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思如
前言:精英的刀叉對著掐,百姓的飯碗被砸爛——這世道,連吵架都是演給韭菜看的戲!
近日,一場關于“預制菜”的戰爭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羅永浩帶著一幫朋友前往西貝餐廳,一口氣點了15道菜,隨后在微博上公開發難,直指西貝使用預制菜且口味不佳。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則強硬回應,表示“一定會告羅永浩”。
這場看似為消費者權益發聲的戰爭,背后卻隱藏著更為復雜的商業算計:一邊是急需流量的網紅商人,一邊是捍衛名譽的餐飲巨頭。
前者是狐貍,為了博流量后帶貨,后者是豺狼,為了保名譽再賺錢。作為老百姓,誰上當誰就是韭菜!
羅胖的“正義劇本”:鏡頭早架好了,就等您上菜
仔細分析整個事件,不難發現羅永浩的行為充滿算計和預謀,堪稱流量獵人的精準狙擊!
首先,他精準選擇了“預制菜”這個切入點。
大家都知道,預制菜是當下消費者最為敏感的話題之一。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的關注度提高,對預制菜的抵觸情緒也日益強烈。
羅永浩選擇這個話題,無疑占據了道德制高點和輿論優勢。
其次,他點了15道菜這個行為本身就值得玩味。
但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羅永浩是在缺流量了。
試想,如果沒有預制菜,純現場臨時制作15道菜需要多長時間?一道菜平均30分鐘,3個廚師同時做,也需要2個半小時。哪個顧客能等這么長時間?
羅胖點15道菜時,心里跟明鏡似的:
后廚要是現做,等完得后半夜——畢竟不是每個館子都像武俠客棧,廚子能同時顛三口鍋。
他早掐準七寸:西貝必用預制菜!這出“打假大戲”劇本早寫好了:
第一幕:震驚!網紅怒揭黑心餐飲
第二幕:沸騰!百姓擁戴為民請命
第三幕:帶貨!預制菜替代品上架
據西貝服務員透露,用餐結束后他們曾詢問羅永浩對菜品的感受,得到的回答是“挺好”。
但轉頭就在微博上公開批評菜品難吃,指責使用預制菜。這種兩面三刀的做法,暴露了其小人做派和商業算計。
網友冷笑:
“上次他這么‘正義’還是錘子手機倒閉時,轉頭直播賣小米!”
“這回怕是要賣‘老羅嚴選農家現炒鍋’了吧?”
@羅永浩 請回答:
- 為何先說好吃回頭就罵?
- 下個帶貨品是不是“有機現炒菜”?
- 錘子手機用戶維權你理過嗎?
西貝的“委屈戲碼”:全行業潛規則,偏拿我開刀?
另一方面,西貝在這場博弈中也并非無辜。
事實上,絕大多數有后廚的餐飲店都在使用預制菜。餐飲行當早成了“預制菜江湖”:
- 人均30的麻辣燙,湯底是濃縮液兌
- 標榜“現包”的餃子,餡料是冷鏈送的
- 就連街邊粥鋪的南瓜粥,都是粉末沖的
消費者既想要快速上菜,又不愿意接受預制菜,這本身就是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
西貝的問題在于,作為高端餐飲品牌,西貝的定價并不便宜,消費者自然對品質有更高期待。
賈國龍強硬表態“一定會告羅永浩”,與其說是捍衛權益,不如說是挽回名譽損失,為了持續掙錢。
畢竟,在餐飲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聲譽就是生命線。
狐貍與豺狼的博弈,誰上當誰就是韭菜!
所以,整件事就是:羅胖是為了博流量再帶貨,西貝是為了保名譽能掙錢。前者是狐貍,后者是豺狼。誰上當誰就是韭菜!
這句話道破了事件的本質——看似是為消費者權益發聲,實則是兩個商業體之間的利益博弈。
羅永浩需要流量維持其網紅商人的熱度,西貝需要維護品牌形象以持續盈利。
這個世界,假的大行其道,導致大家對真的不明所以。假的成了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
在商業利益至上的環境下,真實與虛假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消費者難以辨別,最終成為被收割的對象。
如果認不清這世界的真假,就只能是一輩子做韭菜的命!
想看更多?請移步知識星球。如何加入“思如哲思”的知識星球?
![]()
思如哲思
關注普通人的「生存處境」,思考更好的「人生出路」。作者思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