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演員而言,轉型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簡單地換個角色類型,而是要從根本上重塑業界和觀眾對其演技與戲路認知。兼具時間縱深與故事質感的年代劇,顯然是演員升維進階過程中的有效煉金爐。
![]()
《生萬物》楊冪飾演繡繡
從業內認可度來看,主流權威獎項通常更青睞那些承載時代精神、反映社會變遷、具有歷史厚重感和積極導向的作品,年代劇在這一方面恰好擁有天然優勢——制作精良、主題嚴肅、演員表演空間大。出演一部高品質年代爆劇,是演員叩開金雞、白玉蘭、飛天等獎項大門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將獎杯收入囊中,意味著“演員”身份得到了專業領域的最高背書,其意義并不止于轉型成功。
![]()
蔣欣憑借電視劇《小巷人家》宋瑩一角,榮獲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女配角
從影響力輻射范圍來看,年代劇的受眾基本盤是跨代際的,可以精準觸發不同年齡段觀眾的情感共鳴。與歷史正劇相比,年代劇滿足了觀眾對“宏大”和“細微”的雙重需求,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敘事,將個人的命運與時代變遷緊密交織,卻又在細節刻畫里盈滿了鮮活的生活質感。落地于煙火氣里的史詩感,讓年代劇厚重卻不沉重,與其他正劇相比有著更廣泛的觀眾緣。
![]()
《山海情》劇照
![]()
《小巷人家》劇照
處于轉型期的演員選擇年代劇,并非一場毫無依托的試探,而是被反復驗證過的有效晉升路徑。
![]()
在各類熱門題材中,年代劇是少見的可以打破年齡、地域乃至審美壁壘的劇集,“雅俗共賞”的特質,使其為不同背景的觀眾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出口。
![]()
《喬家的兒女》白宇飾演喬一成
對親歷者而言,年代劇從拍攝布景到故事背景都是一場集體懷舊,無異于自己的成長歷程被看見。對年輕觀眾而言,則滿足了他們的溯源心理,在戲劇表達中體悟父輩乃至祖輩的來時路。覆蓋全年齡段的受眾,在流媒體細分類別的圈層化時代,依舊能打破代際壁壘促成家庭集體觀看。
![]()
《人世間》劇照
年代劇往往聚焦于時代的巨大變遷與個人的命運浮沉,以小見大的敘事里不只有時代浪潮的磅礴,還有細致入微的鮮活。落地的真實感更能激起受眾的共鳴,從而引發眾多社會性話題討論,進一步擴大劇集傳播范圍。
![]()
《風吹半夏》劇照
強大的包容性和共鳴能力,構成了年代劇無可比擬的受眾優勢,讓爆劇可以真正打造“全民追劇”的現象級景觀。
![]()
一部時間跨度長、人物眾多、線索復雜的年代劇,不僅考驗導演的敘事功力和編劇的結構能力,也對演員的演技有著極高水平的要求。
![]()
《喬家的兒女》宋祖兒飾演喬四美
年代劇中的角色往往歷經漫長的歲月洗禮和巨大的命運轉折,演員需要詮釋人物數十間的外貌、氣質、心態的巨大變化,這不是妝造到位和口音轉變就能讓觀眾完全代入的,而是需要充分解構挖掘角色的內心世界,從細微的表情、眼神和肢體動作去表達置身時代洪流中的掙扎與成長。
![]()
《山海情》熱依扎飾演水花
以大時代的發展為背景,年代劇為角色提供了復雜的情感層次,給演員提供了極致的演技錘煉和提升空間。從小人物的命運為切入點,年代劇里的人物最大程度脫離了明星光環,煙火氣里是對日常生活的極致還原,這就需要演員徹底融入時代,用生活化表達來構建表演的真實感。
![]()
《風吹半夏》趙麗穎飾演許半夏
參演年代劇,對演員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它可以在神仙打架的同行競技里探測出表演的真實功底,也能在高層次人物的演繹中淬煉和提升演員的綜合素養。
![]()
觸達全年齡段觀眾的年代劇,有著極其穩固的收視基本盤,其背后隱藏的商業價值自然也是巨大的。流量明星渴望通過年代劇證明演技撕掉偶像標簽,而實力派演員則希望借助年代劇鞏固專業聲譽,在各年齡段演員的職業生涯規劃中,年代劇顯然都是一個重要支點。
![]()
王安宇在《小巷人家》中飾演的林棟哲備受好評
年代劇的播出平臺往往不止于愛優騰芒,常常伴隨著央視和一線衛視的上星播出,劇播期覆蓋范圍極廣,收視群體也相當龐大,其中出圈的角色可以讓演員本人快速提升國民認知度,甚至有著極其可觀的長尾效應。
![]()
年代劇《父母愛情》至今仍被奉為經典
高國民度則意味著路人盤的有效拓展,年代劇塑造的可靠形象增強了觀眾的信任感,受眾群體的畫像從年輕粉絲延伸到消費能力更強的中產階級及中老年觀眾,從高端品牌到大眾快消品,各類商務合作都會找上門來。
![]()
雷佳音憑借電視劇《人世間》中周秉昆一角,斬獲第34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
大爆的年代劇角色甚至可以成為演員的“養老保險”,劇集帶來的角色紅利甚至可以吃上幾十年。哪怕是劇集播出多年之后,演員依舊可以憑借經典形象受邀參加各類綜藝、晚會及商業活動,角色資產在情懷價值中持續“變現”。
尤弋
不知名年代劇愛好者
如何看待演員在轉型路上選擇年代劇?
