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一個叫石平的日本人,被中國外交部一紙制裁令,永遠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消息一出,簡直大快人心。但是笑罵過后,一個更沉重的問題浮現在了許多人心中:
石平,四川狀元,北京大學哲學系高材生,國家公派留學生。
他的“美國同行”余茂春,重慶狀元,南開大學歷史系才子,同樣是公派留學生。
這兩個人都曾是天之驕子,是那個年代無數家庭的夢想,耗費了國家最寶貴的教育資源,可為什么,最終他們卻成了背刺祖國最狠毒的兩個人?
這背后,藏著一個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的答案。
從“天府驕子”到“東瀛惡犬”:一個人的“精神閹割”史
讓我們先把時鐘撥回到2025年9月8日。
外交部點名制裁石平,措辭罕見地嚴厲:“數典忘祖,出賣良知,賣祖求榮,只會自食惡果。”
這已經不是外交辭令,而是老百姓口中“漢奸”的官方認證。
石平是誰?
1962年,他出生在四川成都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在那個知識改變命運的年代,他是最完美的范本。父母節衣縮縮食供他讀書,他也不負眾望,以全省狀元的成績考入北大。
1988年,他又拿到了那個年代無比珍貴的公派留學名額,東渡日本神戶大學。臨走前,他對導師的承諾言猶在耳:“學成必歸,報效祖國。”
然而,日本的繁華,像手術刀一樣,精準地切除了他的精神脊梁。
據他自己說,剛到日本時,房東家的女主人跪在門口迎接他,讓他“感動到幾乎落淚”。這一跪,讓他徹底忘了自己是誰。他開始鄙夷生他養他的土地,覺得那里又窮又丑。
他撕毀了回國的承諾,選擇留在日本。為了拿到一張日本身份,他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的“投名狀”表演。
![]()
他知道,罵中國,是他在日本右翼圈子里最快的晉身之階。
于是,他寫了《我為何拋棄中國》,宣稱“出生在中國是我一生的遺憾”;他否認南京大屠殺,污蔑那是“中國謊言的樣品”;他叫囂釣魚島屬于日本,嘲諷中國海軍是“紙老虎”。
最泯滅人性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的家鄉四川滿目瘡痍,舉國同悲。他卻在日本媒體上公然呼吁,日本不應該給中國提供任何援助,甚至應該聯合美國封鎖中國!
這種行為,連禽獸都做不出來。
1998年,北大百年校慶,時任校長丁石孫老先生在歡慶的氛圍中,卻悲憤自責:“我愧對北大,我竟為祖國培養了一個大漢奸!”
這聲嘆息,穿越時空,至今聽來,依然振聾發聵。
最諷刺的是什么?他來自四川。
那片土地,曾在民族危亡之際,送出了350萬子弟兵出川抗日!他們穿著草鞋,背著斗笠,拿著最破的“老套筒”,卻打出了“無川不成軍”的赫赫威名。一位老父親為即將出征的兒子送上一面“死字旗”,寫著:“傷時拭血,死后裹身”。
同樣是四川人,一邊是為國盡忠的鐵血軍魂,一邊是賣祖求榮的無恥之尤。這種極致的對比,讓人不禁要問:我們教給他的知識,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漢奸雙子星”:為何受傷的總是名校?
石平并非孤例。在大洋彼岸,還有一個與他“交相輝映”的余茂春。
余茂春的履歷和石平驚人地相似:重慶高考狀元,南開大學歷史系高材生,公派赴美,然后搖身一變,成了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的“首席中國政策顧問”。
如果說石平是把北大的思辨能力,用在了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上;那么余茂春就是把南開的史學功底,變成了一把把射向中國的毒箭。
“將中國定義為美國最大的戰略威脅”、“關閉中國領事館”、“在涉疆、涉臺問題上大做文章”……這些在特朗普時期讓中美關系急轉直下的惡毒政策,背后都有余茂春這個“狗頭軍師”的影子。
![]()
他和石平一樣,都深諳“皈依者狂熱”的精髓。為了向新主子證明自己的忠誠,他們必須表現得比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日本人更反華。因為背叛是他們的原罪,他們需要用加倍的惡毒來洗刷自己,來換取信任。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無比痛心的現象:我們最頂尖的大學,用國家最好的資源培養出的精英,卻成了敵人手中最鋒利的武器。
他們比外國人更懂中國的軟肋在哪里,也更知道如何一刀致命。
這絕非偶然。這背后,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560億日元的“心戰”:漢奸是如何被“精準“制造的
很多人以為,石平、余茂春只是個人的選擇。但如果把視野再拉大一些,你就會發現,他們不過是龐大計劃中的一環。
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僅從2015年中國首次舉行抗戰閱兵以來,日本就投入了超過5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的專項預算,用于所謂的“海外戰略信息傳播”。
這筆錢用來干什么?不是宣傳茶道動漫,而是在全球范圍內,系統性地培養“知日派”、“親日派”意見領袖。
他們的目標非常精準:各國的學者、媒體人、青年才俊,尤其是那些有“潛力”的中國留學生。
他們提供獎學金,安排考察,給予優厚待遇。目的只有一個:用“軟實力”進行“精神殖民”,在我們的精英階層中,培養出他們的代理人。
石平,就是這個計劃最“成功”的產品之一。
![]()
這些被選中的人,往往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在他們眼中,國家、民族、歷史,都不過是個人向上爬的墊腳石。國家強大時,他們可以高喊愛國;一旦外部誘惑足夠大,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把“愛國”當成商品賣掉。
他們用國家給予的知識和平臺,完成了原始積累,然后轉過身,把這一切都當成獻給新主子的“投名狀”。
所以你看懂了嗎?石平、余茂春的出現,固然有個人品德敗壞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我們在與外部勢力進行人才爭奪、思想爭奪的殘酷現實。
結語:制裁不是終點,反思才是開始
今天,我們用一紙制裁令,將石平永遠地驅逐。這是國家的態度,也是民族的底線。
但僅僅一個制裁是不夠的。
石平和余茂春的悲劇,給我們敲響了最響亮的警鐘:一個國家教育的成功,絕不僅僅是培養出多少狀元、多少科學家,更是要培養出一批有風骨、有擔當、有家國情懷的棟梁之才。
“才”是刀刃,“德”是刀柄。沒有“德”的“才”,越鋒利,對我們自己的傷害就越大。
我們不必因一兩個敗類而否定我們的教育,更不必因此而失去自信。恰恰相反,看清了這些漢奸的嘴臉和下場,才是對我們所有人,尤其是年輕人,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
他們以為背叛能換來榮華富貴,卻最終淪為被鄙視、被利用、隨時可能被拋棄的工具。而他們曾經拼命詆毀的祖國,卻在他們不斷的詛咒中,變得越來越強大。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那些螳臂當車的跳梁小丑,最終只會被碾得粉碎。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而今,雄獅已醒,清風識路,宵小之輩,當知敬畏。
歡迎在文章結尾給我點一個【贊】和【小紅心】,你的支持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