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持人: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利宜。歡迎收聽今天的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特別訪談節目《共筑網絡安全防線》。在如今數字化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安全已成為關系到每個人日常生活、國家穩定發展的關鍵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的9月15日至21日正值第十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借此契機,我們聚焦網絡安全話題,希望能讓大家對網絡安全有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了黃陵縣網信工作中心副主任劉博、黃陵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李坤,一同就如何共筑網絡安全防線這個話題和大家進行交流。首先,請兩位嘉賓和我們的聽眾朋友們打個招呼吧。
劉 博:主持人好,聽眾朋友們好。我是縣網信工作中心劉博,很榮幸能在這次訪談節目中,與大家分享網絡安全工作的相關情況。
李 坤:大家好,我是黃陵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李坤,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守護網絡安全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
主持人:劉主任,9月15日是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請您先介紹一下今年我縣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的整體安排好嗎?
劉 博:今年黃陵縣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 為主題,活動將于 9 月 15 日啟動,并持續至 9 月 21 日。宣傳周期間,將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包括線上有獎答題、拍攝宣傳視頻、現場發放宣傳資料、網絡產品展示等;9月15日啟動當天,還會為前來參與活動的廣大市民朋友發放定制宣傳品,以此吸引公眾參與,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并投身網絡安全宣傳。此外,宣傳周內還將陸續開展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特色主題日活動,進一步細化宣傳場景,提升網絡安全宣傳的針對性與覆蓋面。
主持人:李警官,公安部門在網絡安全領域的關鍵任務又有哪些呢?給大家說一說?
李 坤:作為縣區的公安部門在網絡安全領域主要承擔兩大核心任務。一是維護網上政治安全,全力保障重點門戶網站,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能夠平穩、可靠運行;二是嚴厲打擊各類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像反黑客攻擊、反電信詐騙等,都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拿電信詐騙來說,這類犯罪手段不斷翻新,給群眾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威脅,是我們持續嚴厲打擊的對象。除了打擊犯罪,我們還通過開展網絡安全教育活動、舉辦普法課堂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從源頭上減少網絡安全事件的發生。
主持人:網絡安全無小事,網絡安全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個人信息保護到網絡詐騙防范,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個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設想。劉主任,您覺得我們在日常生活怎樣才能保護好個人信息呢?
劉 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謹慎授予軟件權限,對于非必要的位置信息、通訊錄訪問等敏感權限,盡量不要開啟;其次,使用公共WiFi時,不要進行涉及個人隱私和資金交易的操作,因為公共WiFi安全性較低,特別容易被黑客攻擊;另外,需要重點警惕AI技術衍生的網絡安全風險。很多不法分子經常利用AI換臉、擬聲手段,偽裝親屬或好友發起視頻通話,常以資金周轉等借口實施詐騙,而這類詐騙的前提,往往是市民在網上過多暴露照片、地址、聲音、指紋等敏感個人信息;所以,市民應避免在互聯網過度泄露敏感信息,對未知軟件平臺和好友要時刻保持警惕。
主持人:提起電信詐騙,現在其手段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李警官,從公安辦案的實際角度出發,給我們詳細講講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好讓聽眾朋友能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李 坤:好的。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中,“冒充公檢法”詐騙十分猖獗。騙子會假冒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員,利用大家對法律機關的敬畏心理,謊稱你涉嫌違法犯罪,制造緊張氣氛,然后要求你把資金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一旦轉賬,錢財就會落入騙子手中。還有“投資理財”騙局,騙子一開始會給受害者一些小額返利,獲取信任,等受害者放松警惕、投入大額資金后,就會關閉平臺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大家一定要格外小心,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主持人:劉主任,關于密碼,很多人并不陌生,人們通常以為就是每天接觸的計算機或手機開機“密碼”電子郵箱登錄“密碼”銀行卡支付密碼等,在使用這些密碼的時候大家最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劉 博: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使用一些簡單的密碼,比如生日、電話、郵編等相關數字。這些簡單密碼特別容易導致賬號被破解。據相關統計,因使用簡單密碼引發的安全問題占比高達50%。因此,大家需養成定期更新重要軟件和設備密碼的習慣,密碼組合盡量復雜些,包含數字、字母、特殊字符,并且不同平臺使用不同密碼,這樣即使某個賬號密碼泄露,其他賬號也能相對安全。同時,我們也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新型網絡安全威脅,及時獲取安全資訊,了解最新詐騙及攻擊手段,遇可疑情況時,妥善保留證據并向公安機關舉報,必要時咨詢專業人員獲取保護建議,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主持人:聽劉主任這么一說,大家確實要時刻保持警惕。那面對這些精心設計的騙局,老百姓具體應該怎么防范呢?下面請李警官您給大家具體說一說?
