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帆出海 作者丨汪醬
土耳其應用市場又震蕩起來了。
近日,根據土耳其當地報道稱:土耳其信息和通信技術管理局(BTK)自八月下旬以來開始逐漸對眾多社交媒體平臺和聊天約會應用實施訪問禁令(同時法院海還批準了BTK在8月20日提交的裁決名單),涉及到的產品數量超過29款。其中,既包含Azar、LivU、Tango等全球月活躍用戶超千萬的知名社交聊天約會產品,也包含Flirtfy、CoMeet、Camsurf、Roulette Chat、LivCam這些在土耳其當地同樣擁有不俗活躍用戶的社交媒體平臺。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禁令已經獲得了安卡拉第三、四和平刑事法院的批準。
![]()
(圖源:WebTekno)
其中,Azar的網站azarlive.com早在8月22日就已經率先被土耳其法院下了禁止訪問的裁決,但法院官方并未對該裁決提供官方解釋。事后,據土耳其各地用戶稱,在裁決下達后他們已經無法訪問該平臺。
![]()
為了確保信息準確性,我們在海外平臺進行了搜索復核——EngelliWeb,是言論自由協會(Freedom of Expression Association)的一個項目,負責跟蹤被屏蔽的網站、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內容,而Azar、LivU、Tango等產品在封禁之列的信息,已經經過EngelliWeb證實。和Azar一樣,對其他應用及平臺限制訪問的原因,土耳其信息和通信技術管理局(BTK)也還暫未發表聲明,不過,根據可靠信息,社交、聊天、約會類應用受到封禁很可能與應用中存在違規行為,如不當內容或未成年人保護問題有關。
截至目前,進入封禁名單的應用程序如下:
![]()
需要提及的是,該名單中提及的應用,綜合了多家土耳其媒體提供的名單,由揚帆出海整理。在整理過程中我們發現,截至9月8日晚,土耳其已經恢復了對社交媒體平臺的訪問權限,其中部分應用如LivU,目前(9月11日)也仍然能夠在土耳其地區的Google Play上搜索到,暫時并未受到封禁影響,但考慮到土耳其正值律法改革,和頻繁封禁社交應用/平臺的行為,或許仍然不能放松警惕。此外,該法令中所提及的“封禁”,并未具體闡明渠道(iOS、Google Play、H5),但參考土耳其法律和針對Azar的裁決——“限制對網站azarlive.com的訪問”來看,我們猜測土耳其信息和通信技術管理局或許不會采用“一刀切”的模式來應對名單上提及的所有應用及平臺,而是會先從限制網站入手,為海外開發者提供整改時間和空間。
不過,無論如何,“土耳其對社交應用和社媒平臺監管力度和控制力度正逐漸增強”已經是既定事實。
土耳其和海外社媒平臺的“拉扯”從沒停過
比如實際上,早在2007年-2010年、2014年-2016年期間,土耳其政府就先后以各種緣由(如發表不當言論等)多次封禁YouTube、Instagram、X(原Twitter,為統一表述下文統稱X)等社媒平臺。
如果拉長時間線,進一步觀察土耳其最近兩年來的情況,會發現當地政府對社媒平臺甚至互聯網應用的管控更為嚴苛。如去年8月,土耳其政府就曾一度限制訪問Instagram長達一周時間。今年3月,土耳其政府更加大了對當地社媒平臺使用的管控,一口氣對YouTube、X、TikTok、Instagram、Discord等平臺實施了訪問限制。在對這些平臺實施訪問限制的同時,土耳其總統也在對外演講中表示到,土耳其政府正在考慮對互聯網和社媒平臺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管,比如對社媒平臺實施年齡限制。
![]()
瘋漲的社媒滲透率VS嚴苛的監管
但比較“諷刺”的是,和土耳其嚴苛的社媒管理法相對的,是土耳其越發增長的社媒滲透率。根據25年最新數據,土耳其的互聯網使用率已經超過90%以上,社媒活躍用戶數量已達到585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66.7%,總的來說,土耳其已經成為重度依賴社交媒體的國家之一。
