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工業AI“時序驅動”新時代
文 | 華又新
從工業自動化切入工業智能化,對首個工業流程領域時序大模型TPT進行升級,加上商業模式升級,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中控技術再次蝶變進化。
這家工業AI的破局者,踏上了一條艱難而又極富潛力的道路。
【01再進化】
AGI浪潮席卷全球。
OpenAI勢如破竹,推出ChatGPT世人矚目,大洋彼岸,DeepSeek又另辟蹊徑,用低成本+完全開源讓大模型飛入千家萬戶。
如今,大語言模型(LLM)以其卓越的語義理解和內容生成能力,在文本創作、代碼編程等商業領域大放異彩。
然而,當AI進入工業腹地,諸如石化、能源、制藥等生產環節,大模型就顯得有些水土不服。其應用被嚴格限制在知識問答、輔助編程或文檔編寫等邊緣環節,難以覆蓋生產控制的核心區域。
這是一道無形的“壁壘”,而中控技術就是要打破這一割裂的局面。
8月28日,中控技術發布時間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全新升級版TPT2,推動工業AI進入“時序驅動”新時代。
相比Toc端的大模型,工業AI的競爭不單要拼算力,更取決于對工業的理解能力。
作為全球首款流程工業時序大模型TPT的升級產品,TPT 2真正打通從技術突破到產業價值的“最后一公里”,讓工業AI真正成為工廠自主運行的核心“大腦”。
但為什么是中控技術?
其一,歷經三十多年的沉淀,中控技術在流程工業50多個細分行業服務3.7萬多家客戶,積累超1億I/O點數的千廠機理知識,累計高達100EB的數據資源。
比如,石化裂解反應的溫度窗口、化工精餾塔的回流比等等,不僅“能看見數據”,更“能讀懂工藝”,避免陷入“AI幻覺”的陷阱。
其二,中控技術對Transformer算法架構進行進一步改進優化,采用MoE混合專家模型。使其既能深度挖掘工業多維數據中的內在關系,又能理解自然語言需求,實現“數據+指令”的智能協同。
正是基于中控技術“懂語言、懂數據、更懂工業” 的全棧能力,TPT成為唯一將工業控制系統根基、海量實時數據、行業專業知識與工程實踐、工業安全要求的融為一體的解決方案。
不僅產品迭代,TPT 2還更加好用,更加便捷。過往的工業軟件需要專業人員編寫代碼、調試參數,普通員工望而卻步,中小工廠避而遠之。
而TPT 2借鑒語言大模型的易用性優勢,員工無需學習代碼,僅用日常工作語言描述問題,即獲取可部署的解決方案。
![]()
譬如,“乙烯塔溫度波動大,操作頻次高,如何優化控制方案”,TPT2便能自動完成問題拆解-調用匹配模型-輸出可直接上手的操作方案。最后,將方案導入控制系統,根據實時工藝參數微調,不用人工守著設備試錯。
實現“一句話解決切實問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當前,TPT2已經真正落地并產生經濟利益,蘭州石化通過對乙烯裝置進行優化,單爐年凈收益可超三百萬元;在萬華化學全廠級應用的年增效益可達數千萬元級別。
流程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柱產業,而TPT2再次鞏固了中控技術“工業AI領導者”的地位。
【02再創新】
為破解AI在工業流程領域的水土不服,中控技術創造性打造了“1+2+N”工業AI驅動的企業智能運行新架構。并迅速成為工業AI轉型的新范式。
![]()
其中,“1”代表1個工廠操作系統,可以實現統一的工業數據集成,為工業AI奠定強大的數據基座;
“2”代表兩個核心大模型——聚焦生產過程自動化的時間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以及聚焦企業運營自動化的超圖大模型HGT(Hyper Graph Transformer);
“N”則代表覆蓋工業全場景的多種 Agents/APPs,面對垂直場景深入發揮特長,在“協同作戰”中實現技術價值的共享和延伸。
而且,這一構架以四大數據基座——運行數據基座 DCS、設備數據基座 PRIDE、質量數據基座 Q-Lab 和模擬數據基座 APEX為基礎,可以為大模型提供充足而又精確的“數據養料”。
中國工控網統計,2024年度,這一新架構的核心子系統市場占有率再創新高,其中智能自主運行系統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21.8%,安全優先系統8.5%,節能低碳系統5.8%,生產運營系統14.8%,均居國內第一名。
當前,石化、化工、油氣、白酒、電力、醫藥等等都能看到“1+2+N”智能架構的身影。
中石油塔里木120萬噸/年二期乙烯項目中,中控技術首次在石化項目中引入Nyx通用控制系統和APL技術,成為“1+2+N”新架構的一次重要實踐;
