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柳寧馨 杭州報道
什么樣的房子算是“好房子”?浙江正結合自身實際給出回答。
在2025年浙江省“好房子”展上,記者看到不少舊改類、新建類樣板間。例如,在適老化改造方面,可以在老房子上增加聲光報警器、SOS緊急按鈕、折疊淋浴座椅等。
![]()
(2025年浙江省“好房子”展上適老化改造樣板間,拍攝/柳寧馨)
新一代“好房子”居住舒適度有怎樣的探索和標準?在智能化、綠色化、個性化等指標方面具體有哪些探索方向?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制度。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給。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實施房屋品質提升工程和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
此前的3月31日,住建部發布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5月1日起實施。在業界看來,這為“好房子”建設提供了規范指引,要求住宅項目建設應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
而浙江在國家建設指南基礎上,探索品質類新建住宅標準。4月1日,浙江出臺《浙江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給出“好房子”浙江藍圖。浙江11個地級市也聚焦本地需要,因地制宜開展特色化探索。例如,杭州注重樓棟亮長明燈提層高;湖州鼓勵第四代住宅空中庭院。適老化、智能化也是浙江“好房子”積極探索的方向。
浙江標準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建設“好房子”要求。8月份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系統推進“好房子”和完整社區建設。
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區住宅銷售部負責人唐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好房子”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歸根到底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質載體,核心是“以人為本”。今年實施的《住宅項目規范》,標志著“好房子”從理念走向了可以量化、可執行的標準體系。
唐華表示,“好房子”地方版標準,是在國家規范的底線上,進一步細化了適宜當地的優選項,也體現出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城市不同的現實需求。
什么是“好房子”?浙江又因地制宜拓展哪些“好房子”標準?
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首次把層高不低于3米、4層及以上須設電梯、空氣聲隔聲≥50dB、樓板撞擊聲≤65dB等列為強制性條文,被業內稱為“好房子底限標準”。
在國家建設指南的基礎上,《浙江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主要指標對比國家其他地區標準,有將近30處創新。關注度較高的包括住宅層高不應低于3米,有新風、地暖系統的住宅,層高提高到3.15米,確保設備安裝和空氣流通;樓面板、屋面板厚度不應小于12厘米,解決隔聲痛點。
在浙江,杭州、紹興、湖州、臺州、嘉興、寧波等城市也陸續落地住宅品質提升相關政策。
2024年下半年,湖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出臺了《湖州市進一步提升住宅建筑品質設計規定》。湖州的“好房子”共有51項具體標準,例如,要求小區實現智能化,物業管理實現信息化。在戶型方面,湖州鼓勵戶型創新,可采用一字型、L型、U型陽臺、空中庭院等多種形式。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于4月1日起施行。為減少噪聲影響,《杭州市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明確,住宅分戶墻基層墻體厚度不應小于 240毫米,陽臺以外部分的現澆樓板厚度不應小于120毫米;與臥室相鄰的衛生間的排水立管不應貼鄰與臥室共用的墻體。在適老化方面明確,每套住宅至少應設置一間具備適老化改造條件的臥室,該臥室的門開啟后通行凈寬不應小于0.9米。
據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試點探索、穩妥推進”的工作思路,杭州明確試點區域范圍,有力有序推進“好房子”建設。
截至10月底,杭州市共有17宗品質住宅試點地塊完成出讓,其中11宗試點地塊已實現開工,6宗處于方案設計報批階段。另有4宗試點地塊正在掛牌公告中,將于近期完成競拍出讓。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很大一部分跟舒適有關,讓居住更加便捷安全。各地要落實好這個政策,尤其是噪音隔音方面,需要做很多工作,未來更舒適、更隔音的房子,后續市場競爭力會更強。”
在嚴躍進看來,各地地理區位不同,例如廣東比較暖和,浙江相對冷一些,在“好房子”保溫等標準體系會有差異。總體來看,要做高品質的一些住房項目,也要看到北方、南方不一樣,沿海、內陸也不一樣,要因地制宜探索具體的標準。
“好房子”長什么樣
面向未來,模塊化建造、智能化施工成為趨勢,建筑產業也在“好房子”驅動下有新探索,或許也會帶來一些新增量。
浙江浙建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筑師毛輕舟表示,從人文的角度理解,最好的房子是主人自己參與設計的房子,適合自己使用的房子。例如,喜歡養花的人需要一個通風透光的大陽臺,不同的生活方式對‘好房子’的功能需求不同。在好用基礎上,還需要滿足一些審美需求。
如果“好房子”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抓手,未來五年裝配式建筑、綠色節能等增量市場情況如何,產業鏈上下游會有哪些結構性機會?
唐華認為,“好房子”的推廣不僅僅是居住品質的提升,更是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從供給側角度看,住宅品質提升將帶動全產業鏈的結構性升級和拓展。
例如,新規對新建住宅的保溫、噪聲控制等性能提出強制性要求,會使得市場對高性能建材的需求有顯著的增長,在施工速度和質量控制方面更加有優勢的裝配式建造將迎來更大的空間;節能門窗、環保裝飾材料、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等綠色節能設備,也都將受益于新標準的落地。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新建“好房子”項目的展示。例如,在寧波慈溪市南二環路1號地塊,這個項目主打云端花園,設置立體綠化平臺融合“微農場”功能,能夠緩解熱島效應并促進社區互動。具體而言,每戶配備超大尺度全贈送空中綠化平臺,5幢住宅樓環抱宋風設計語言的中心花園,樓棟與小區之間形成綠色場景呼應。
在杭州城北副中心勾莊片區,萬科的一座主打“年輕社區”項目從社區模塊化場景角度給出“好房子”的具體樣子。這個項目在每幢房子的架空層植入模塊化“盒子”矩陣,讓住宅進一步串聯、交互起來,給城市新青年提供更多生活空間,消解空間割裂。
在杭州錢江新城二期的一個綠城項目,架空層同樣做了特殊設計,打造全齡閱讀、女性專屬、兒童劇場與茶室社交等主題空間,搭建起功能和美學統一的有機社區。
浙江理工大學建筑系副教授、建筑園林規劃設計所所長周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浙江這幾年推出未來社區的概念,不僅關注房子的安全便利、功能合理,還會提供一種新的生活模式,人們可以在社區擁有更加舒服、健康、便捷、個性化的居住體驗,鄰里互動更和諧,工作跟居住的平衡更好。
不過,受訪專家也認為,“好房子”不只是改善型住宅,保障類住房、舊改類住房也是“好房子”各地需要探索的方向。
特別是針對適老化改造,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浙江展出的舊改樣板間上看到,對于適老化空間有各類裝配式無障礙選配項目,覆蓋通用、廚房、臥室區、起居區、衛生間等,包括智能適老化輪椅、醫療護理床、助力外骨骼等。
![]()
(浙江適老化改造樣板間可選配項目,拍攝/柳寧馨)
在唐華看來,國家標準構建“好房子”標準體系的起點,定義了“好房子”的標注和底線。隨著各個省市試點項目的持續推進和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好房子”標準體系未來也會迎來更深層次的完善與細化。
唐華認為,未來將形成一種“國家底線+地方優選”的雙層體系:國家層面提供統一的底線標準,確保住宅產品的基本品質;地方層面在不突破底線的前提下,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制定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實施細則和激勵政策。從全國看,這樣的探索有助于在保留靈活性的同時,推動整體品質水平持續提升。
(南方財經記者鄭瑋對本文亦有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