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保價承諾背后:政策暖風下,購房者的定心丸還是營銷套路?
“買貴補差價”“保價至年底”—— 廣州越秀地產、佛山招商華璽這些樓盤都打出這樣的標語。購房者該信這是市場見底了,還是房企想把房子賣出去的套路?北京放寬限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政策一套接一套。開發商搞的這場 “價格保衛戰”,正能看出樓市是不是真的穩了。
![]()
廣州琶洲南 TOD 項目最近在售樓處貼了顯眼公告:簽約客戶要是 2025 年底前發現同戶型降價,能拿到差價補償。類似的承諾在珠三角越來越多,中交科城?黃埔未來城甚至把保價期限延到 “項目清盤”。克而瑞的數據顯示,7 月廣州新房均價環比只跌了 0.6%,可開發商還是不敢大意。
這種看著像是讓利的舉動,其實藏著不少算計。拿越秀地產來說,它的保價協議只對比備案價,實際成交價往往比備案價低 10% 到 15%。北京放寬限購后,五環外買房子的人多了不少,這說明現在市場不缺想買的錢,缺的是敢買的信心。房企的保價承諾,說到底是想借著政策的暖風,讓猶豫的購房者踏實點。
仔細看各房企的保價協議,坑比優惠更得小心。期限上,“到年底” 和 “到清盤” 完全不一樣 —— 前者可能趕在明年春節促銷前就不算數了,后者直接和開發商能不能收回錢掛鉤。更不顯眼的是差價怎么算,有個項目把 “特價房” 排除在補差范圍外,可實際上降價的房子大多是這類。
![]()
懂法律的人說,這類格式條款里常有 “不可抗力除外”“最終解釋權歸開發商” 這樣的免責話。2024 年佛山有個樓盤,就以 “市場整體下行是系統性風險” 為由,不給補差價。購房者因為很難拿出證據,維權沒成功。北京新政里,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到 100 萬元,這樣實實在在的好處,或許比保價承諾更靠譜。
克而瑞廣佛首席分析師肖文曉發現,保價政策確實改變了大家對市場的看法。廣州 7 月改善型住房成交量比上月漲了 12%,有些購房者開始覺得 “政策底” 和 “市場底” 已經碰到一起了。但另一方面,中小房企借錢的成本還在 8% 到 10%。房子賣得慢,回款少,保價承諾可能變成勒緊資金鏈的繩子。
![]()
這種矛盾在北京市場更明顯。五環外的新房占了庫存的 78%,新政后來看房的人多了,可 1 到 7 月北京新房成交還是比去年少 13%。當保價成了行業普遍做法,反而可能讓 “賣得少 — 降價” 的循環更厲害。中指研究院監測到,北京五環外項目平均要 18 個月才能賣完,快到警戒線了。
對那些被保價承諾打動的購房者,三條建議或許能避開坑:先查查房企的 “三道紅線” 指標,優先選負債率低于 70% 的國企項目;再要求把口頭承諾寫到合同里,明確差價怎么算、什么時候退錢;最重要的是用好政策帶來的好處,比如北京新政后,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了 67%,實際省的錢可能比保價補償多得多。
![]()
房企搞保價,就像走鋼絲:既是政策影響下市場自己在調整,也暴露了想把庫存清掉的著急。北京五環外放寬限購和廣州的保價承諾相互影響,釋放的不只是購買力,更是行業要轉型的信號。市場真要穩下來,不光要在需求端繼續放寬限購和信貸,還得在供給端幫房企打通借錢的路子。畢竟,沒人會因為保價承諾就買可能爛尾的樓,重建市場信心,終究要靠守住 “保交付” 的底線。
本文章由齊家小編整理發布,部分作品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系小編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