此外,在“世俗化”制度的影響下,土耳其當地宗教文化環境相對其它中東國家更為寬容,再加上土耳其在律法改革中引入了西方法律,并且在憲法中剝離了伊斯蘭教等等,這樣的宗教環境和法律體系,不僅一定程度上使得當地社交應用的內容審核有了相對寬松的空間,同時也降低了海外企業的合規成本。因此,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土耳其社交應用市場在近兩年來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增長態勢,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大量海外企業涌入,新社交應用推出頻率也隨之提高,在增強市場活躍度的同時,隱私和監管問題也隨之而來,而這些問題則成為土耳其當局于2025年增強對社交約會應用管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律法更嚴苛,海外社交應用開發者不確定性增強
具體來看,土耳其截至目前出臺的、對社交應用/社媒平臺等進行監管的法律主要是《第5651號關于互聯網傳播管理以及預防利用此類傳播進行犯罪的法律》(簡稱《第5651號法令(Law No.5651)》)。
該法律是土耳其首部、也是最核心的一部專門針對互聯網內容進行監管的法律。比如其規定:X和Facebook等在土耳其境內的每日用戶訪問量超過100萬次的海外社媒公司,都必須在土耳其開設辦事處,并至少指派一名土耳其公民擔任當地代表。該代表主要負責該產品24小時/48小時內響應個人用戶/政府提出的“刪除平臺上侵犯隱私或個人權利內容”的要求,如果拒絕刪帖則要給出合理的理由,否則該社媒公司就會承擔相關的賠償和法律責任。此外,違規的社交平臺在土耳其當地網絡流量寬帶還會被大幅限流,可能被削減高達90%,而一旦流量削減至此,那么該平臺在當地就形同封禁,無法正常訪問。
![]()
此外,根據該法律第8條條款,BTK或者法院有權利在發現涉及兒童性虐待、淫穢內容、賭博等特定“目錄犯罪”時采取封禁措施,并且BTK在以上特定情況下可以直接行使訪問限制權,通常優先采用URL級別限制(比如針對Azar的封禁),如果無法通過這一限制成功阻止違規行為,那么整個網站都可能會被禁止訪問。
而除了該法律之外,海外開發者還需要關注《個人數據保護法》《消費者保護法》《土耳其刑法典》等,其中《土耳其刑法典》格外關注媒體上是否有比較敏感的涉政信息或不當言論,在敏感時期需要特別注意。
此外,根據墾丁律所所調查整理的內容,BTK在25年3月新推出了三項互聯網治理相關草案,其中主要修改和涉及到的內容包括:
1、封禁權限(主要針對《第5651號法令》第八條)調整——新規規定,BTK可基于國家安全、公共秩序等更為廣泛的理由直接對社媒平臺下達禁令,等于擁有了更高權限。
2、準入要求——從上述提到的“日訪問量100萬次海外社媒公司需在當地開設辦事處”更改為“社媒平臺每月平均重復訪問量超過100萬或用戶數量超過百萬的社媒公司必須在當地設立公司,獲取BTK的許可并接受監管”,意味著海外平臺將必須強制接受土耳其當地法律的直接管轄。
3、增強了行政處罰和帶寬限制——若無線服務提供商未經授權為其它平臺提供服務或者獲得授權但并未履行法律規定義務,那么或許將面臨100萬-3000萬土耳其里拉的行政罰款,如果沒有按時繳納罰款,或者在收到警告后的6個月內仍然不改,那么針對互聯網流量帶寬的限制將高達95%(較此前提高了5%)。這一舉措意味著海外應用一旦違規,那么將會在土耳其面臨更為嚴苛的監管。
據悉,目前三項草案已經完成公眾意見征集,如果草案獲得政府批準,那么將會很快于26年1月1日生效。屆時,不僅將會對海外社媒平臺及應用、跨境電商等行業帶來更加嚴格的監管,增強準入難度;同時,當地以提升行政效率為核心,強行增強管控的方式(比如多維度提升BTK的權限,縮短執行鏈路等),以及不斷變化的政策,都會給海外社交應用開發者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結語
總的來說,土耳其市場正在進行一場嚴格的、針對互聯網社媒平臺和社交應用市場的改革。其不斷強化的監管挑戰和所蘊藏的巨大機遇并存。在此背景下,如果想要進入土耳其市場掘金,更加考驗開發者團隊或企業在內容審核管理、本地化、運營、法律合規、危機預案等方面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