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化教學設計》是教學設計領域的經典之作,自出版以來廣受歡迎,迄今已更新至第九版。本書以系統觀為核心,將教學視為一個由學習者、教師、教學材料、學習情境與管理者等多要素協同作用的有機整體,逐步引導讀者掌握分析、設計、開發、實施與評價教學的科學流程。本書的每一章結構清晰、內容詳實,涵蓋目標闡述、實例分析、案例研究、練習反饋等模塊,既適合初學者入門,也適合專業人士深化理解。無論您是教育工作者還是培訓設計師,這本書都將為您提供扎實的理論支撐與實踐工具,助力構建高效而富有感染力的學習體驗。
![]()
迪克-凱瑞教學設計模型
本書提出的系統方法模型比一些模型要簡單,但它包含了所有模型共有的主要成分,包括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我們描述了一系列步驟,所有步驟都從上一步驟接收輸入信息,產出的結果又成為下一步驟的輸入信息。所有成分協同工作,要么生成有效的教學,要么確定如何改進教學(如果系統評價成分指出教學中某個地方存在問題的話)。
![]()
本書中所呈現的模型不僅基于理論和研究,而且也基于對其進行應用的大量實踐經驗。我們將在后續章節呈現一個類似于實用性食譜的通用系統方法模型——告訴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不過,當你開始在自己的廚房使用食譜時,它就具有了更大的意義。因為在做菜時,你對廚房的使用、你的原料和你的口味將造就你獨特的菜品。你可能會更換食譜,減少一些操作步驟,替換一些原料,或者不按照操作順序來。教學設計者也是如此——在開始時,他們需要以類似本書呈現的教學設計模型為參考框架,來支持他們的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工作。隨著教學設計的學習和實踐者變得更有經驗和熟練,在教學設計中遇到各種問題時,他們就會用自己獨特的解決策略來應對,而不是照搬這一框架。正如從事任何復雜的任務一樣,那些不能從依賴走向獨立的人永遠無法掌握教學設計這門學問,他們充其量只能充當一名好的技工。
![]()
1978年,《系統化教學設計》第一版首次提出迪克-凱瑞模型(Dick and Carey model)。只要在谷歌中搜索“迪克-凱瑞模型”,你就可以一窺從首次出版至今該模型在學科中的地位。當你開始設計教學時,請相信這個已經令無數學生和專業人士受益的模型。隨著知識和經驗的增長,也請相信自己!原創解決方案所需的靈活性、洞察力和創造力存在于經驗豐富的用戶和專業人士中——而不是在模型中。迪克-凱瑞模型只是教學設計學科實踐的一個表征框架。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在更廣泛的學科中區分實踐的方法,類似于區分森林中的單棵樹木,但掌握教學設計的學問要求我們“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在《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踐》一書中,彼得·圣吉(Peter Senge, 1990)準確地定義和描述了實踐一門學問意味著什么:
“修煉”一詞,我所指的是……一整套必須學習和掌握的服務于實踐應用的理論和技術體系。修煉是獲得某些技能或勝任力的一條發展路徑。學習任何一門學問,無論是彈鋼琴還是做電氣工程,某些人可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但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實踐而變得精通。實踐一門學問意味著要成為一名終身學習者。你“永遠不會抵達終點”;你需要用畢生時間去掌握這門學問……實踐一門學問不同于模仿一個模型。(第10—11頁)
![]()
本文選自《系統化教學設計》
![]()
![]()
《系統化教學設計(第九版)》
[美]沃爾特·迪克 盧·凱瑞 詹姆斯·凱瑞 著
樓連娣 劉文令 劉夢蓉 譯
龐維國 審校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978-7-5760-5707-2
128.00元
《系統化教學設計(第九版)》首先介紹了教學設計的系統方法模型,然后圍繞模型中的“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分析、分析學習者與情境、書寫行為表現目標、開發標準參照測驗項目、開發教學策略、開發和選擇教學材料、設計和實施形成性評價、修改教學、設計和實施總結性評價”等步驟,深入探討教學設計理論,著重介紹完成每一個步驟的具體操作方法,并通過精心繪制的圖表展示其學術、商業應用和背景研究。這是一本“在做中學”的實用手冊,書中提供了大量源自不同領域、涵蓋不同學習結果類型的教學設計案例,同時還配備了兩個貫穿教學設計各個步驟的完整案例,借助這兩個完整案例的學習,你可以系統地經歷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過程,從而全面地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技能。
![]()
作者簡介
沃爾特·迪克博士,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育學院的榮休教授,專注于教育技術學和教學設計領域的理論和應用研究,是現代教學設計領域的核心和領軍人物。迪克教授著作頗豐,撰寫了6部著作并多次修訂,其中包括與盧·凱瑞合著的《系統化教學設計》以及與羅伯特·瑞澤合著的《規劃有效教學》(
Plan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等經典作品。他的研究和著作對教育技術專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教材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技術課程。他的工作推動了教學設計從經驗主義向系統化、科學化的轉變,影響了全球教育課程開發的標準。
盧·凱瑞博士,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教育學院的榮休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涵蓋課堂教學測量與評估、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評估、教育項目評價以及教學設計研究。她與沃爾特·迪克共同提出了迪克-凱瑞模型,并合著了《系統化教學設計》。她通過案例研究和實踐指南,將系統化模型與課堂教學結合,使理論更具可操作性,研究幫助教育工作者更高效地設計符合學習者需求的課程。她的另一本教材《學校學習的測量與評價》(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Learning)也廣受歡迎。其研究成果在教育和心理學領域的期刊上發表,如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等。
詹姆斯·凱瑞博士,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榮休教授,其研究方向包括教育技術與認知科學,強調技術工具在教學中的應用。他從跨學科視角出發,推動了教學設計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影響了遠程教育平臺的設計邏輯,促進了數字化時代教學設計的適應性發展。
![]()
目錄
前言
致教師
第1章 教學設計導論
第2章 借助起點—終點分析,確定教學目標
第3章 分析教學目標
第4章 識別下位技能和起點技能
第5章 分析學習者與情境
第6章 書寫行為表現目標
第7章 開發評估工具
第8章 規劃教學策略:理論基礎
第9章 規劃教學策略的傳輸和管理
第10章 開發教學材料
第11章 設計和實施形成性評價
第12章 修改教學材料
第13章 設計和實施總結性評價
附錄
術語表
索引
制作:李昱佳
關注并設為星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