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倒計時!萬眾期待的地鐵17號線二期,很快就要跟我們見面了!
本月初,17號線二期列車正式亮相,車身深藍、淡藍與純白三色交織,據說飽含著“窗含西嶺千秋雪”的意境。盡管車廂內的乘客對這種境界確實不大容易感受得到,但是它的獨特性一下子就彰顯出來了。
![]()
▍圖據@成都地鐵
同期曝光的還有位于老城核心的西大街站,站內以銀色鋁板勾勒魚骨般的形狀,再現了成都少城特有的“魚骨狀”街巷脈絡,處處都顯露出不一樣來。
![]()
▍圖據@成都地鐵
更重要的還有速度——據官方消息,17號線二期列車采用8節編組A型車體,最高運行時速達140公里。如果UP君沒記錯的話,這將是主城區速度最快的地鐵線,遠超眾多普線和中快線,放眼全網也僅次于19、18號線,位居第三!
要知道這可是主要經行老城區的地鐵線路,地上建筑密集、地下管線復雜,能達到這一速度,成都地鐵一定是掌握了什么黑科技吧~
閑話少說,老規矩,趁著它正式運行之前,UP君對全線進行了實地走訪,來看看正式開通后,它將給沿線區域帶來哪些變化?
![]()
說起來,17號線命運還是多曲折的,2020年一期剛開通時是和19號線一期打通運營,統稱17號線。三年后19號線二期開通,二者分道揚鑣獨立運行,也造就了成都地鐵全網最長和最短線路,最長的是19號線,西北起自金星站,東南至天府機場北站,全長100.59千米,共計22座車站;最短的是17號線,東起機投橋站,西至九江北站,線路全長6.71千米,僅3座車站運營。
所以很長時間,17號線(一期)的客流量都是排在尾巴上的……
![]()
即將開通的二期起于機投橋站(不含),止于高洪站,全長24.76公里,共設18座車站,總體呈西—東走向,貫穿武侯、青羊、金牛、成華等主城區。
![]()
▍工程示意圖,僅供參考
我們仔細看線路走向圖,從西南三環外的機投橋出發,一路沿晉陽路到中環的龍騰中路,過二環進大石西路,再到一環內的大石東路,北拐上小南街,穿西大街、北較場西路,向東拐到成華街,穿張家巷、馬鞍東路,穿過府青路一段、一環路,經建設北路過二環,再折向東北方向的二仙橋北路,出三環,穿越龍潭的航天路,直抵龍潭新城。
全線90%都在人口密集的主城區,設站的密度也很厲害,有效彌補2/4號線空白,堪稱主城東西向大動脈。
![]()
一二期貫通后,沿線居民可通過17號線與9、19號線等多條線路換乘,高效串聯雙流國際機場、成都西站等重要交通樞紐,進一步優化成都軌道交通網絡布局。17號線再也不是以前的小透明了。
![]()
二期18座車站,為了方便閱讀,UP君大體按照經過的行政區做了劃分,但是由于某些站點位于區界之上,以百度地圖為參照不一定準確,僅供參考。
A
武侯區
/ 從五大花園到雙楠,地鐵空白區有救了 /
![]()
▍圖據@JY光行
17號線二期起于機投橋片區的機投橋站,這里是武侯區近年來的土地大戶,這條線也是宣傳了多年的賣點。現在夢想成真,武侯估計正在改土拍PPT,說不定還會悄悄漲點吧~
![]()
▍武侯機投橋片區
從機投橋站沿永康路往東走,17號線二期遇到的第一個攔路虎就是草金立交。這是主城一個老堵點了,三車道的永康路到這里就變成了兩車道,典型的腸梗阻。
![]()
▍希望這處“腸梗阻”早日切除
以前的借口是要等17號線車站及線路建設方案確定后,再對這里進行改造。現在17號線就要開通了,據官方消息,市住建局近期正在會同相關單位研究草金立交三環路外側片區交通疏解方案。衷心希望改造方案能盡快審定,早日啟動建設。
