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黃地處武夷山西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曾經是第四次反“圍剿”主戰區,當時,敵人調集40萬兵力,分左、中、右三路,采用“分進合擊”的戰術,向紅一方面軍和中央根據地合圍過來,其中,駐扎宜黃的中路軍為主攻部隊,一直在尋找紅軍主力作戰。
![]()
宜黃縣城
1933年春,敵第52師和第59師進犯中央蘇區宜黃地區,此時正值二月的山區,陰雨連綿,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光,此時路途艱難,四處籠罩在一片冰冷的薄霧中,尤其是這一帶延綿數十里群山,還有峽谷地帶,敵人怕中埋伏不敢輕舉妄動,便在宜黃縣城一帶與紅軍形成對峙局面。
![]()
此時,我紅軍高層領導人為奪取勝利,親臨前線,偵察敵情,勘察地形,制定作戰方案,計劃采用靈活機動的戰術,不斷改變戰斗策略,目的就是誘敵出動,部署更好地好打擊敵人,就在紅軍還沒有進攻的時候,這兩支國軍部隊自己卻快要打起來的地步。大家可能會問,自己人咋會動手呢?
![]()
縣城駐軍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軍餉不足,守宜黃的國民黨軍沒有錢了,特別這個時間快過年了,大伙要打仗還天天吃青菜,那時國民黨的一些部隊,表面上是統一指揮,但要是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很容易倒戈全體參加紅軍,就說前二年時在鄰縣的寧都,第26路軍近兩萬名國軍集體參加紅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軍餉很差,待遇很差,更重要的是為了防止這支部隊不干活而后退,在距部隊建設駐扎百里之內部署了不少的嫡系正規軍堵住他們的退路,明顯是要他們打前站去送死的節奏,加之來自北方的官兵水土不服,病死的日益增多,因此對蔣情緒日益不滿。這支隊伍參加紅軍后還成立了一支紅五軍團,這可謂是前車之鑒。
![]()
寧都起義舊址
當時,坐鎮南昌指揮第四次“圍剿”的蔣介石,一聽到宜黃的軍隊因軍餉的事情在鬧別扭,這里作為紅軍活動的核心地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是,他一聲令下,立即把餉銀送到宜黃的軍中去!
![]()
錢是批下來了,但如何把這筆錢送過去呢?當年不像現在,手機上劃拉一個數字就萬事大吉了,要想把錢送到宜黃去,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當年十分封閉,都是原始森林,連一條正經的能走卡車的公路都沒有。要是騎馬拉車送筆錢過去,一來時間長,說不定錢沒有到那些軍隊就嘩變了;二來路途都有紅軍游擊隊活,說不準都到了紅軍的口袋里,那就更大的麻煩了。
![]()
就在他們盤算著如何把錢送到宜黃的時候,負責這事兒的官員是個聰明人,一想,咱何必派人進去呢,咱不是有飛機嗎?弄個飛機空投進去不就成了?紅軍沒有制空權,天上的事兒都是咱們說了算呢。
![]()
的確,南昌駐有一支國民黨空軍第三大隊,是專門對付紅軍的,那時候這支空軍被人稱為“天之驕子”,因為對紅軍作戰一支最舒服的兵種,那時紅軍既沒有飛機,也沒有高射炮,更沒有任何防空能力的情況下,無論偵查、轟炸、低空掃射,如入無人之境,對紅軍的殺傷力是非常之大、極具優勢的。每一次出征打仗,就好像是出門旅游一樣,像這種給占據著城里的友軍送個錢,空投點食物什么的,可以算是最輕松的任務。
![]()
駐南昌的國民黨空軍第三大隊,早些年就向外國訂購道格拉斯美制OM-2巡邏轟炸機85架,硬件設施在當年可以算是十分完善的。同時,任命空軍上校、第三大隊大隊長張有谷擔任司令員。
![]()
張有谷,貴州平壩夏云鎮馬武屯人,家中長子,幼年就讀于縣立國民小學,后考入省立師范學校。十七歲被錄取云南航空學校, 畢業駕機參加中原大戰,得到蔣介石青睞,20歲就晉升為空軍少校,因戰功擢升為東路軍空軍第一飛行大隊大隊長,晉銜為中校,后對第8方面軍總司令部進行輪番轟炸,炸死軍長樊鐘秀再獲特別嘉獎,銜晉上校,并授以重任,來到南昌負責“圍剿”紅軍的空中力量。
