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東部非洲高原國家-埃塞俄比亞,堅持著自己的傳統日歷。上至政府部門,下至黎民百姓,都以9月11日或12日為新年伊始。
埃塞俄比亞的傳統日歷比公歷“年輕”差不多七歲半。
當公歷紀年走到2025年9月11日時,埃塞俄比亞的時鐘才剛剛敲到2018年。
![]()
Enkutatash(??????)-埃塞俄比亞新年標志著雨季的結束和春天明媚陽光的開始。
Enkutatash,阿姆哈拉語,意思是“寶石的禮物”。埃塞俄比亞人認為,9月份有不同的跡象,可以解釋為什么應該把它作為新年的開始來慶祝。
這個月,鮮花盛開,陽光明媚,天氣普遍宜人。這是人們在這幾個月里離開雨天、霧氣和雷雨的日子。埃塞俄比亞的冬天過去了,進入更好的日子。
![]()
“新年”是在每年的9月11或12日,這是雨季快結束,收獲快開始的時候。節日的氣氛并不只過一兩天,而是一直延續到9月27日或28日的“馬斯卡爾節”。這是埃塞俄比亞人新年的最高潮。
“馬斯卡爾”意思是“十字架”,是14世紀埃皇接到耶穌“真正十字架”碎片延續下來的傳統節日。
![]()
此時,黃色的十字小花“馬斯卡爾”花在全國盛開,深藍色的“馬斯卡爾”鳥婉轉歌唱,亞的斯亞貝巴的廣場上架起了用干樹枝堆成的塔狀“達密勒”。當地人叫這種花Adey Ababa。
太陽剛一下山,教堂中的大小鐘一起敲響,急不可耐的青年們一手拿著馬斯卡爾花,另一手舉著燃燒的火炬,蜂擁上前將“達密勒”點燃。人們圍著火堆盡情歌舞,火堆完全熄滅以后才逐漸散去。
![]()
這個比世界年輕七歲的國家如何迎接新年呢?
這是一個非常喜慶的節日。“除夕夜”,全家聚在一起,在后院燃起篝火,圍著篝火跳舞。亞的斯亞貝巴全城隨處可見用來廣播的大喇叭,似乎是為了彌補通信的不便。在“除夕夜”,悠揚的慶典音樂一直持續了整晚。
在鄉村,老百姓會在屋外燃起篝火,每人帶一把干柴,點燃之后投入篝火中,并圍著火堆狂歡歌舞,以此慶祝豐收的好年成。
![]()
埃塞俄比亞全國放假。相對于平時來說,街上人煙稀少,但偶爾出現的路人無不身著干凈的盛裝。許多人穿著白色的民族服裝,在咖啡膚色的映襯下,格外鮮艷明亮。
![]()
一般家庭都是這樣過年的:早晨,全家人每個人都穿著傳統的埃塞俄比亞服裝早起去教堂祈禱。祈禱是新年開門第一件事。接下來,才是家庭的歡樂時光。
“團聚”是這一天最重要的主題,從最年長的家族領袖到嗷嗷待哺的嬰兒。全家人圍席而坐,享受一頓飽飯,喝著咖啡,聊天唱歌,音樂經久不散。期間一般男人負責宰殺牲口,女人則負責準備餐食。這樣的慶祝要持續一周時間。
![]()
年輕姑娘們穿著新衣,收集花朵扎成花束送給朋友,唱著新年歌曲《Abebayehosh》,他們通常都會收到一份小禮物作為回報。
對于那些想享受埃塞俄比亞咖啡的人來說,沒有比這個假日更好的時光了。在美味的爆米花和乳香繚繞的氣氛下,地上鋪滿了只有在盛大節日使用的被稱為凱特馬的青草,品上一杯由埃塞俄比亞美女制作的咖啡,頓時感覺人生太滿足了!
![]()
其實早在過新年的前一個星期,各種“臨時”集市就熱鬧起來。路邊隨處可見成堆的小攤販,擠滿了人群。小販們鋪一塊布在地上,擺上顏色鮮艷的新衣服、鞋子、臉盆、頭巾、發卡等(多數為中國制造)。他們吆喝著,從清晨到黃昏。最為壯觀的當屬羊市和牛市。埃塞俄比亞當地人以雞、牛、羊肉為主要肉類食品。
![]()
牧羊人趕著數十頭羊組成的羊群守在路邊。每一頭羊的頭上或身上都有一撮染成紅色的毛,表明該羊出售的身份。一番討價還價后,買主一般都在路人的艷羨聲中,笑嘻嘻地把羊的前后腿各自一捆,扔上板車或直接扛在肩上走回家。
![]()
在埃塞俄比亞,買得起整羊的,基本可以算小康人家。如果買得起整牛,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富人了,許多人一年的收入都買不起一頭牛。
“有錢人家吃整牛,小康人家吃全羊,窮人就吃雞蛋。”
埃塞朋友表示,“生活并不容易,但全家人能團聚在一起,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我覺得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
![]()
今年是2018年。
埃塞俄比亞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口頭禪—Thirteen months of sunshine(13個月的陽光)。
埃塞地處東非高原,全國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因此一年到頭陽光充足、日照強烈,這本不足為奇。可是一年怎么會有13個月呢?難道世界上真有這樣一個國家仍然沿用著傳統的歷法嗎?
