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漿細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 PCM),還有一個更專業的名字叫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GLM)。這是一種特殊、復雜且常常被誤診的非細菌性乳腺炎癥性疾病。因為它的一些表現(如腫塊、皮膚凹陷、乳頭內陷)與乳腺癌非常相似,所以常被稱為“最像癌癥的良性病”,也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1.它到底是什么病?
![]()
簡單來說,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炎癥。
?不是細菌感染:雖然名字里有“炎”,但它不是由常見的細菌感染引起的,所以使用常規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
?不是癌癥:它是一種良性疾病,不會癌變,也不會傳染。
? 是一種良性的、慢性炎癥
病因不明:目前確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認為它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就像是身體的免疫系統“誤判”了,開始攻擊自身的乳腺導管及其周圍的腺體組織,導致強烈的炎癥反應,形成腫塊和膿腫。
高發人群:常見于年輕或育齡期女性,尤其是近期有生育史(產后1-5年內) 的女性。
2.它有哪些表現?
![]()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表現多樣,病程反復遷延,非常“磨人”。
常見癥狀包括:
乳房腫塊:最常見的第一癥狀。腫塊通常質地較硬,邊界不清晰,活動度差,極易與乳腺癌混淆。
乳房疼痛和壓痛:程度不一,有時會非常劇烈。
皮膚改變:腫塊表面的皮膚可能出現紅腫、發熱。
可能出現“酒窩征”(皮膚凹陷),這是因為炎癥牽拉了皮膚韌帶。
后期可能出現皮膚破潰,形成多個難愈合的瘺管或竇道(皮膚上有一個小洞,不斷有膿液或油脂樣渣渣流出)。
乳頭內陷:炎癥可能導致乳頭回縮或偏斜。
腋下淋巴結腫大:同側腋窩可能摸到腫大的淋巴結,這是炎癥引起的反應,同樣需要與癌癥轉移區分。
重要特點:病情反復發作。可能一段時間后癥狀自行緩解,但過一段時間又在原處或附近再次發作,形成“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局面。
![]()
3.如何診斷與治療?
正因為其表現極具迷惑性,診斷需要非常謹慎。
影像學檢查:
乳腺超聲:醫生首選的檢查方法。PCM/GLM在超聲下常有特征性表現,如“隧道征”、“管狀無回聲”等,有經驗的超聲醫生才能準確判斷。
治療PCM/GLM非常具有挑戰性,需要個體化方案。因為它的診治過程漫長,需要醫生和患者共同耐心面對。
藥物治療(核心方案):
類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這是目前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線治療方法。因為它是一種免疫性疾病,激素可以有效地抑制異常的免疫反應和炎癥,使腫塊縮小、炎癥消退。通常需要足量、規范使用,然后緩慢減量,整個過程可能持續數月,切忌突然停藥,否則極易復發。
抗生素:在有繼發細菌感染時使用。
手術治療:
原則:在炎癥得到控制后(通常是通過藥物使腫塊縮小、穩定后) 才能考慮手術。
手術目的:切除殘留的硬化病灶、清理瘺管和竇道。
方式:多以病灶擴大切除為主,盡量保留乳房外形。
膿腫處理:對于已形成的膿腫,通常采用穿刺抽膿的方式。
中醫貼敷治療:通過將特定中藥直接敷于乳房患處,利用皮膚吸收藥力,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止痛的目的。這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配合西醫治療,可以大大提高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治療效果。我科室開展的中藥貼敷療法可顯著減輕疼痛、助力腫塊消散,為患者提供優質治療選擇。
![]()
十七區乳腺外科
作為我院重點發展建設的特色專科,集臨床診療、教學與科研于一體,致力于為乳腺疾病患者提供規范化、精準化的綜合診療服務。科室開展乳腺腫塊微創手術、乳腺癌根治術、乳房重建以及乳腺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等為特色,實現個體化精準治療。乳腺外科以精湛技術、優質護理及高效管理為核心,致力于成為患者信賴的乳腺健康守護者,為提升區域乳腺疾病防治水平貢獻力量。
監制丨曹永
總編丨馬傳衛
副總編丨范玉嬌
編審丨劉燕敏
審核丨李荔
編輯丨張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