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西安財經大學市場營銷專業大三學生。今年8-9月,我有幸獲得到廣東省鄉村發展協會實習的機會。在實習中鞏固專業知識,在實踐中提升實操能力,這是我本次實習實踐的最大收獲,也讓我對成為新時代合格的大學生,成為未來在社會上信得過、用得上、靠得住的優秀人才有了底氣和信心。
廣東省鄉村發展協會前身是2009年成立的廣東省扶貧開發協會。協會成立以來,持續增強社會動員能力、資源組織能力、服務提供能力、品牌打造能力,在助力廣東扶貧“雙到”、脫貧攻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和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合作)等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貢獻,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依法更名為廣東省鄉村發展協會后,協會持續增進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不斷強化黨建引領、行業自律、聯絡服務、交流合作、自身建設,立足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鄉村發展領域,深耕南粵大地,發揮好社會組織的服務功能、慈善組織的公益功能、專業組織的特色功能,助力“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我的實習目的
此次在廣東省鄉村發展協會秘書處實習,主要目的是分別從本專業市場營銷和理想專業財會兩個獨立視角,深入鄉村發展一線,實現市場營銷與財會雙提升。一方面,我希望依托市場營銷專業的營銷視角,營銷思路深入參與鄉村產業創新(如低空經濟)、健康鄉村建設等工作,將專業知識與助力鄉村發展相結合;另一方面,利用在財會部門的實習機會,系統學習基礎財務知識,理解財務工作在鄉村項目資金管理、成本把控中的核心作用,彌補財會專業理論學習的實操短板。最終,通過在實踐中分別打磨兩大專業的應用能力,為未來成為“既懂市場運營、又通財務邏輯”的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
我的實習內容
實習期間,我在系統學習財務基礎、體現市場營銷專業價值兩方面聚焦發力。
在協會財會部門實習期間,我以輔助者的身份,系統地學習協會的財務工作流程,彌補了財會專業實操經驗的不足。從票據處理學起,理解“項目歸屬”對票據分類的影響;參與報銷流程核對,檢查每一筆支出是否符合資金使用規范,例如各種辦公用品的采購以及各種日常消費的報銷,了解了報銷的主要流程;后期嘗試登記簡易財務臺賬,記錄各年度的捐贈協議與來函申請,通過臺賬能直觀看出企業通過協會參與鄉村振興的主要幫扶方向,以及捐贈的目標導向與落地模式,初步掌握協會項目資金流轉的基本邏輯,以及財務數據對項目成本控制、資金使用的重要性。
以活動參與兼顧專業實踐。參與“多方共議低空經濟,探討賦能鄉村發展路徑”活動,會前通過以往低空經濟助力鄉村發展的各個實例了解了低空經濟的重要性與低空經濟發展的必然性。結合市場營銷思維,梳理城市消費者對鄉村低空文旅的興趣點(如學生低空研學、鄉村美景航拍)、鄉村居民對低空公共服務的實際需求(如農藥噴灑以及森林火災),深入了解了會議的主要內容與共同落腳點;會中重點記錄各方低空經濟賦能鄉村的核心方向,為后續可能的項目推廣積累“市場定位”與“目標客群劃分”思路。
參與“社會力量與健康鄉村建設座談會”。我從市場營銷“資源整合”視角來看待此次會議,首先了解各參與方的核心優勢(如省二醫的醫療能力、高校的科研支撐、上海電氣醫療集團的投資);會中聚焦“健康鄉村投資計劃”的討論,分析各種社會力量的合作模式,思考如何通過打造健康鄉村服務IP以及健康鄉村的活動策劃來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將市場營銷的邏輯融入健康鄉村建設。
![]()
我的實習過程
初期:熟悉架構,建立鄉村工作基礎認知
剛進入協會時,我通過以下途徑融入:一是閱讀了部分協會捐贈協議以及一些重點合作企業的以往項目,了解協會的主演架構與被部分業務的流程,重點掌握鄉村發展需求與社會資源匹配的工作思路;二是參與每周一召開的周會,傾聽同事討論協會推進中的實際問題;三是參與社會力量與健康鄉村建設”與“低空經濟賦能鄉村發展”兩次重大會議了解了鄉村發展工作的整體認知以及協會的主要工作流程與工作作風。
中期:聚焦財會,增加專業實操技能
進入財會部門后,我開啟了“理論結合實操”的財會學習之旅。由于此前掌握財會基礎理論薄弱,面對鄉村項目的財務工作時一度手足無措——例如分不清“捐贈協議”與“項目協議”的處理差異,誤將一些項目協議登記為捐贈協議。為解決這一問題,出納為我清楚的解釋了捐贈協議與項目協議以及定向捐贈與非定向捐贈的本質區別,從協議的主要捐贈與捐贈的后續落地來區分。讓我養成了嚴謹細致的財務工作習慣,也深刻理解了財會知識在鄉村項目中的實操價值。
后期:聚焦市場營銷,發揮專業視角作用
參與兩次專題會議期間,我以市場營銷專業視角來看待工作,從兩次會議的主要討論內容和目標來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低空經濟會議中,當提到“雙環驅動:環阜沙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區”時,結合會議人員提出的結合當地盛產羅非魚從而設計IP形象,我思考如何通過“短視頻宣傳”、“特色活動體驗”來吸引目標客群以及結合當地特色發展的特色文旅產業該聚焦與哪一類消費者群體,將營銷思路與實際相結合。這段經歷讓我充分感受到市場營銷專業在鄉村發展中的賦能作用,也提升了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
我的實習體會
通過實習,我有以下三方面的體會。
一是個人成長:要追求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實踐”的轉變。此次實踐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校園學習”的被動思維,讓我學會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財會部門實習時,面對陌生的鄉村項目財務流程,我不再等待部門同事的安排,而是主動整理,逐一請教學習;參與會議籌備時,我會提前了解相關產業(如低空經濟、健康鄉村)的最新動態以及發展趨勢,讓工作更具前瞻性。此外,與同事以及領導的相處,也讓我的表達能力與協作能力顯著提升。這些成長不僅適用于專業學習,更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是財會專業:理解“財務在鄉村項目中必不可少”。通過實踐我深刻認識到,財會并非單純的“記賬算賬”,而是鄉村項目可持續發展的“安全屏障”。鄉村項目資金來源多樣(企業捐贈,個人捐贈),財務數據能直觀捐贈行為的目標導向與落地模式,更能體現出項目的價值,大幅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這讓我明白,財會知識是評估鄉村項目可行性的重要工具,未來我需進一步學習財務管理知識,提升“從財務視角判斷項目價值”的能力,為鄉村項目的穩健推進提供力量。
三是市場營銷專業:明確“營銷思維要貼合實際”。實踐讓我意識到,市場營銷思維不能離開實際,必須結合實際來談論來切入——推廣低空文旅,需考慮鄉村的交通便利性與居民接受度,不能一味追求“高端化”;宣傳健康鄉村服務,需用鄉村居民易懂的語言(如方言短視頻、線下講座),而非專業術語。未來,我將更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的培養,讓市場營銷專業知識真正適配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為鄉村產業對接市場、吸引資源提供更精準的助力。
此次在廣東省鄉村發展協會的實踐,讓我從根本上了解到了財會的重要性與營銷在實際生活中的主要運用與與實際相結合的營銷思維,深入了解了鄉村發展的實際需求。未來我將繼續深化兩大專業的學習,努力成為能從財會和市場兩方面雙維度的為社會貢獻力量的復合型人才。
(來源:文稿/茍顯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