過了三環,繼續沿晉陽路往東,是UP君一直關注的五大花園片區,以前走到這里車多人多三輪多,現在陽公橋站外依然是火三輪的天下。這里設了4個出入口,還是比較方便的。
![]()
▍陽公橋站緊鄰龍湖金楠天街
圍擋拆了之后,龍湖金楠天街終于亮出來了,作為這一片唯一的大型綜合體,生意會越來越好。
倒是天街東側的千盛百貨,也是這一片區的老牌商業了,自2020年啟動改造,現在還還沒有開業,網友多次在問政平臺上提問:該項目是否已經爛尾?官方回復都是語焉不詳。
![]()
![]()
晉陽路是武侯區鏈接中環和三環的關鍵核心道路,目前主要路面居然依舊是20多年前的水泥路,而且經過多次縫縫補補后,水泥路與柏油路斑駁混雜。而且這一片由于開發較早,路兩邊的高樓不多,看上去很有滄桑感了,一點也不像主城區。
![]()
![]()
▍晉陽路兩側的城市界面
希望在地鐵開通之后,相關部門還是對這一片的道路、建筑立面還有長期圍而不動的項目來個大整改吧。
一路往中環,這邊修起高架橋之后,以往擁堵狀況得到了很大緩解。橋下就是龍爪堰站,與7號線換乘。
![]()
▍龍爪堰站在中環內外都設有出入口
過了中環后城市界面好了很多,有點“南富”的樣子了。奇怪的是,二環邊的清水河大橋站僅在二環外側設有出入口,內側市民要步行穿過二環才能坐上地鐵。二環上的紅綠燈是出了名的長,這樣設置很不方便。為什么會這樣?知道內情的UPer說說呢。
![]()
▍清水河大橋站
總體來看,17號線二期對武侯區意義重大。五大花園、雙楠這些人口密集區以前都是地鐵空白,現在終于盼來了,這個重大利好就看武侯怎么抓住了。
B
青羊區
/ 站點前密后疏,如此操作是個謎 /
![]()
▍圖據@JY光行
過了二環進入大石西路,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這里是單向通行,目前已恢復雙向通行,道路還是很通暢的。而且在百花正街口設置浣花里站,與規劃中的11號線換乘。
![]()
▍浣花里站
今年1月,成都軌交向成都規自局申請在大石西路以北、肖家河上方,新增橋梁一座,就是為17號線二期開通做準備的。?
![]()
![]()
走到一環路口,前面的車一下子排成了長龍, 省骨科醫院 到了。話說市區內大型醫院周邊已成常態化 擁堵,以后的城市規劃確實要引以為戒啊。 這里也是 省骨科醫院 站,與5號線換乘。
![]()
▍ 省骨科醫院入口,車子堵了兩排
![]()
▍ 省骨科醫院站
從大石東路繼續向東,在錦里西路路口是小南街站,與13號線換乘,17號線二期也由此北拐上小南街。17號線進度慢于10號線的,13號線進度更慢,所以這里尚未完成退圍。
![]()
▍ 圍擋內的小南街站
這一片也是打圍打了多年,UP君記得有天晚上開車經過這里,不僅導航繞來繞去都要暈掉,而且外頭黑燈瞎火的,主城之內竟讓人心生不盡荒涼之感……希望圍擋能盡早拆除,主城也盡快恢復生機與活力。
![]()
▍青羊區錦江兩岸打圍好多年了……
一路向北,人民公園站位于 少城路路口南側,與2、10號線換乘。
![]()
▍ 人民公園站
此后線路沿著長順街北行,沿途經過的還有商業后街腳下的4號線,但線路交而不換。這個也是讓UP君很不理解的地方,按理說4/17都是主城大動脈,沒道理不換乘啊?
而且從人民公園站開始,17號線二期在重要的少城內居然沒有站點,要一直到了新城市廣場才有西大街站,在這里與規劃中的12號線換乘。
![]()
▍西大街站緊鄰新城市廣場
這一段長約1.5公里,途經的都是老城人口密集區和重要的政務區、文旅地標,不加站實在說不過去啊?
