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5年7月28日至8月3日,清華大學“蜀風鹽韻,碳路智行”實踐支隊赴成都、自貢開展社會實踐。圍繞國家環境戰略與“雙碳”目標,支隊奔赴環保前線,通過走訪企業與部門、座談交流和實地調研,探索了當地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實踐路徑與創新經驗,最終圓滿完成各項實踐任務。
【探索前沿】
從專業視角,洞悉綠色變革的現狀與難題。圍繞實踐核心目標,支隊深入環保一線,調研綠色科技與城市治理課題。在川能環保能源發電有限公司,隊員們了解了自貢市生活垃圾環保發電項目(二期)的整體情況,并針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全過程、超低排放技術挑戰等前沿問題與企業技術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深化了對固廢資源化技術應用的認識。
![]()
在自貢市沿灘生態環境局,隊員們近距離接觸環境監測設備,了解污染物監測流程,并與基層環保工作者圍繞臭氧污染管控、水環境改善、污染物溯源等熱點難點問題展開座談,真切體會了基層生態環境治理的復雜性。“過去顆粒物濃度高、氮氧化物排放大,但如今經過了嚴格治污,臭氧卻不降反增。”這折射出當前臭氧治理所存在的三重挑戰:形成機理復雜、區域協同不足、管控政策制定需系統化。
![]()
在2025氟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支隊探索高附加值氟材料研發中的減碳潛力。成員們通過聆聽行業前沿報告,了解氟硅產業發展趨勢、地方產業政策,深刻感悟到產業的綠色轉型絕非犧牲發展,而是以科技賦能,以科技創新實現“增產不增污”。
![]()
【公園城市展畫卷】
在成都市規劃館和成都自然博物館,通過全域實體模型和專業講解,隊員們系統學習了公園城市的空間格局與建設理念,深刻感受到“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獨特魅力。
![]()
在成都規劃設計研究院,支隊與清華校友們聚焦公園城市的建設理念與職業規劃展開“啟航講堂”深度座談。隨后,支隊與成規院青年規劃師進行了學術交流。支隊長介紹了交通源排放清單,并分享了有關污染源解析的最新研究,提供了機動車污染管控的新視角;支隊成員還分享了對城市居民水生態環境感知的評估研究,展現了系統量化“人水關系”的創新視角。在跨學科的思想碰撞中,支隊一行深化了城市規劃與環境科學融合發展的認識。
![]()
百公里征途,青年以最熾熱的方式對話城市。支隊一行沿天府綠道騎行100公里,切身體會綠道對生態品質與市民健康的價值,并從使用者角度提出優化建議。
![]()
【結語】
七天時光里,支隊成員在鹽井深處感悟先輩智慧,在環保一線交流綠色技術,在“公園城市”中展望城市未來。青山不負凌云志,星河長明趕路人。這支用腳步丈量土地的青年隊伍,必將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征程中書寫屬于清華人的“碳”索傳奇!
文字|“蜀風鹽韻,碳路智行”清華大學赴四川社會實踐支隊全體成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