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劉杰 編輯 | 魏曉
在非洲,傳音控股憑借一部“為非洲人量身定制”的功能機,打敗蘋果、三星,成為手機市場的無冕之王。它靠的不是炫酷的技術,而是極致的高性價比。
同樣的故事,正在衛生用品領域上演。
樂舒適憑借低價策略在非洲市場大殺四方,以嬰兒紙尿褲為例,其旗下的Softcare售價僅為8.87美分/片,比國際巨頭品牌寶潔和金佰利便宜約30%。
低價路線,造就了樂舒適非洲“紙尿褲之王”的稱號,資料顯示,其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多年穩居銷量第一。
以紙尿褲為例,2024年其市占率達到20.3% ——意味著非洲每五個嬰兒中,就有一個在使用樂舒適的產品。
這種滲透力,也撐起了樂舒適的高速增長,2022年至2024年,其實現營收分別為22.06億元、29.21億元、33.17億元。
如今,這家“紙尿褲非洲之王”正在籌備赴港IPO,試圖復制傳音的輝煌。
只是,與傳音一樣,站上銷量之巔的樂舒適,也面臨著同樣的追問:當市場格局趨于成熟,低價紅利還能走多遠?
靠低價在非洲站穩腳跟
樂舒適脫胎于森大集團,后者由沈延昌及楊艷娟夫妻合伙創辦。
沈延昌早年駐扎在非洲負責項目采購,在奔走于集市與工廠之間,逐漸積累一批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非洲客戶聽說他因瘧疾準備回國休養,便托他在中國采購一批20萬美元的貨物。這筆生意不僅解決了客戶的燃眉之急,也點燃了其創業激情。
回到廣州,他與妻子楊艷娟合伙創辦了森大集團,租下一間簡陋的民房,拉開了中非貿易的序幕。那時候的“公司”,不過是夫妻二人操持的“前店后宅”,做著“倒爺”的生意。
不過,隨著中非貿易的逐步活躍,越來越多的非洲商人學會了直接在中國找貨源,信息差逐漸消弭。沈延昌意識到,僅靠外貿出口已失靈,必須走出去,建立屬于自己的銷售網絡。
但當時,非洲市場渠道層層疊疊,近乎被印度企業把持,進入難度極大。沈延昌選擇了一條接地氣的“下沉”路徑:讓員工騎著摩托車、小貨車,深入到一個個村鎮、社區,尋找最基層的經銷商。
但正是這種近乎“游擊隊式”的拓展,讓樂舒適的銷售網絡扎進了非洲的毛細血管。到2025年,樂舒適已經在12個國家設立18個銷售分支,觸達80%以上的核心消費人群。
2013年前后,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傳統出口業務受到沖擊。彼時的樂舒適面臨新的抉擇:繼續做中間商,還是在非洲落地生根?其選擇了后者。
公司在非洲本地投資建廠、招聘工人,逐步形成了從生產到銷售的閉環。如今,樂舒適已經在非洲布局8個工廠、51條生產線,成為該地區工廠數量最多的衛生用品制造商。
經過十余年的打拼,樂舒適終于在非洲市場站穩了腳跟。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樂舒適實現營收分別為22.06億元、29.21億元、33.17億元和11.73億元,凈利潤方面,其分別實現1.27億元、4.59億元、6.94億元和2.26億元。
“僵尸”批發商、經銷商激增
樂舒適龐大的銷售網絡,正出現裂痕。
目前,其超過六成收入依賴批發商渠道,約三成來自經銷商。然而,這兩大渠道的活躍度正在下滑。
招股書披露,2025年前四個月,樂舒適年內不活躍批發商數量達到 572家,已超過2023年全年的 539家。受此影響,批發商總數從2024年的 2225家,降至2025年前四個月的 2132家。
所謂“不活躍”,指的是相關期間內未能帶來收入的合作商家,背后原因包括部分批發商停止營運、轉向其他業務,或轉為通過第三方間接小額采購。
同樣的情況也在經銷商端顯現。2025年前四個月,樂舒適年內不活躍經銷商數達99家,而2023年、2024年分別僅為14家和76家。
渠道活躍度的驟降,與樂舒適一貫寬松的合作政策密切相關。