![]()
▍長順街這一大段都沒設站點
站點前密后疏,而且與4號線不換乘,這么一看,17號線二期對青羊區來說,也就是一條補充線,其實沒有發揮出它的全部實力。或許最大的意義就是退圍吧,青羊區這一片終于能夠跑起來了。
C
金牛區
/ 全程僅兩個站,最重要線路無換乘…… /
![]()
▍圖據@JY光行
前面說青羊區長達約1.5公里距離才有站,其實進入金牛區這都不算什么。
17號線二期從西大街站一路往北,穿西大街、北較場西路,向東拐到成華街,一直到解放路二段,才設了金牛區的首個站點城隍廟站。
![]()
▍城隍廟站有點小巧
這中間長約2.6公里,關鍵是還經過了非常重要的1、18號線和人民北路,很神奇的是,不僅沒有一個換乘,中間也沒有設置一個站。
市民對此非常不解,成都的規劃天使們也沒少操心,強烈要求在這中間設站、與1號線換乘。
![]()
對此,官方回復如下:
經核實,國家已批復線網規劃及建設規劃對17號線二期工程西大街站至北門大橋站區間均無增設站點。
其中該區間與已運營1號線、同期建設的18號線三期區間相交,為降低對已運營1號線的影響,17號線區間采用較大坡度下穿1號線、上跨18號線,交叉點軌面埋深較深。
經研究該位置設站,存在以下問題:
1.受軌面埋深影響,車站需設置為地下五層站,且平面距離1號線人民北路站較遠,無法形成有效換乘;
2.成華西街規劃道紅寬20m,受龍湖地下室及西藏飯店地下室之間凈空的限制,無增設站點的空間位置。
3.為方便該片區出行,在建6號線與1號線人北站換乘,對該片區已形成了有效覆蓋。
基于上述原因,從線網批復、線路條件及設站周邊環境條件分析,該區間已不具備設站條件。17號線二期換乘1號線可通過2號線再換乘1號線,且換乘距離較近。
總而言之一句話,地理條件不具備。
不過好在城隍廟站與規劃中的10號線四期換乘,注意這也是兩線第二次換乘了,前一次是在人民公園站。
沿張家巷、馬鞍東路到了府青路一段,來到金牛區的第二個站點紅星橋站,這個站不僅與3號線換乘,而且還預留了與23號線(最早的16號線)換乘條件。
![]()
▍紅星橋站E口,背后的墻面整體做了個造型,不知道有什么故事?
這一段施工難度挺大的。17號線二期在施工期間共完成16次下穿既有運營地鐵線。其中,紅星橋站至建設北路站區間需在距既有3號線、6號線垂直距離僅5米的條件下穿越,控制沉降精度達毫米級,被工程人員稱為“巨人繡花”。通過采用“五步注漿法”等先進工藝,最終實現了平穩、安全掘進,確保了既有線路運營不受影響。
總體來看,17號線二期在金牛區這一段是先苦后甜,人民北路以西站點空白,以東站雖然也不多,但都是換乘站,而且經過的也都是人口稠密區,還是非常得實惠了。
D
成華區
/ 18個站占了8個,全線最大贏家 /
![]()
▍圖據@JY光行
17號線二期一共18座車站,其中成華區就占了8座,分別是建設北路站、踏水橋站、二仙橋站、機車廠站、人民塘站、航天路站、威靈站、高洪站,可以說成華是17號線的最大受益者。
01、從一環到二環,成熟區跟著17號線走
誰能想到作為成都的老牌重要商圈,建設路一直就沒有屬于自己的地鐵穿過呢?
幸虧17號線二期來了,在一環路口外側設有建設北路站,還能與6號線換乘。不過這只能算是擦了個邊。
![]()
▍建設北路站還在趕進度
要到二環路東一段與建設北路二段交叉路口的踏水橋站,才是真正深入建設路腹地。
![]()
▍踏水橋站人氣很旺啊
人流跟著地鐵走,17號線二期開通后,有可能讓建設路商圈的重心往北移,這邊印象城的生意是肉眼可見地好了。
踏水橋站口這一塊土地,也算是妥妥的地鐵上蓋,周邊配套熟得不能再熟,未來會拍出怎樣的價格?UP君很好奇。
![]()
▍D1口后面就是一大片待開發土地
倒是建設南路片區雖然被三條地鐵環抱,但是6號線新鴻路站、8號線杉板橋站、17號線踏水橋站,步行均有1公里以上,出行十分不便,看來社區公交得安排上了。
02、從二環到三環還是半熟區
線路過二環后,折向東北方向建設北路三段, 在中環路口的二仙橋站,與7號線換乘,這是跟該線路的第二次換乘。
![]()
▍二仙橋站
中環二仙橋北路兩側還有不少空地尚待開發,成華區主城地主絕非浪得虛名。
![]()
▍站點附近還有大量待開發土地
人民塘路口再往北是機車廠站,路西側就是改造后的中車共享城,不遠處是成華區夢中情校七中英才學校,自然也吸引了眾多開發商入駐,萬科、龍湖、招商,知名開發商扎堆,關鍵是后續土地還不少,未來起碼還有10年的開發周期。
