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江西商報記者從2025第十三屆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大賽將于9月15日至26日在江西11地展開,九江廬山站將作為首站拉開帷幕,隨后賽事將陸續在九江永修、南昌灣里、宜春銅鼓等10地舉辦,11個賽段均為國際自行車聯盟亞洲巡回賽(UCI 2.2級)。
22支參賽隊伍全部為職業隊
據了解,今年環鄱賽的十一個分賽站為:九江廬山站(9月15日)、九江永修站(9月16日)、南昌灣里站(9月17日)、宜春銅鼓站(9月18日)、萍鄉蓮花站(9月19日)、新余仙女湖站(9月20日)、撫州資溪站(9月22日)、撫州廣昌站(9月23日)、吉安泰和站(9月24日)、贛州安遠站(9月25日)、贛州上猶站(9月26日),所有賽段均為國際自行車聯盟亞洲巡回賽(UCI 2.2級)。大賽總里程3027.3公里,其中比賽距離1061.3公里,轉場距離1966公里。11個賽站共設置25個途中沖刺點、12個爬坡點。參賽隊伍22支,參賽選手及領隊、教練員220人左右,全部由職業隊、洲際隊和國家隊組成,共有來自33個國家及港、臺地區的選手參賽。賽事設置個人總成績冠軍、沖刺總成績冠軍、登山總成績冠軍、最佳青年運動員、大中華總成績冠軍等個人獎項以及團體積分獎項,賽事獎金達70萬元。
賽事實現歷史性突破
實現體旅文商融合發展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省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金紫薇揭曉了賽事三大亮點。其一,賽事實現歷史性突破,11個賽段全獲國際自行車聯盟(UCI)認證,納入國際自盟亞洲巡回賽序列,每個賽段都能為選手提供UCI積分;其二,非洲盧旺達“五月之星”車隊首次參賽,彰顯賽事國際影響力提升,也是江西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務實行動;其三,構建“賽站聯動、全齡參與、貫穿始終”的全維度活動體系,包含57項群眾活動,覆蓋多領域,推動自行車運動普及。
談及賽事綜合價值與未來使命,金紫薇表示,環鄱賽已成為展示江西發展成就、推動體育事業、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未來將持續做好高質量發展、體旅文商融合等方面的示范。
推進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
在“全民參與”這一目標落地方面,賽事組委會在賽事策劃執行過程中抓住了“三個精準”:第一,精準策劃。構建“賽站聯動、全齡參與、貫穿始終”的活動體系,在各賽站設置了各具特色的體育配套活動,形成了多層次、全覆蓋的全民賽事新格局;第二,精準聯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政府主導、市場運營、地方參與”的賽事運行機制,精準把握環鄱賽特點,針對各關鍵環節,加強統籌協調,優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賽事安全保障體系;第三,精準賦能。充分發揮環鄱賽的綜合效益,深化推進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將賽事的流量,精準轉化為對江西文旅的關注度、向往度和消費力,讓澎湃的體育動能,有效賦能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的體育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
一場全民參與的體育嘉年華
在回答“作為今年環鄱賽首站,廬山站比賽有哪些特色和亮點”這一問題時,廬山市政府副市長張毅蕾表示,本屆大賽廬山站將通過三大維度打造國際一流體育盛會。一是展現賽道奇觀。賽道設計以“山水畫卷”為理念,串聯核心節點,實現“一步一景,一騎一史”的獨特體驗。二是升級服務保障。圍繞“安全、專業、舒適”三大目標,組織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調交通、醫療、安保等各方面資源,確保賽事的順利進行。三是舉辦文體旅融合嘉年華。以開幕式為核心引擎,構建“1+3”活動體系:以9月14日的開幕式晚會為核心亮點;同步配套騎游、文化體驗、自行車互動挑戰三大主題活動,共同編織一場全民參與的體育嘉年華。(文/記者 張宇)
(來源:江西商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