湖北興發集團攜手中控技術實現了27家子企業工業軟件全面訂閱制,依托“1+2+N”新架構,旗下興晨科技將重復性工作的頻率降至最低,平均每月一鍵進料程序使用次數達1198次,操作頻次降低90%以上,相比改造之前,預計產品年產能提升100%。
金海千億級氟硅新材料項目總投資300億元,也是中控首個Nyx+自主運行+TPT 的標桿項目,也是公司最大的Nyx項目(近4萬點)。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各工藝裝置長周期自主優化運行和生產系統“無人”作業,實現廢水、廢氣、廢渣“零排放”,將是國際一流的智能化工廠和國家級綠色工廠。
TPT問世一年以來,已在石化、煤化工、氯堿、熱電等行業成功落地超110個項目,同時挖掘了油氣、白酒等新行業,有望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
與此同時,中控技術還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再創新,創造了PlantMate——5S店+ S2B線上平臺+會員訂閱制模式,讓AI快速賦能工業。
截至上半年末,中控已在全球開設200家5S店,其中157家為合伙5S店;S2B 業務,上半年重點提升國央企服務能力,通過深化線上+線下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加大物流網絡建設,聯動高質量服務客戶。
此外,公司還推出工業軟件訂閱制/年費制模式,不僅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潛力,更打下了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基礎,為AI技術變現提供動能。
信匯材料就是首個采用中控會員訂閱制模式的企業,借助企業運營軟件的全方位覆蓋、按需服務的優勢,確保該公司“數字卓越運營”戰略的長期價值和深遠意義。
既有技術創新、架構創新又有模式創新,中控技術讓AI不再成為空中樓閣,而是真正賦能工業各領域。
【03再跨越】
人形機器人被看做AI+精密制造的黃金賽道。
基于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深厚積累,中控技術順勢入局。不同于宇樹科技、優必選、特斯拉等企業,中控技術依然聚焦工業領域。
2024年,公司發布“領航者1號”和“領航者2號NAVIAI”,以及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Plantbot”,并已經賦能多個客戶。
![]()
今年上半年,機器人業務實現收入超1億元,新簽訂單2億元,已超2024年全年業績。
而且,與其他機器人創業企業相比,中控技術早已實現落地。公司和深度合作伙伴沙特阿美持續升級,達成智能巡檢機器人Aramcobot合作,獲得其AMR智能機器人項目大單。
今年8 月,中控和沙特阿美聯合推出新一代智能巡檢機器人ARAMCOBOT GEN2,并在沙特阿美展開部署,四足機器狗、輪式機器人及無人機形成的立體巡檢與物流網絡,廣泛應用于石化、精細化工、電子制造等復雜場景。
![]()
沙特阿美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全球最賺錢公司,贏得世界頂級巨頭認可,體現了中控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深厚實力,為機器人業務的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今年以來,公司還中標廣東白云科技黑燈物流機器人系統、特變電工超特高壓智能物流系統,在中石化鎮海煉化罐區交付了全行業首個飛梭機器人巡檢。
中控技術還借助資本紐帶,投資入股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為其第一大股東。這讓公司具備了深厚的產研基因,既能深入研究AI技術,又能結合工業場景需求,實現人形機器人核心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并洞悉新業務、新技術,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8.3億元,歸母凈利潤3.54億元。拆解中報,公司創新業務已經開始貢獻業績,TPT全面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實現收入1.17億元;機器人業務收入1.1億元,繼續高速發展;軟件訂閱業務已簽約938家客戶,收入0.6億元,三者合計占比已超7.5%.。
從DCS(集散控制系統)、SIS(安全儀表系統)等領域的絕對領頭羊,到AI+工業的全球引領者,再到人形機器人率先商業化的先行者,“All in AI”的中控技術在智能制造時代再度騰飛。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