![]()
▍機車廠站
![]()
▍中車共享城
![]()
▍蜀龍路鳥瞰
線路繼續北上,在民興路右拐,劃出了一道弧形,成華大道西側是人民塘站,17號線二期在此與8號線交叉,兩線距離非常近,但是人民塘站與8號線圣燈公園站卻不實現換乘。
![]()
▍紅圈內就是人民塘站,現在周邊道路還在施工打圍,無法進入
![]()
▍紅圈內就是8號線圣燈公園站,它與人民塘站直線距離不過100米,但現在兩個站的配套道路都有點具體
官方表示,兩座車站未來會有地下換乘通道。
![]()
03、三環以外,龍潭新城承載未來
下穿成華大道之后,17號線二期向東經過向龍二路,這里緊貼三環,不少網友希望在此設一個出入口,這樣三環內外側就能通過地下通道連接起來方便乘客。
![]()
▍三環內側沒有出入口
官方回復,受鐵路結構基礎限制,三環路內側和跨三環路均無設站條件,故該站在三環路外側,緊鄰三環路跨線橋位置設站,三環路內、外側的市民可通過三環路跨線橋實現互通,并就近乘坐地鐵。
說起來這一片真的是受鐵路影響太大了,城市被切割成小塊,非常不利于發展。但是成華這幾年確實夠努力,一手抓文旅,一手抓交通,上跨、下穿、地鐵多種手段并用,終于把破碎的小塊連成一體,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成華這兩年也是支棱起來了!
越過三環跨線橋就是航天路站,周邊一看就是典型的產業區,寫字樓與廠房井然有序。這里是承載著成華未來的龍潭新城,也是成都市中心城區最大的總部聚集地,以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為發展引擎,聚集了包括京東等在內的企業和大量人才。
![]()
▍航天路站。龍潭新城汽車銷售產業已經成氣候了
17號線二期在這里有三個站:航天路站——威靈站——高洪站,由西向東一字排開。
![]()
▍ 威靈站,副站名“西南財大天府學院站”
其中威靈站就在龍潭水鄉旁邊,說起來龍潭水鄉也是主城一大地標,在現代化的產業區內能有這么一大片“仿古水鄉”很不容易了。但是它卻一直有點星路不順,現場很多商鋪也都是空著的。
![]()
▍ 一走進龍潭水鄉,桂花香撲鼻而來
![]()
▍ 龍潭水鄉鳥瞰
不過UP君看到來逛的人還真不少,但是都像是周邊上班的人,專程來的游客不多。地鐵就要開通了,龍潭水鄉 能不能靠著線路開通咸魚翻身?成華要好好動一下腦筋哦。
按照規劃,威靈站可與9號線二期、S12號線換乘,但未來能否呈現還是個未知數。高洪站 緊鄰龍潭新區公園,從空中看,這個公園還是用心打造了的,不過還沒開放。未來二期開通后,這個公園完全可以和龍潭水鄉聯動,玩出很多新花樣,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 17號線二期終點站:高洪站
![]()
▍ 龍潭新區公園,水池該凈化了
![]()
▍高洪站西望龍潭新城
從武侯到成華,從西向東,17號線二期不僅是一條主城交通動脈,更是一條貫穿成都歷史文化與現代活力的城市走廊:杜甫草堂、青羊宮的千年文脈,建設路美食街的市井煙火,龍潭機器人產業園的科技未來……它“一線串聯多彩成都”,為市民出行和城市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
▍圖據@JY光行
但是,要充分發揮出它的全部實力,沿途各區還有很多功課要做,比如武侯如何大力推進沿線城市更新、青羊如何加強與地鐵站點的文化互動、金牛如何加密地面公交銜接、成華如何借助地鐵盤活龍潭水鄉……等這些功課落地到位,17 號線二期就不只是 “走得快” 的交通線,而是真正 “活” 起來了。
關于17號線二期,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留言哦~
鏈接:
- END -
防止失聯〖請設星標☆〗
編輯:HugoⅠ 美編:Bobeen Ⅰ 主編:Comet
圖文來源:成都向上/網絡
為全面獲取成都向上新聞資訊,歡迎關注UPchengdu成都向上(新聞原創)。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