必經之路,如果要在演員這條路上深耕,如果對表演有更高的追求,年代劇是早晚要接觸的,厚重的時代底色、豐富的人物弧光和深刻的文化內涵,都是給演員賦魅的利器,演這類型的劇也更有機會摸到獎杯。但也不是說你抓一部年代劇演演就實現華麗轉身了,首先爆劇也是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神仙打架的陣容也得自身實力過硬才能出彩。其次年代劇不是重點,只是一個事業上的突破口,翻過這座山以后,是另一條路上的漫長挑戰。
哪位演員在你眼中算是通過年代劇轉型成功了?
趙麗穎,《風吹半夏》這部播得挺好的,從各項成績來看完全可以說是爆劇了,這劇讓趙姐拿到了飛天獎,徹底躋身主流圈子,確實是next level了,把轉型之路夯實了。從最開始古偶劇里爆出來的小白花,到現在年代劇里飆戲的大姐大,這條轉型路上其實鋪了很多作品,她一步一步走了很多年了,其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我眼里都是一部能讓演員當養老保險的劇,但年代劇的含金量是在另一個維度,有年代爆劇在手,在同期85花里也算是上了一個新臺階。
什么類型的年代劇更容易吸引你?
按類型喜歡家長里短的那類,按時段我比較愛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這個時代背景,因為給人一種日子越過越好的感覺哈哈哈,人是往高處走的,日子是朝前看的,大家都很有奔頭,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洋溢著一種“經濟上行的美”,盡管物質條件可能沒那么好,但人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抓住機遇努力奮斗就會有回報,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態勢。
沉沉
國產爛劇受害人
如何看待演員在轉型路上選擇年代劇?
早晚的事,但也別太著急。水到渠成是好事,揠苗助長未必能有好結果。因為年代劇并不是你換上那個年代的衣服或者模仿一下口音就可以了,如果演員功力不足的話,會有一種割裂感,沒辦法真正融進那個時代背景,很多表達都會顯得矯揉造作。年齡和資歷到了確實可以尋求這方便的轉型機會,畢竟年代劇鋪展了更廣闊的敘事,提供了大量豐富、復雜、有層次的角色,能幫助一部分中年演員尤其是中年女演員,實現年齡危機的破局。但也要避免一個代表性角色成功后,被定型為“年代劇專業戶”,陷入另一種形式的戲路限制。
會希望自己喜歡的演員去演年代劇嗎?
我喜歡的演員還年輕,我心里有數,他暫時還沒資格去年代劇里挑大梁哈哈哈,但如果有機會去演一下小角色也是好的啊,畢竟大制作年代劇那個神仙打架的陣容,誰看了都會眼饞吧,哪怕是進去感受一下專業氛圍也是好的。過些年他年紀上來終究要去年代劇里闖一闖,當兵、下鄉、挖煤……流量轉型不都是這個流程嗎,但還是建議累積夠了準備好了再去,別在戲骨堆里拖后腿,那些國民度高的爆劇,觀眾可沒有粉絲那么寬容。
在你眼中,近幾年哪部年代劇是實現了大爆的?
《喬家的兒女》,我從頭到尾看完了,當時播得還挺好的,我記得各方面數據也不錯,搜了一下是浙江衛視聯播年度冠軍。年代家庭群像劇很戳我的點,這類題材的受眾面也很廣,是我和我媽都可以一起看一起討論劇情的那種,所以它成了爆劇完全在意料之內情理之中。這劇也讓我對宋祖兒的演技有了很大的改觀,雖然四美和戚成鋼這條線看得人恨鐵不成鋼,但她真的把戀愛腦的心路歷程演得很出彩。
編輯-JL
新媒體編輯-錦鯉
圖片-來自網絡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