李 坤:牢記“不聽、不信、不轉賬”這七字原則。當接到可疑電話、短信時,一定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被騙子的花言巧語,也不要被所謂的高額利益誘惑。以“冒充公檢法”詐騙為例,公檢法機關是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辦案的,更不會要求你轉賬到指定賬戶,這是基本常識。如果遇到不確定的情況,務必及時向警方、銀行核實,同時,千萬不要隨意透露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不給騙子可乘之機。
主持人:網絡謠言也是網絡安全的一大隱患,其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很容易誤導公眾,擾亂社會秩序。李警官,公安部門在打擊網絡謠言方面采取了哪些切實有效的措施呢?
李 坤:公安部門在打擊網絡謠言方面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加強網絡巡查,利用專業技術手段和人力巡查相結合,及時發現網絡謠言線索;二是一旦核實某信息屬于謠言,會迅速依法對造謠、傳謠者進行嚴厲打擊;三是聯合媒體,及時發布辟謠信息,通過權威渠道向公眾澄清事實,引導公眾不信謠、不傳謠。
主持人:劉主任,面對網絡上紛繁復雜、真假難辨的信息,老百姓該如何辨別一條信息是不是謠言呢?
劉 博:公眾在面對網絡信息時,要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維,不要盲目跟風轉發。首先,查看信息來源是否可靠,一般來說,官方發布、權威媒體報道的可信度較高;其次,對于未經證實的消息,尤其是那些煽動情緒、毫無事實根據的內容,一定要多留個心眼,不要輕易相信;最后,如果發現可疑信息,懷疑是謠言,要及時向平臺或網信、公安部門舉報,共同維護網絡環境的清朗。
主持人:李警官,惡意軟件入侵同樣嚴重威脅著網絡安全,一旦設備被惡意軟件入侵,數據安全、系統穩定都會受到極大影響。惡意軟件一般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傳播呢?
李 坤:惡意軟件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惡意鏈接傳播,比如收到的一些可疑短信、郵件中的鏈接,一旦點擊,就可能下載惡意軟件;二是通過盜版軟件傳播,很多盜版軟件在破解過程中被植入了惡意代碼,用戶安裝后,惡意軟件就會悄悄運行,竊取數據;三是通過來路不明的APP傳播,這些APP可能偽裝成正常應用,實則暗藏惡意軟件,所以下載APP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
主持人:劉主任,了解了傳播途徑后,我們該如何防范惡意軟件入侵,保護好自己的設備安全呢?
劉 博:防范惡意軟件入侵,關鍵要做到兩點。一是從正規應用商店下載軟件,正規應用商店對上架軟件有嚴格審核機制,能有效降低下載到惡意軟件的風險;二是安裝殺毒軟件和防火墻,并定期更新病毒庫,殺毒軟件和防火墻能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一旦發現惡意軟件,能及時進行攔截和查殺,保護設備安全。
主持人:非常感謝兩位嘉賓的精彩分享,網絡安全是一場全民行動,需要我們每個人積極參與,同時也離不開公安、網信等部門的不懈努力。希望通過今天的節目,聽眾朋友能切實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升防范技能。讓我們攜手共進,在黃陵縣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引領下,共同守護網絡安全,讓網絡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今天的《共筑網絡安全防線》訪談節目就到這里,感謝收聽,再見!
撰稿|主持:史利宜
審核:段朝輝
責編:史利宜
![]()
黃陵融媒體中心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