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一位中年男人在李鴻章的府邸前長跪不起,哭喊著求見李中堂一面。可是無論他哭得多么撕心裂肺,中堂大人家的大門就是沒有打開。
![]()
權傾朝野的李中堂自然在里面,也聽到了門外男人聲嘶力竭的哭喊,可是真至男人的聲音變得沙啞,李鴻章也沒有要出去見他的意思。
男人見哭喊沒有用,便拖著滲血的膝蓋開始敲打府邸大門,每一聲敲門,都敲得李鴻章的心頭一震。
他不是不想見,而是不敢見!
因此當時的琉球王國,猶如狂風巨浪中即將傾覆的孤舟,已經岌岌可危了。而門外哭天喊地的男人,正是琉球王國的使臣:林世功。
孤獨的求援
“琉球”這個名字其實是明太祖朱元璋給取的,從那時起,歷代琉球國王都會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確定君臣關系。
![]()
明朝時期,還有大量內地移民來到琉球王國,為當地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中華文化。中國對琉球王國的藩屬關系,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
五百多年里的時間,琉球王一直國使用中國年號,官方文書和歷史記載等都是使用漢字。為了表達自己的“仰慕之心”,琉球國王的宮殿都是面向西邊的中國。
![]()
而那位在李中堂府邸前求見的琉球使臣林世功,更是一位十分精通漢學的杰出文化人士。他先后七次渡海來到福州,把大陸很多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帶回琉球。
特別是福州的先進造船技術,林世功把它帶回琉球后,更是為這個島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
可是,明治維新后的日本也開始對這個寧靜的琉球王國開始虎視眈眈了!1879年,這一年日本趁著大清忙著應付西北新疆戰事時,把它的魔爪正式伸向了美麗的琉球王國。
國王尚泰、世子尚典等琉球王室成員被日本人裹挾到東京軟禁,凡有不服從者都遭到了日本的血腥鎮壓。
![]()
隨后日本“廢琉置縣”,將琉球改名為“沖繩縣”。
其實早在1876年,國王尚泰就已經預感到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便派林世功再次回到福州,向清廷求援。
林世功率團出發前,為了以防萬一,便把記載了琉球歷史文化的珍貴史料《歷代寶案》《中山世譜》藏進了樟木箱子里,然后讓幾個信任的漁民趁夜色運到了渡名喜島上保存。
可是當林世功來到清廷求援后,卻發現晚清政府態度十分消極,只表示會和日本進行磋商,根本就沒有出兵保護琉球的意思。
其實此時清廷自己都自顧不暇,左宗堂出征新疆的軍費,都還是他老人家自己找洋人銀行借的,清廷和各省總共才湊了500萬兩軍費,不到軍費總需求的十分之一。
所以,清廷認為自己沒有余力保護琉球王國,同時也覺得這么一個偏遠的群島,根本就沒有什么戰略價值。
![]()
果不其然,日本看到清廷的消極態度后更加囂張了!他們于1879年正式出兵吞并了琉球王國,林世功便成了琉球留在清廷的最后一任“亡國使臣”。
得知“亡國”的消息后,林世功并沒有放棄最后一線生機:他馬不停蹄地在清廷高級政府部門游走,極力哭訴求援。
從1879年10月到1880年11月,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林世功帶著隨從不斷到總理衙門和禮部請愿,希望清朝能出兵幫助琉球復國,并解救出琉球王室。
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后,他還在百官上朝必經的東華門蹲點守候,看到有大臣路過就跪下希望他們能幫自己說話。
![]()
時間一久,林世功的膝蓋都跪破了,鮮血滲出了褲子。有些心腸比較軟的官員實在過意不去,只得把他攙扶起來好言相勸:“不要哭出聲,如果讓日本人的細作聽到就不好了!”
他無奈又多次去求李鴻章,結果人家的大門都不開,只是派人勸他趕緊回福州去,朝廷自有打算。
絕望自刎
其實清廷在1895甲午戰爭中戰敗后,李鴻章就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這才是李鴻章“閉門謝客”的真正原因。
![]()
雖然《馬關條約》沒有明確規定琉球的歸屬條款,但此時的清廷海軍實力已無力對抗日本海軍。林世功從朝堂哭到李鴻章府邸,嗓子喊啞了也沒有用,李鴻章自知理虧就是不見。
清政府當時在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的斡旋下,和日本進行琉球的秘密外交會談,但結果對清廷很不利。
日本人想出了一個"分島改約案",他們只同意把琉球南部的先島群島給中國,作為交換,中國必須給予日本“最惠國待遇”。
換句話說,日本等于是搶了別人的全部東西,然后再拿出一小部分,再從我們這里換到更多的好處。
林世功聽到有關《分島改約案》的一些內容后,他感到十分恥辱!反對這一分割琉球的方案,他認為如果不能恢復琉球全境,自己就是在“茍且偷生”。
可是在四處請愿屢屢碰壁后,林世功也徹底絕望了!1880年11月20日,他無奈拔劍自刎。在自刎前,他還留血書:“琉球不可亡” !
![]()
他想以死來表達對日本侵略的強烈憤怒,同時也表達自己對宗主國清廷的極大失望。可是在他死后的第二天,清廷就和日本草簽了《分島改約案》的協定。
但隨著林世功的死訊迅速傳開,清朝廷內部反對《分島改約案》的聲音也高漲了,最后清廷迫于壓力放棄正式簽署這一條約。
為了撫慰人心,清廷“遂賜銀二百兩”,將林世功葬于通州張家灣。那里有一個琉球國的專用墓地,葬著清朝時期來華的琉球政界和學界14位有識之士,林世功也算是“魂歸故里”了。
后來沖繩縣長玉城丹尼訪問中國時,還特意去到那里祭拜。
歷史功績
林世功用自己的生命保存下來的《歷代寶案》等書籍,二戰時期被他的后人埋在番薯地里,成功守護了琉球王國的歷史文脈。
可是琉球在被日本搶奪后,大量日本移民開始來到這片土地定居。而在琉球原住民的內心深處,他們依然能熟知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二戰沖繩島戰役期間,殘暴的日軍還向琉球居民發布了“玉碎令”,強迫20多萬琉球居民集體自殺。現在,琉球島有人口140萬人,但是作為原住民的琉球人卻僅僅只有十萬。
![]()
最后奉上“琉球烈士”林世功親筆寫的絕命詩,字里行間,無不映射出他的無奈與不屈:
“古來忠孝幾人全,憂國思家已五年。一死猶期存社稷,高堂專賴弟兄賢。
廿年定省半違親,自認乾坤一罪人。老淚憶兒雙白發,又聞噩耗更傷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