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好消息:暑期檔爆人了。壞消息:內娛沒有被邀請。
九三閱兵轉發微博下,耽改6.0《逆愛》的雙男主梓渝、田栩寧均達到300多萬贊,對老頂流肖戰形成夾擊之勢。粉絲長情能打的成毅和劇集接連熱播的劉宇寧,更只能敬陪末座。
![]()
這是已進入“地下”的耽改界,再看處于“下沉”市場的短國。男頂流今夏易主,古裝出彩的陳添祥殺入紅果演員榜前三,參與線下活動也場面火爆,帶起一陣關于短國00生的大討論。
反觀內娛,以往總是有人“飛升”的暑期檔,今年的關鍵詞是“洗牌”。一面是95生花的內部迭代,早早起跑的一批或輿論翻車、或主攻電影圈,為新面孔騰出了位置。一面是00生花對95生花形成沖擊,00后開始全面在劇集中擔當主角,愛優騰的暑期檔重點劇《定風波》《獻魚》《十二封信》更是雙00后配置。
但這種洗牌更多體現在新人對平臺資源的承接上,想要群眾也跟著買賬,并沒有那么容易。普遍的體感是,一些舊人確實有掉隊之虞,卻也沒見新人怎么彎道超車。
尤其是,當待爆變得越來越易于預測,群眾連跟著“買股”起哄的熱情都少了幾分。不知不覺“待爆生”已經換了一茬,但他們的爆,似乎比上一茬更遙遙無期。
二代“待爆”登場
以張凌赫、陳哲遠、張晚意、鄧為等為代表的初代待爆們,盡管乍一看也很天龍人,但其格局仍是由具體的內容奠定的,即“耽改101”與雄競劇。出于對這兩類劇集造星效果的信任,內娛好事者拉出了最初的“待爆帝”名單。
而如今的二代待爆們——現在是連“帝”也不封了,也不再與哪類具體內容掛鉤,全憑不斷的刷臉、進組、做流量花“贅婿”,或者是有明晃晃的平臺背景、公司背景。
今夏連上三部劇的丞磊就很典型。2022年,他在短劇《虛顏》中嶄露頭角,被愛奇藝控股經紀公司超級向上收歸旗下,迅速送入郭敬明的《云之羽》劇組演男二,2023年便成功憑借該劇出圈。
之后丞磊就一路演上了二番男主,可以說是保送的曝光量。除近期消耗完的《錦月如歌》《與晉長安》《足跡》,目前丞磊還有一部搭檔王楚然的漫改古偶《成何體統》已拍待播——當然,還是愛奇藝自家IP。
![]()
唯一不典型、不常規的可能就是丞磊的年齡。1993年出生的他,2018年才由網大入行,與許多同齡小生都存在事業上的時間差,屬于二代待爆中的高齡選手。
這種事業上的時間差,由于童星向流量過度越發常態化,越往后越普遍存在。95生中的吳磊,00生中的易烊千璽,都是在熱錢時代就有了姓名,如今已打入電影圈。疫情后才入行或者才轉型演員的95生與00生,則構成了二代待爆的主體。
新晉鵝太子周翊然(2000),與因主演恒星引力新劇《古樂風華錄》而備受關注的陳鑫海(2001)有些撞臉,事業路徑也有一定相似。前者是養成系偶像轉型演員,電影和大劇配角都演了不少,2023年擔任主角的分賬現偶《當我飛奔向你》小爆。后者則是2020年參加選秀《少年之名》出道,2023年憑借分賬現偶《最食人間煙火色》進入觀眾視野。
與二人同款的還有周柯宇(2002),在《創造營2021》獲得過出道位,秀人標簽要更重一些。由于男團期間的粉絲積累與經紀公司嘉行,周柯宇基本越過了演小成本分賬劇的階段,在《以愛為營》《念無雙》中刷臉后,就獲得了現偶男主劇《狙擊蝴蝶》。
![]()
左起:周翊然、陳鑫海、周柯宇
類似情況還有《青春有你3》出來的常華森(1997)。由于選秀人氣的積累,常華森2021年就在《天官賜福》真人版中獲得男三風師一角。然因耽改被禁飛升受阻,2023年底他才在《一念關山》中吃到了CP紅利。2024-2025年,常華森開始在各路話題古偶中頻頻刷臉,包括《柳舟記》《白月梵星》《暗河傳》。
內娛進入20年代,轉型做演員的除了偶像還多了網紅。敖瑞鵬(1995)與陳鶴一(2000)都屬網紅MCN公司嘉尚傳媒。根據網友考古,常華森、田栩寧、王弘毅(1999)之前也在這家公司。
