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454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黨建的痛點,往往源于“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兩張皮’”“特色不突出”“成效難量化”。品牌化思維通過體系化構建,能讓黨建工作從“軟任務”變為“硬支撐”,從“隱性價值”變為“顯性成效”。
解決“黨建與業務‘兩張皮’”:
從“平行作業”到“深度融合”
案例:某鋼鐵國企黨委曾面臨“黨建抓思想、業務抓指標”的割裂問題。通過打造“紅色爐臺·降本先鋒”品牌,將黨建目標分解為“黨員帶頭優化煉鋼工藝”“噸鋼成本降低50元”等具體指標,使黨建工作直接服務于企業“降本增效”戰略,當年實現成本節約超2億元。
邏輯:品牌理念為黨建與業務提供“共同目標”,讓黨組織在生產調度、技術革新、安全管理等環節發揮實質作用。

解決“特色不突出,
千篇一律”:
從“照搬照抄”到“個性表達”
現狀:不少國企黨建習慣于“上級部署什么就做什么”,缺乏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實際的原創設計。
破局:品牌化思維鼓勵“一企一特色”。例如,金融企業可打造“黨建+合規風控”品牌,將黨員示范崗設在信貸審批、風險排查等關鍵崗位;建筑企業可推出“紅色工地”品牌,黨員帶頭抓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和農民工權益保障,讓黨建工作“接地氣、有實效”。
解決“忙而無功,
成效難感知”:
從“埋頭干事”到“成果說話”
品牌化要求工作有目標、有路徑、有反饋。通過定期梳理品牌下的“黨員創效清單”“項目攻堅進度表”,讓“看不見的黨建工作”轉化為“摸得著的經營成果”。例如,某電力國企“黨建+保電攻堅”品牌,在迎峰度夏期間組織黨員突擊隊,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客戶滿意度提升至98.6%,既彰顯了黨建價值,也增強了職工認同感。
黨建工作的“出彩”,從來不是靠“標語口號”或“表面文章”,而是靠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體系化思維、差異化定位和務實化行動。當品牌化思維融入企業黨建全流程,那些曾經“零散的黨建活動”將聚合成“服務發展的紅色合力”,那些“抽象的黨建要求”將轉化為“看得見的經營成效”。
稿件整理:咨詢1部
稿件來源:黃老師
![]()
掃描上方二維碼了解詳情
紅帆動力以“激發精神力量”為使命,圍繞“黨建+文化”,為全國各類組織提供黨建+組織文化咨詢服務,主要服務內容為黨建品牌建設、黨建展廳策劃設計、黨建統領下的組織文化建設、黨業融合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