答案是肯定的。
![]()
最開始來埃塞俄比亞的時候,筆者就因為日期和時間問題鬧過笑話。我所住酒店的大堂里貼有一張日歷,日歷上每個月的第一天竟然是11號,最后一天是10號,而且日歷的最上面赫然寫著“2000”。今年怎么成了2000年?我又抬頭看了一下酒店的時鐘,時針指向6點10分,這不明明是中午12點10分嗎?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當時還不敢相信這就是埃塞俄比亞獨特的歷法和計時方法,直到在外面買東西鬧出笑話來,才徹底明白了。在亞的斯亞貝巴街頭的一個小商店購買手機充值卡時,店員給的發票上面日期竟然寫的是2000年5月,而當時明明已經是2008年1月!
后來,請教了一個埃塞朋友才恍然大悟:埃塞俄比亞歷法比國際上普遍使用的公歷晚7年零8個月。
![]()
埃塞俄比亞至今仍然沿用古老的“儒略歷”。
“儒略歷”是以羅馬皇帝凱撒的名字命名的,規定一年分為13個月,前12個月每個月30天,第13個月平年是5天,閏年是6天。這樣一年就有365或366天。“13個月的陽光”之說就是從這里得來的。
從公元前46年凱撒大帝宣布使用儒略歷以后的1500多年,西方世界一直使用這種歷法。直到公元1582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宣布實施新的歷法,也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格里高利歷”為止。格里高利歷也就是目前通用的陽歷。
隨著很多非洲國家19世紀逐步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格里高利歷也被隨之帶來。幸運的是,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唯一一個從來沒有遭受過西方殖民的國家,因此保留了很多傳統文化,延續使用儒略歷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埃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仍然使用儒略歷的國家。
![]()
月份名稱如下:
(1月)Meskerem(?????)=(9月11或12日至10月)
(2月)Teqemt(????)=(10月至11月)
(3月)Hedar(???)=(11月至12月)
(4月)Tahsas(????)=(12月至1月)
(5月)Ter(??)=(1月至2月)
(6月)Yekatit(????)=(2月至3月)
(7月)Megabit(????)=(3月至4月)
(8月)Miyazia(????)=(4月至5月)
(9月)Ginbot(????)=(5月至6月)
(10月)Sene(??)=(6月至7月)
(11月)Hamle(???)=(7月至8月)
(12月)Nehase(???)=(8月至9月)
(13月)Puagme=(只有5天,閏年6天)
由此推算,埃塞俄比亞的歷法比公歷要晚7年零8個月。在這點上埃塞俄比亞和中國很相像。中國也有自己的農歷,自己的新年。而埃塞人和中國人一樣,對自己新年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于陽歷新年(元旦)。
![]()
說完歷法,再說說時間。在埃塞的日子里,慢慢習慣了埃塞人對時間的獨特表示方法。如果埃塞人約了你“中午6點或上午3點”見面,千萬別吃驚,這是“地道”的埃塞時間。
時間的差異往往會讓初來乍到者暈頭轉向,甚至會因為時間問題而產生誤會。許多初來埃塞的人總會覺得公共場所的鐘表不是壞了,就是沒電了。其實并非如此,埃塞人的時間是12小時制,而不是24小時制。他們把太陽初升的那一刻稱為0點(由于埃塞靠近赤道,因此一年里白晝和黑夜基本平分等長,且變化很小),基本上相當于一般時間的早上6點。以此推算,埃塞的6點就是中午12點,3點就是上午9點。
所以,在埃塞聽到“中午6點”或“上午3點”的說法也就不足為怪了。其實生活習慣了,兩種時間的互換并不難。只要在埃塞時間上加上6小時,便是普通時間。如果加上11個小時,那就是北京時間了。
所以每次約埃塞朋友見面的時候都要反復囑咐對方是國際時間,而不是埃塞時間,以免造成誤會。
看埃塞日歷時也要把11號當成1號,所以真的很費勁。但是,朋友的一句話倒是讓筆者感覺舒服了許多。
他說,“在埃塞,你年輕了七歲半呢”!
![]()
來,跟我學一句埃塞本地的阿姆哈拉語:Melkam Addis Amet(新年快樂),遇到你的本地好朋友就對他/她說吧!
???? ??? ??? ?????
Melkam Addis Amet
Happy Ethiopian New Year 2018
![]()
![]()
![]()
所有埃塞華人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獲取更多資訊可關注「走進埃塞」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擅自將其作為商業用途。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
【免責聲明】本平臺對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本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安保定制 |安全信息 |
咖啡種植 | 礦產開采 |
軟件開發 | 電商平臺 |
代言 |
微信:enterethiopia
網站:www.2eth.com
郵箱:enterethiopia@qq.com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