當然,王弘毅主要還是以“星蓮太子”身份為人所知(星蓮影視,拍過《長相思》)。他既是《長相思》雄競局的第四人也是新版楊康,如今也已上岸開演二番男主——《三線謎回》《月明千里》。
另一位“公司太子”是飛寶傳媒的陳靖可(1997),有獨特的“人夫感”標簽,戲路是現偶正劇雙修,被吃瓜群眾關注主要是因為出演了PO文改編的《遇人不熟》與虞書欣新劇《燦如繁星》。
除了“平臺太子”和“公司太子”,大IP造星也能幫我們輕松識別“待爆”。張康樂(2001)首次收獲關注是因為在《藏海花》中出演“張起靈”。何與(1996)在2021-2022年主要活躍于分賬現偶,后因出演新版“李逍遙”受到關注,戲路短暫轉向男頻,近期又回到女頻,在《雙軌》《百花殺》中接連贅上虞書欣、孟子義兩位當紅95花。
![]()
同丑不同命
縱然盤點得百花齊放,二代待爆也逃不過“一聲待爆,一生待爆”的命運。先是存貨路透炒得歡,仔細一看戲都還沒播,熱度全靠空手套白狼。繼而播劇時期待值被前面的操作拉太高,導致就算播劇成績還不壞,只要未能呈刷屏屠版之勢,也會被判定為未爆。
群眾中的明眼人一早總結出來,真爆都是空降,哪還用得著待爆。只是,今年內娛并未等到新的“王鶴棣”、“魏大勛”、甚至“李昀銳”,空降造星主要在雙男主與短劇中兩開花。
年初的青春劇《歸棹》令主演馬柏全、張康樂雙雙更進一步。馬伯全童星出身,此前已經在《熟年》等一系列高分都市劇中露臉,在2024年《春色寄情人》中出演的少年男主張力獲贊,《歸棹》則為其補齊流量短板,自此成為05生前瞻的常駐選手。
而張康樂正如上文所說,原本走的是大IP造星的路子,《藏海花》播出前后在《錦月如歌》《十萬狂花入夢來》《冰湖重生》等古偶劇組老老實實地刷臉,沒想到憑借《歸棹》提前完成了從新人到小流量的跨越。
![]()
左:張康樂,右:馬柏全
但或許因為《歸棹》本身并無知名耽美小說打底、影響力不足,或許因為二人前期一直聽勸合體、沒有經過腥風血雨的虐粉提純,該作雖被奉為耽改5.0,但垂直多過大眾,很不出圈。
相對來說,暑期檔的《逆愛》既是環大陸上映,又是柴雞蛋重出江湖之作,宛若平地起驚雷,再現純正耽改造星盛況。主演田栩寧(1997)、梓渝(2002)兩個此前混跡于短劇、真人影游、綜藝NPC的糊糊,一夜之間就收獲了頂流體驗卡。
除了劇中的人設與名場面加持,田、梓二人自身也是真給力,嫂子、孩子短短一兩個月間舊料新料不斷。如此八百倍速進行粉圈拉練,能留下的都是鐵血真戰士,牟足了勁兒要與全世界對抗,證明自己的愛拿的出手、自己的哥哥拿的出手。
5.0是大方拍雙人雜志,6.0是各自猛猛拍,將彼此當作對家較勁,猛卷銷量、億級對轟。真真是一種類型內容,兩種造星生態。
![]()
左:田栩寧,右:梓渝
相對于耽改6.0的橫空出世,短劇這邊算是水到渠成。年初上演了柯淳(2000)一夜之間空降熱搜、話題不斷,為這一整年的短劇造星奠定基調。而經過這大半年,柯淳已經完成了拍雜志、接商務、錄綜藝、演長劇的N級跳,短國星途也越發的五臟俱全。
一方面,短國頭部迭代迅速,大半年時間“一哥”“一姐”就換過幾輪。許多95后已熬得顯出疲態,或者令觀眾審美疲勞,00后開始登場改朝換代。
春節檔不僅《好一個乖乖女》的柯淳是00后,口碑姐狗劇《江南時節》的男主吳添豪亦是2001年出生的北電科班生。而在短男大多hold不住古裝頭套的情況下,2002年出生的陳添祥憑借古裝扮相彎道超車,又有與釣系美女岳雨婷的人氣CP在手,以半年播劇超20部的節奏跑成“短古一”。
另一方面,隨著短劇破圈、用戶多樣,短國造星也出現更多形態。有的一夜躥紅,有的穩穩走量,如今甚至也出現了買股待爆。比如從長劇下沉而來、自帶內娛粉與內娛玩法的張翅(2001)。參演《十八歲太奶》系列、又獲得與“太奶”李柯以定制劇《夫人她專治不服》,人氣穩定拔升中的聽花島新人王培延(2001)。
![]()
左起:陳添祥、張翅、吳添豪、王培延
造星的關鍵是?
