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趵突泉公園內有座白雪樓,每年玉蘭花開之時,拍照打卡的人絡繹不絕,濟南八景之一曾有鮑山腳下白雪樓之鮑山白雪。
![]()
白雪樓之所以是濟南的名樓,蓋因它與寒門小人物成功逆襲,鯉魚躍龍門的典型人物,濟南名士李攀龍有關。
李攀龍,號滄溟,名氣很大,膽子卻很小。他是濟南歷城人,嘉靖二十三年被賜同進士出身,歷官刑部廣東司主事、員外郎、刑部山西司郎中、順德知府、陜西按察司提學副使、浙江按察司副使、浙江布政使司左參政、河南按察使等。
![]()
李攀龍是大明朝著名文學家,著有《滄溟集》《古今詩刪》等,為“后七子”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
李攀龍這么厲害的人物,出身應該是個官宦或書香世家吧,最不濟也應該是個殷實人家,那你可大錯特錯了,李攀龍祖上三代都沒有文學的細胞,爺爺是個賭徒,老爹更是不學無術,酗酒無度,李攀龍九歲的時候就只能靠母親紡織縫補生活,妥妥的破落戶。按說這樣的家庭,李攀龍出頭無望啊,誰知道李攀龍卻能夠學有所成,成功逆襲,成了人人羨慕的大官,文學家。
![]()
李攀龍或許是家庭的原因,但卻是個膽小如鼠的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因為渭河流域的一場8級大地震(史料記載死亡83萬人),以心臟病為由,嚇得辭官回了濟南。
回到故鄉(xiāng)的李攀龍,或許是心中不安,杜門謝客,開始了隱居生活,在鮑山腳下建了一座白雪樓,蓋取宋玉“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之義。
![]()
鮑山畢竟距離繁華的城市太遠,后來又于大明湖南岸百花洲中筑樓,人稱“湖上白雪樓”,樓四面環(huán)水,登樓須坐船。鮑山的白雪樓已經了無蹤跡,百花洲的白雪樓,今已復建。
![]()
后人為了紀念李攀龍,在趵突泉公園也建了一座白雪樓,樓內設李攀龍紀念館,也成了后世紀念一代宗工巨匠的去處。
![]()
李攀龍在濟南隱居十年,成了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時期,此間的詩文占據(jù)了《滄溟集》的一大半。其中尤以吟詠濟南湖光山色的成就最高。其代表作有《白雪樓》《與轉運諸公登華不注絕頂》《青蘿館二首》《抄秋同右史南山眺望》《酬張轉運龍洞之作》以及《挽王中丞八首》等。
李攀龍死后葬在了馬鞍山東麓,也有人說藥山附近,現(xiàn)在已經無蹤可尋,曾經有一李攀龍墓的舊照片,可見墓前有3通石碑及石獅、石馬、石人、石柱等,規(guī)模也不小。
![]()
李攀龍雖然在當時可謂是聲名遠揚之人,不僅生前的家庭狀況不好,他死后家庭也是很快沒落,甚至他的小妾只能靠賣包子度日,所以他的墓至今難以找尋也是情理之中了。
窮屌絲逆襲,一代巨匠,后七子之首的李攀龍,如今只能在趵突泉畔的白雪樓還能找尋他些許的故事和蹤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