![]()
張司令接到這次送軍餉的任務后,比平常打仗都更重視,首先是老蔣親自交代的,其次是關系到數萬軍隊的安定團結,還有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因此,他挑了一架維護較好的雙翼雙座道格拉斯OM-2巡邏轟炸機,并決定自己親自駕機跑一趟,同時,在后座帶了一名姓王的飛行員作為副手,機上還有六個大包,每個大包里面裝著是十萬元現金,共六十萬。
![]()
這一天,天氣晴朗,但天空依然刮著大風,張司令駕駛著飛機,一路上氣流湍急,幾次遇險,但憑借高超的飛行技術,上下翻飛,躲過了一個又一個氣流,經過兩小時的艱難飛行,終于突出險境,到達預定的目標上空——宜黃縣城區。
![]()
松了一口氣的張司令對后座小王下令準備空投命令,可是后面沒有反應。他他重復又下一道命令,后面依然無聲響。張司令扭頭一看,頓時大吃一驚,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臉慌張,飛機差點沒有撞到山上。
![]()
原來后座的副手小王沒了蹤影,明明二個人一起登機,怎么在天上飛了一通就沒有了蹤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趕快返航。到了南昌飛機落地,張有谷就開始圍著飛機一陣狂找,希望能找到一點線索。結果讓他大失所望,人沒有找到,卻發現少了一包現鈔,王飛官就這樣悄悄地不翼而飛了。長官懷疑是王飛官在空中跳傘,攜款出逃。也有人推測,王飛官在上飛機后,乘張不注意,跳飛機,攜款逃跑。
![]()
不過,當年這十萬的確不是小數,當時法幣的信譽甚好,算起來,十萬法幣的購買力相當于今天的一千萬人民幣左右,要是一個人拿著千萬,估計一輩榮華富貴也不成問題。但張司令始終認為,王副手是一個比較忠厚老實的人,不會做出這樣出格的事。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在低空飛行,高度不夠,跳傘是要出人命的,王飛官不會不知道這個基本常識。
![]()
為此事,張司令決定派出多架飛機去尋找,但茫茫高山叢林,飛機去找人,猶如大海撈針。經過兩天的折騰,一無所獲。正在為這事愁眉苦臉的時候,從江西的永豐縣傳來一則電報稱:“昨日境內大雨滂沱,雨中突然出現一個人從天而降,死于地面。在他的身旁還有一個麻布包,內裝現金十萬元整”。
![]()
人找到了,錢也找到了,疑惑越來越多,上飛機有保險帶,王飛官是如何從飛機上墜落?即便有危險或者自行逃離,為什么不打開降落傘,卻抱著一包東西?后從道格拉斯O2M飛機的構造來看,后座的空間不大,放了大包的鈔票以后,王飛官要坐進去只怕姿勢多少有點兒勉強。這可能使他比平時更容易在氣流中被甩出座艙。也許因為座艙中堆放了鈔票,才使他無法按照操作規程扣緊安全帶。更離奇的是,他從天上掉下來的時間,比失蹤的時間,整整晚了一天,這一天他去天上什么地方?從南昌到宜黃,是不經過永豐縣的,他是如何飛到200公里開外的永豐縣的?
![]()
當然,錢沒有損失,下級好交差,戰亂期間,細節可以忽略不計,只是這王飛官,就這么離奇地失去了生命。至于究竟如何發生這事,至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結論。隨著時間的流逝,案件逐漸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這就是紅軍第四次反圍剿時最奇特,也被人稱為離奇的“宜黃道格拉斯奇案”。
![]()
這筆軍餉后來再次送達,宜黃那些國軍有錢了自然非常高興,但接下來與紅軍一開打,就被紅軍打得落花流水,此役,紅軍在宜黃一口吃掉了國軍兩個師、9個團,殲滅一萬多人,繳獲槍支一萬余支,迫擊炮四、五十門、電臺七部,彈藥、銀元及物資無數。用飛機送去的這筆這自然也落到了紅軍手里。
![]()
順便一提的是,后來這位送軍餉的張有谷司令員,解放戰爭期間,率部2000余人,飛機17架,在昆明參加起義,任昆明機場司令,后來擔任副廳級干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