吃瓜群眾總嫌棄平臺太子丑、公司太子呆,總之就是看資源咖不順眼。然而和耽改頂流、短國一哥們拉在一處比一比,論顏值論演技,硬糖君真覺半斤八兩。說句刻薄話:同丑不同命。
為何會出現如此區別?
![]()
首先是內容本身的關注度。耽改獵奇、稀缺、禁忌,天然引人關注,沒有人永遠為CP上當,卻永遠有沒吃過CP苦的圈外人被輻射到,形成增量。
短劇自不用多說,憑媒介優勢征服國人,紅果月活突破2億。雖說單看微博數據,短國紅人與內娛待爆們尚有20.8與208的區別,但誰的活粉更多、誰的觀眾盤更大,還真不好說。
現在的情況是,長劇在媒介與模式上被比出劣勢,時長更長、需要追劇、多平臺且付費制……內容上也正處于轉型陣痛期,裹足不前的、無效創新的,觀眾都再沒耐心買單。而二代待爆的基礎——平臺太子太女模式,既是眼前局面的果,又是眼前局面的因。
果在于,平臺自己造星,扶持新人并與之分約,是一種降本增效的方式。因則在于,平臺對這些新人催熟意圖明顯、手段又相對單一,不管合不合適都將人往古偶里塞,很多時候人與IP不是相互帶動,反而相互消耗。如初代待爆中的張晚意,靠正劇走紅,對表演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是那幾部流水線古偶,良幣光環應該還能維持更久一點。
而且二代待爆中,有不少系偶像、網紅出身,或是演分賬現偶被挖掘,與古裝并沒有那么適配,硬上只能為內娛“鼠系”、“小廝系”小生補貨。扮相既趕客,又無被大劇驗證過的觀眾盤,便形成了拿得到資源卻扛不起收視的尷尬處境,令網友對內娛又多一份怨懟。
![]()
造星從來都需要上下游的合力,連內容消費都越來越要求互動性,沒理由造星反而可以單向度了。耽改與短國至少現階段還能帶給群眾“民選”、“捧角兒”的快樂,內娛待爆模式卻越來越像是B端自嗨,C端興趣寥寥。
想當初,這一點其實是反過來的。“待爆帝”最初是論壇網友對一些藝人的吐槽稱呼,推舉待爆是某種游戲與自炒,發酵到全網后激發更多樂子人看熱鬧,還有紅人粉跟風下注。而如今這種買股被上游接管,一切都越來越沒有懸念。捧人爆人給群眾留出的參與空間不多,新鮮感與參與熱情自然也就流失了。
凝滯之中,又多了新的重大變量。9月2日,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對“廣電21條”的詳細解讀明確指出,壓縮涉案劇、現偶、古偶劇立項比例,倡導行業打造更多優秀的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作品。壓縮的三大劇種,都是流量小生的主攻領域。此后待爆們將流向何方,若演歷史名人或名著角色,想來又有一番熱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