴隨時間推移,手段越加殘忍,暴行越加瘋狂。這些731的精英們經常專注于對不同年齡、不同種族、不同性別的人,身體對細菌抵抗力的差異。
他們經常在戰俘、平民、抗日志士、孕婦、兒童中挑選實驗對象,然后做分組實驗,對兒童受害者對低劑量病菌注射,觀察兒童脆弱身體上的反應,看著孩子們的痛苦毫不可憐之心。
結語
731部隊的罪行,證明了在日本軍國主義思想膨脹下,“科學”淪為殺人工具,倫理讓位于野心,高學歷的精英由此成為最冷血的劊子手,人類文明由此墮落在深淵之中。他們的罪行雖一部分被掩蓋,但是在檔案、證詞與受害者遺骸仍在無聲控訴。
![]()
這一段歷史也告訴我們:當科學失去人性底線,知識反而成為文明的毒藥。在評論區,請你說說對科研倫理的看法?
注明免責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史料撰寫,旨在還原歷史真相,倡導和平。部分內容可能引起不適,請謹慎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