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近年來最大IPO,要來了!
年入2700億,銷量超260萬輛,出口超114萬輛......難以想象,這樣的超級汽車巨頭居然還未上市。
中國股市今年熱鬧非凡,誰都想成為二級市場上最耀眼的那顆星,毫無疑問這家車企一旦登陸資本市場,必將綻放萬丈光芒。
喜大普奔的是,苦等21年,奇瑞終于要上市了!
是的,國內唯一沒有上市的自主品牌奇瑞汽車前不久剛剛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這意味著什么,港股最大的車企IPO要來了!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奇瑞汽車就像故事里主角一樣,歷經風雨,迎來自己的光輝時刻。
去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641萬輛,奇瑞一家就貢獻了近五分之一的銷量,今年奇瑞的汽車出口量有望突破120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已經連續22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也是中國首個累計出口突破500萬輛的自主品牌車企。
![]()
可以想象,一家偉大的企業,在資本的助力下,必將成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馳騁全球的代表。
01
港交所最大的車企IPO,要來了!
近日,港交所上市委員會的一紙聆訊通過公告,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瑞”)21年的上市征程劃下關鍵逗號,若成功上市,奇瑞汽車將成為今年港股最大的車企IPO。
![]()
大家不清楚的是,這是年入2700億、銷量超260萬輛的超級汽車巨頭,在經歷六次折戟后,第七次沖擊資本市場終于迎來實質性突破。
相反,很多造車新勢力,至今都沒有盈利,卻市值數百億,甚至上千億了。為什么奇瑞上市會這么慢呢?這其中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曲折?
早在2004年,安徽省政府便推動奇瑞上市,集團內部也積極開展股份制改革,彼時奇瑞都踏上上市征程了,然而卻因與上汽集團之間復雜的股權關系,計劃無奈擱置,奇瑞第一次IPO就此失敗。
此后多年,奇瑞卻也始終從未曾放棄過對上市的渴望和努力。
2007年,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公開表示將盡快啟動上市融資計劃,2008年完成股份改革后再次嘗試,卻因自身經營不善和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上市計劃再度被擱淺,奇瑞的第二次IPO也失敗了。
2009年,奇瑞通過出售股權引入戰投,外界視為上市前奏,但2011年因關聯交易等問題,上市進程再度被中斷,奇瑞的第三次IPO又失敗了。
2014年銷量逆轉,凈利潤卻大幅下滑,2015年奇瑞旗下合資公司奇瑞徽銀沖擊港股、A股雙雙失敗,奇瑞第四次上市“雙”失敗;2016年,奇瑞新能源試圖借殼海螺型材上市,最終卻因未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而告吹,奇瑞第五次上市“叒”失敗了;最近的一次也是因資金問題混改未完,奇瑞第六次上市“叕”失敗了。
總之,自2004年首次嘗試借殼上市未果,奇瑞的上市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資金缺口、金融危機、業績虧損,一次次將奇瑞的上市夢擊碎。
與過去21年里IPO屢次失敗相比,奇瑞此次赴港上市終于迎來曙光。
上月底,奇瑞境外發行上市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已備案。這月初,奇瑞又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聽。這就意味著,奇瑞的上市之路,最終等到最后的臨門一腳了。
這21年的等待,足夠一個嬰兒成長為青年,足夠一座城市改頭換面,也足夠一個企業從輝煌到沉寂,再從沉寂到輝煌。
02
在過去近30年的歲月里,奇瑞可以說是中國最“低調”的汽車巨頭。它的經歷也是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縮影,有過忐忑,有過無奈,更創造著輝煌。
2003年,為了在燃油車時代從外資手里爭搶一點份額,奇瑞使出渾身解數,推出風靡汽車行業十余年的“小車之王”奇瑞QQ,顛覆了外資車企把車當“奢侈品”賣的概念,創造了一個符合普通人需求的市場,讓“高大上”的汽車普惠大眾。
奇瑞QQ開辟出了“國民神車”賽道,受到無數車企的跟風與借鑒,更標志著中國自主品牌有了與國際巨頭正面交鋒的底氣。
名聲大噪的奇瑞乘勢而上,不斷推新,瑞虎、艾瑞澤等系列車型相繼亮相,從入門級到中高端市場全面覆蓋。
在大家還著重于國內汽車市場“廝殺”的時候,奇瑞卻早已將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場,開啟了中國汽車最大外銷品牌的國際化征程。
奇瑞“從0到500萬”的出海征程始于2001年,沒錯,就是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的那一年,奇瑞轎車跟隨國產外銷的腳步走了出去。
“走出去”的奇瑞車超預期地得到了海外市場的歡迎。很快,100輛、500輛、1000輛……深耕海外市場的奇瑞迎來大爆發。
2024年,奇瑞集團年出口汽車114萬輛,連續22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平均每27秒就有一輛“奇瑞造”交付海外用戶,平均每5輛走出國門的中國汽車中,就有一輛“奇瑞造”。
