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賺錢不容易,本以為這只是普通老百姓的窘境,沒想到企業家也開始大倒苦水了。
近日,一位小米代工廠老板發聲吐槽,稱自己年營業額超百億卻不賺錢,讓網友大跌眼鏡。
這個朋友圈是這么說的——
昨天一個朋友在國內做白電的來英國出差,倒了一通苦水。一年營業額 100 多個億的,說不賺錢,他說年營業額超千億的才能賺錢,行業排前三四名的可以,中小企業很難,所以就業才不好,國內大企業都不招人了,都在裁員,現在也就華為還在招人。
他平均給每個員工每月交1500元社保,6000 人的企業,感到壓力很大。一個 17 歲員工,晚上打游戲不睡覺,白天猝死在崗位上,他賠了 160 萬,政府把社會責任都壓到企業身上,企業壓力非常大。他也給小米代工,小米給的價格幾乎沒利潤,就是走個量。
![]()
這位老板還表示中國企業想發展已經很難了,不但資本積累很難完成,搞不好以前賺的錢搞不好都要吐出去,大家只能賣苦力,看不到希望,他花了兩個億港幣給孩子建了個信托。他說宗慶后是對的,哪天死了,那些廠房設備還有庫存應收賬款,很難變現的。
他說,宗慶后動手早,哇哈哈早年大批采購國外設備,在香港設立公司,低買高賣,在國外花 1 塊錢買的設備,賣給哇哈哈5塊,利潤都截流在香港了。
![]()
不過普通打工人顯然是難以和大老板共情的。有網友認為既然營業額百億都不賺錢,完全可以不做去打工。“只要沒主動關門,就是賺錢的”。
![]()
還有網友認為這位老板太冷血了,一口一句員工是在崗位上打游戲猝死的,卻絲毫不提加班的事情。
再者這位老板花了2億給孩子做了信托,雖說財力不如宗慶后,但都能拿出兩個億的小目標給孩子設立信托,財力不言而喻,居然還在這和普通人哭窮,難怪大家無法共情了。
當然,也有人從客觀角度分析了現在生意確實不好做,并舉了個例子——
ABC均是零售小業者,人數有上億人,A買B的衣服,B買C的電器,C買A的鞋子,可以經濟循環都有錢賺。后來ABC 發現美國電商D供應物品多且價低,最后所有的錢都進了D(但D太有錢了無法深度消費),沒有任何錢再流入ABC,使ABC被迫改行進入其他行業讓各行業內卷賺錢難,電商全國低價競拍式的模式迫使企業利潤微薄,只能降低員工工資或裁員。
![]()
只能說生意確實不好做,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億營收老板的 “苦”,終究與為生計奔波的普通人不同。網友不共情,恰是因為其 2 億信托與 “不賺錢” 的矛盾,以及對員工猝死輕描淡寫的態度。生意難做是共識,但企業承壓時更應兼顧責任,而非單純抱怨,否則只會加劇與大眾的隔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