樂舒適并未對批發商及經銷商設置最低采購額、庫存要求,大多數也沒有硬性的銷售目標。這種“低門檻、輕約束”的模式,確實讓樂舒適在非洲市場快速鋪開。
在非洲,紙尿褲市場整體滲透率仍然不高,消費者習慣處于培育期。樂舒適更看重“先進入、再深耕”,通過降低合作門檻,把產品鋪進更多城市與鄉鎮。同時,當地批發商與經銷商普遍規模有限、資金緊張,如果增加層層約束,反而會把潛在的渠道伙伴拒之門外。
然而,這把“輕約束”的雙刃劍,也正在切向樂舒適自身。
缺乏目標和規范,使渠道缺乏黏性與穩定性。隨著市場逐漸成熟、競爭加劇,這樣的模式很可能引發價格戰、服務水平參差、品牌形象受損,甚至讓樂舒適在溢價能力的建立上陷入困境。
帝國邊界之外的擴張硬仗
雖然,樂舒適的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在銷量上常年穩居第一,但若從收入維度來看,情況并不相同。
據資料顯示,2024年,樂舒適的收入份額僅為17.2%,與排名第一的國際品牌(20.7%)之間存在3.5個百分點差距。
差距的根源在于定價策略。樂舒適選擇低價路線,其嬰兒紙尿褲售價在 0.09–0.20美元/片,而跨國巨頭則定位高端,售價普遍在 0.18–0.25美元/片,幾乎是樂舒適的兩至三倍。
低價策略幫助樂舒適迅速占領了市場。但代價同樣顯而易見:2024年,其嬰兒紙尿褲均價由上一年的8.72美分/片 降至8.29美分/片,而毛利率則從2023年的35.6%下滑至34.3%,2025年前四個月進一步降至32.9%。
壓力主要來自上游成本。樂舒適的主要原料包括絨毛漿、無紡布和高吸水性樹脂(SAP),三者合計占生產材料成本的 80%以上。2022年疫情擾亂全球供應鏈時,原材料價格飆升,樂舒適毛利率一度跌至 22.99%;隨著供應鏈恢復,毛利率才回升至 34.49%。
然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未來五年,紙漿和SAP價格仍將呈現上揚趨勢。
在這種背景下,若繼續依賴降價換量,樂舒適的盈利空間勢必被進一步壓縮。
財務數據已經給出警示。2023年、2024年,樂舒適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8.59%和10.46%,同期,凈利潤增速達到251.71%與47.05%。
可以看到,2023年的確是一個“高速增長年”,但2024年增速已明顯放緩。這意味著,樂舒適必須尋找新的市場增量。
樂舒適給出的答案是:擴大銷售區域。
目前,其銷售主要集中在東非和西非,兩大區域貢獻了超過 85%的收入。其余市場(中非、拉丁美洲和中亞)仍處于布局階段,收入占比微乎其微。本次赴港募資的重要目的,正是為在這些新興地區建設生產工廠。
但擴張談何容易。為打入東非、西非,樂舒適以加納、肯尼亞等核心區為圓心,進而輻射周邊的方式,深耕市場超過15年,才打下如今的天下。
非洲市場人口高度分散,物流不暢,消費品必須通過多層級的銷售網絡才能觸達消費者。渠道的搭建,往往是多年積累的結果,并非一蹴而就。
換句話說,樂舒適要在新的區域復制非洲的成功,必須重新鋪設渠道網絡,再走一遍漫長而艱難的滲透之路。
更棘手的是,未來潛在的新市場往往競爭更為激烈。樂舒適在招股書中也承認,部分地區已有實力雄厚的本土玩家,或是資金、資源充足的跨國集團,遠非早期的非洲市場格局可比。
為了這一擴張,樂舒適甚至已將總部逐步遷往迪拜,顯示出加快全球化步伐的雄心。
然而,擺在樂舒適面前的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依靠低價換量的打法已經觸及天花板。未來,其不僅要在新市場重建渠道網絡,還要找到平衡規模與利潤、提升品牌溢價能力的路徑,否則“銷量第一,利潤第二”的局面仍難以改變。
Lanmeih/今日話題
你覺得樂舒適能走出非洲嗎?
咱們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