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深圳,一個小寶寶被緊急推進了手術室。醫生竟然在腸子里發現了一個活生生堵著腸道的“水寶寶”。
這種看起來像果凍一樣無害的小珠子,怎么就差點要了孩子的命?
原來幾天前,孩子和小伙伴在家玩水寶寶。它們遇水會慢慢變大,摸起來 Q 彈順滑,像極了一顆顆小果凍球,別說小孩了,就連很多大人看見都忍不住想捏一捏。
![]()
結果,孩子在玩的時候,順手就把一顆塞進了嘴里。這個動作快得像閃電,旁邊的奶奶一愣,趕緊伸手去摳。可是,寶寶的嘴巴太小了,加上那顆珠子已經滑溜溜地滾下去。
說實話,家里人當時也沒覺得多嚴重,“這玩意小小的,最多拉出來就完了嘛。”
可是,真正的危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的。
可是第二天開始,孩子一旦開始吃東西就,立刻吐。家長趕緊先送去附近的醫院掛急診。醫生檢查后,臉色立刻沉了下來:“可能是機械性腸梗阻!”
檢查一做,果然CT 顯示孩子腸道里有一個清晰的球狀物,B 超也證實它大約有 3.0×2.5cm。
![]()
好在經過手術順利取出了這個罪魁禍首。
可能有人會問,不就是一個小珠子嗎?怎么會弄出這么大動靜?
原因有兩個:
第一,它會膨脹。
一粒只有米粒大小的水寶寶,遇水后體積能膨脹幾十倍甚至上百倍。腸道可沒那么多余地,一旦被堵,排不出去,吃啥吐啥,后果可想而知。
第二,它本身材料也不安全。
水寶寶主要由丙烯腈或丙烯酸酯等高分子樹脂制成,這些化學物質本身就是有毒性的。如果長期接觸或吞下去,本就存在隱患,更別說在孩子體內長時間停留。
所以,別再覺得它只是個“解壓小玩具”,在孩子面前,它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隱形殺手”。
![]()
還有哪些“危險玩具”潛伏在孩子身邊?
其實,水寶寶只是冰山一角。像它這樣外表無害,卻暗藏風險的東西,在孩子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 磁力珠/磁力片:看起來好玩,但孩子一旦吞下兩顆以上,磁鐵在腸道里相互吸附,會像夾子一樣卡住腸壁,63% 的孩子會在 72 小時內發生腸穿孔。
- 高分貝聲光玩具:有些電子玩具噪音超過 85 分貝,長期玩不僅傷耳朵,還可能讓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
- 紐扣電池:這個最常見,但危害也最嚇人。吞下去 2 小時就能灼傷食道,嚴重時導致窒息、穿孔,后果致命。
- 水彈槍:射程二三十米,能打破雞蛋,一旦打到孩子眼睛,可能直接失明。
- 激光筆:輕松點燃火柴的光束,如果直射到孩子眼睛,三秒鐘就足以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傷。
- 劣質捏捏樂:可能含有甲苯、塑化劑等超標物質,長期接觸對孩子的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都有害。
看到這些,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心里一涼?這些東西幾乎都出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有的還是家長主動買回去的。
我想說,孩子的世界單純而好奇,他們沒有判斷能力,看到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想摸一摸,嘗一嘗,這是本能。真正該負責任的,是我們大人。
很多時候,我們抱怨孩子不懂事,結果轉過頭自己卻忽視了安全隱患。我認識的一個朋友還曾經拿硬幣當獎勵給孩子,這讓我聽了直冒冷汗。硬幣、紐扣、電池、玻璃珠,這些東西在成人眼里可能就是小玩意,可在孩子眼里,那就是“好吃的糖果”。
還有一點必須強調:一旦孩子誤吞了東西,千萬別自己用手去摳!很容易把東西推得更深,反而更危險。正確的做法是立刻送醫院,讓專業醫生處理。
![]()
辣媽語錄:
安全從來不是小事,尤其是孩子的安全。
別低估任何一個小玩具的危險性,別拿孩子的生命去賭。孩子需要的是五顏六色的玩具,更需要我們真實的陪伴和悉心的守護。
你還知道家中有哪些危險的小玩具?歡迎留言評論分享給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