特別是在歐洲市場,奇瑞上半年銷售汽車超過3萬輛,同比增長近11倍。
1-8月份,奇瑞集團累計出口汽車798804輛,創造了三個“行業第一”—— 第一個單月出口突破12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第一個累計出口突破500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第一個連續4個月出口超10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
![]()
如今,奇瑞集團旗下擁有奇瑞汽車、奇瑞商用車等300余家成員的世界500強企業,業務遍布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銷量已超1300萬輛;截至8月底,奇瑞集團全球累計用戶突破1744萬,其中海外用戶超過530萬。
闖出去才是星辰大海!一個低調的汽車巨頭,正以“黑馬”的姿態迅速崛起于世界。
03
雖然奇瑞集團在汽車出口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在產品質量和企業管理上仍需繼續努力。
剛剛,正在沖刺上市的奇瑞,又傳出下發“加班令”。
不少媒體爆料稱,奇瑞提倡奇瑞風云品牌的線下門店加班4小時,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上10點。
![]()
雖說奇瑞對此目前尚無回應,但是奇瑞此前曾多次因為加班問題而備受關注。
2023年3月,一封奇瑞內部郵件流傳,該信件向奇瑞員工呼吁,“周六是奮斗者的正常工作日。對于行政領導們,必須是正常工作日”。
今年7月19日,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在公開場合就奇瑞加班問題誠懇道歉,并表示過去奇瑞在加班方面做得欠妥,忽視了員工的時間價值,公開要求奇瑞今后周末不要組織會議,讓家在異地的員工能回家。
作為較早的“國民神車”代表,“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奇瑞QQ,曾創出車壇“神話”,牢牢統治小型燃油車市場十年,對全球汽車創新與轉型產生了巨大影響,也讓奇瑞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國民神車”的瘋狂給奇瑞帶來了隱憂。伴隨銷量攀升,奇瑞品控遭到質疑,發動機漏油、變速箱卡頓等故障頻發,奇瑞的形象轉入“低端、劣質”。市場更是流傳出過“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的順口溜。
同為老牌車企的吉利,通過一連串驚呆全球的收購案例,名揚四海。一樣“忍辱負重”的比亞迪在電池層面持續突破,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新戰場。
2014年,奇瑞QQ無奈停產,奇瑞開始謀求轉型,又用了十年時間謀求蛻變,終于小有所成。
奇瑞汽車2024年銷量超260.4萬輛,同比增長超38%;海外市場方面,2024年出口量達到114.4萬輛,同比上升21%,位列中國車企出口第一。
2025年8月,奇瑞集團銷量達242736輛,同比增長14.6%。其中,奇瑞汽車銷量達230752輛,同比增長12.3%,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1218輛,同比增長53.1%,汽車出口達129472輛,同比增長32.3%。1-8月,奇瑞共銷售172.7萬輛車,同比增長14.5%。
不僅連續4個月出口突破10萬輛,還創造了單月出口新紀錄,持續保持中國汽車出口第一。
2025年,奇瑞與華為鴻蒙智行合作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智界新R7大火,奇瑞則靠技術創新漸漸扭轉了“低端、劣質”口碑,在中高端汽車品牌路上闖出一片天地。
考慮到比亞迪、吉利已經雙雙打入全球前十大車企。奇瑞很可能成為中國第三家,銷量沖上全球前十的中國車企。
伴隨著銷量的暴增,奇瑞業績也隨之改善。
奇瑞最新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從926.18億元攀升至2698.97億元,凈利潤從58.06億元增長至143.34億元;2025年一季度延續增長勢頭,實現營收682.23億元、凈利潤47.26億元;前不久,奇瑞以596.939億美元(約合當時的4268.77億元人民幣)的營收業績,繼續入榜《世界500強》。
可以看出,盈利能力與規模效應,將是這次奇瑞IPO成功的最大底氣。
對于奇瑞而言,此次通過聆訊,將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不僅意味著距離港股掛牌僅一步之遙,更標志著其通過持續的合規化改革與財務優化,初步解決了長期制約資本化的股權、治理等歷史遺留問題,為后續融資鋪路。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新能源汽車最卷的市場,比亞迪、吉利、長城以及“蔚小理”等新勢力都在資本市場擁有充足彈藥,奇瑞在獲得了資本市場的力量后,將擁有更充足的底氣去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同時港交所IPO還會吸引大量國際媒體和投資者的關注,本身就是一次強大的品牌宣傳,能直接助推其海外市場的銷售。
總的來說,IPO成功意味著奇瑞將成為一家資金雄厚、治理規范、品牌國際化、全面擁抱新能源科技的全球性公司,這為其在下一個十年的競爭中獲取了至關重要的“入場券”和“彈藥”,將助力其成為真正的世界級汽車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