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轟20遲遲不出來,驚雷1的出現,意味著美本土不再安全
驚雷-1”導彈的命名本身具有深遠意義。中國此前已有“紅旗”、“巨浪”、“東風”、“鷹擊”、“空地”等導彈系列,而為其單獨取名為“驚雷”,足以說明這款導彈的前無古人特性。
它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首款空射彈道導彈,正如詩句“于無聲處聽驚雷”所描繪的,它將帶給全球各國極大的威懾性。
從技術角度看來,開發空射彈道導彈面臨著巨大挑戰。轟炸機再大,其載重能力也不可能比得過地面發射車。遠程彈道導彈的體積本來就不小,要在保證射程的同時將體積縮小到適合飛機掛載,是最核心的技術難題。
此外,導彈還需要在高速飛行的狀態下與戰機安全分離,并在移動狀態中精確命中目標,這些都是需要突破的重大技術障礙。
驚雷-1導彈的亮相也解釋了為什么中國的隱形戰略轟炸機轟-20遲遲沒有露面。
與美軍的戰略轟炸理念不同,中國選擇了一條不同于B-2的轟炸路線。B-2依賴其強大的隱身能力深入敵方領土實施縱深打擊,但它的速度慢,一旦被先進雷達系統和防空導彈發現,很容易被擊落。
B-2每次出動都需要F-22、F-35護航,耗時費力。
而中國的解決方案是:轟-6N轟炸機本身具有至少3500公里的作戰半徑,經過空中加油后還能大幅擴展到5000公里;加上驚雷-1導彈高達8000公里的射程,使總打擊距離最少達到10000公里以上。
這意味著轟-6N無需前出至敵方腹地,即可對全球范圍的關鍵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這種組合帶來的戰略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轟-6N攜帶驚雷-1的打擊范圍覆蓋了西伯利亞、印度洋、太平洋和澳大利亞一線,能夠將美國封鎖中國的第二和第三島鏈都納入攻擊半徑,覆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所有重要軍事基地,如夏威夷、關島和迪戈加西亞。
更重要的是,如果轟6N前出到西太平洋,這里處于我軍防空系統的防護范圍之內,就可以直接覆蓋美國本土全境。這使得美國本土不再處于絕對安全之中。
中國選擇發展驚雷-1空射導彈可不是僅僅等待轟-20,而是體現出了,中國在遠程打擊上,已經跳脫了美軍的思維,走出了新的路線。
這類似于人們對殲-20沒有機炮的批評——實際上,有了超遠程空空導彈能夠一發擊落敵機,就不再需要傳統的狗斗能力。
同樣,有了驚雷-1導彈,轟-6N可以在自己的防空體系內發射導彈打擊敵方本土,而不需要冒險前出到敵方區域。這種“不對稱優勢”正是中國戰略智慧的表現。
而且驚雷-1的戰斗部也可以使用常規彈頭,這樣在常規作戰中,我們也可以對美本土的戰略價值目標進行打擊,這對于美軍來說,你想想,美軍會不會絕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