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共同思考討論
![]()
大家知道對越反擊戰中立功受獎人數最多的縣團級單位是哪一支嗎?估計大多數據讀者朋友都沒有想到!
在一九七九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雄的田陽民兵成為全體參戰部隊參戰民兵立功受獎人數最多的縣團級單位。
這足以說明,到了新中國,只要對對外御敵,咱們老百姓根本就無需動員,那積極參戰的勁頭,好像生怕來晚了趕不上趟一樣!
這支由三千兩百七十七名民兵組成的臨時整編部隊,一千五百九十名民兵榮立戰功,四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二人被廣州軍區授予民兵戰斗英雄稱號。
一九七九年初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廣西田陽縣三千兩百七十七名各族青年,自發組成民兵團,自帶鋤頭、扁擔與蓑衣奔赴邊境前線,承擔起物資運輸、傷員救護、道路搶修的重任,用血肉之軀筑起后勤保障線。
![]()
兵團編入廣州軍區某后勤分部后,首要任務是向高平方向運送彈藥與糧食。
通往高平的公路被越軍炸得千瘡百孔,橋梁斷裂,彈坑密布,汽車無法通行,民兵團戰士們肩扛背馱,每人負重三十公斤以上,在炮火間隙穿梭。
三營九連班長黃漢標帶領十二名戰士運送炮彈時遭遇越軍冷炮襲擊,他撲倒受傷戰友,自己右腿被彈片擊穿,仍咬牙拖著重傷軀體將八箱炮彈送達陣地,最終因失血過多犧牲,年僅二十一歲。
前線傷員需緊急后送時,兵團組建的十二支救護隊主動請纓。
女民兵李桂英所在小隊負責三公里長的生死通道,路段兩側布滿地雷與狙擊手。
一次夜雨中,他們抬著四名重傷員轉移,擔架陷入泥坑,李桂英脫下棉衣墊在擔架下,自己凍得嘴唇發紫,卻始終保持擔架平穩。
途中遭遇越軍襲擾,她與戰友們用扁擔、柴刀反擊,硬是將傷員安全護送至后方醫院。整個戰役期間,該救護隊共搶救傷員一百八十七人,無一掉隊。
![]()
除運輸與救護,民兵團還承擔道路搶修任務。在弄壓隧道搶修中,越軍頻繁襲擾,戰士們白天隱蔽,夜間作業。二營四連戰士們手拋肩扛,用原木搭建臨時便橋,用碎石填補彈坑。
戰士陸少華在搬運鋼材時被炸彈沖擊波掀飛,醒來后不顧頭部傷口繼續投身搶修,直至隧道恢復通行。
戰役期間,他們共搶修公路二十一公里,橋梁七座,保障了前線物資運輸的生命線。
在配屬四十一軍穿插進擊的越北山區,田陽民兵中有三百零八人長眠他鄉。這三百零八位民兵烈士,在一九七九年七月全部被追認為烈士。
戰爭的英雄不僅僅是沖鋒陷陣的戰士們,還有千千萬后方提供支援的老百姓。
所以說,到如今廣西雖窮,但廣西人為了當年自衛反擊戰付出了多少?才換回來的勝利。
推薦《輪戰》
震撼揭秘!《輪戰》告訴你真實的戰場輪回!
?? 軍事作家李峰重磅新作,首次完整披露:
?? 輪戰部隊背后的鐵血故事
?? 生死48小時戰場絕密檔案
?? 那些年,被誤讀的戰爭真相
隨書超值附贈:
- 輪戰戰術圖解手冊
- 戰場手記復刻版
讀完才知道,和平有多珍貴!
?? 限量首發版,手慢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