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在國務院新聞辦8月26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標將如期完成,14億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他表示,全國能源消費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預計將超額完成“十四五”確定的20%目標,煤炭占比每年減少1個百分點,這“一增一減”大大提升了經濟發展的“含綠量”。王宏志稱,綠色低碳發展舉世矚目,中國成為世界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者。
結構性控煤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許勤華教授在接受衛星通訊社采訪時表示,伴隨著2030年碳達峰政策目標即將到來,煤炭為代表的化石能源將是中國推進能源轉型的重點領域。
她說:“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一方面通過清潔高效利用技術提效減污降碳,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進行替代,同時注重重點區域和行業的結構調整,并運用市場機制和完善政策體系來逐步降低煤炭比例。”
她還對結構性控煤應采取的措施給出相應建議:“對于能源需求的重點區域與重點行業進行煤炭消費總量約束,嚴格限制非電力用煤需求,并且要逐步淘汰落后煤炭產能,關停部分功耗高產出低的小型燃煤設施,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也促進行業資源整合,形成能源行業的新質生產力。”
規模化發展清潔能源
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王宏志指出,為實現“雙碳”目標,中國進行了能源供應結構優化,加大了非化石能源電力的供應,推動非化石能源成為新增電力供應的主體。
他說:“過去4年,中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4%為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截至今年7月,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已經達到了22.3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的60.8%。過去4年,中國新增發電量的近六成來自非化石能源,2024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達到2020年的1.5倍。我們以供應結構的優化帶動消費結構加快調整,‘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是20%,去年已經達到了19.8%,今年預計可以超額完成這一目標。”
中國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杜忠明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持續加大非化石能源供應,積極發展多能互補,加速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十四五”以來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以上。
專家指出,為減少煤炭消費,還需要規模化發展清潔能源,各區域應因地制宜地建設清潔設施,增加風能、光能、水電等清潔能源的供給。
許勤華教授具體分析稱:“在工業領域推廣‘煤改電’,支持園區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在建筑領域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淘汰燃氣燃煤供熱;在交通領域發展電動重卡、港口岸電、綠色船舶。通過增加清潔能源供給并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場景,形成更廣大的清潔能源消費市場,增強規模效益,降低邊際成本。”
實際上,新能源在“十四五”期間也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王宏志介紹,新能源發電量增量占全國新增發電量的近50%,推動非化石能源供應總量增長近50%。目前,中國終端用能中電能的比重達到30%左右;全社會用電量中,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行駛在中國。另外,王宏志還表示,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每5輛車就有2個充電樁。
技術創新驅動
能源轉型離不開科技創新。技術創新既要在以煤炭為代表傳統煤電領域開展,也要在清潔能源領域全面推進。
許勤華教授指出:“對煤電產業進行全鏈條低碳化改造,推動煤電節能降碳、靈活供能,降低排放污染的同時提升煤炭的供能效率;而在清潔能源領域,要加速清潔儲能技術的突破與應用,發展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更要將清潔能源與智能化科技化緊密聯系,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和綜合調節能力。”
據報道,“十四五”時期,中國新能源等技術裝備領跑全球,新能源專利數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轉換效率、海上風電單機容量等不斷刷新世界紀錄。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9500萬千瓦,5年增長了近30倍。
制度與市場保障
同時,專家稱,制度與市場保障也是能源結構轉型的重中之重。據中國國家能源局4月公布的《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中國綠證制度體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49.55億個。
許勤華教授對衛星通訊社說:“2024年已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銜接了節能降碳政策,也明確規定高耗能項目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不低于20%。但綠證制度需要進一步健全,通過明確綠證適用范圍,規范綠證核發,健全綠證交易,擴大綠電消費,完善綠證應用等一系列措施,實現綠證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全覆蓋,將綠色環保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貫徹了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錨定“雙碳”目標,中國布局“十五五”能源轉型
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在發布會上指出,下一步將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推動能源消費增量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滿足,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更好發揮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對完成“雙碳”目標任務的支撐作用。
專家表示,實質上本次能源結構轉型與“十五五”規劃發展緊密相連,通過加強頂層設計與總量控制,煤炭能源的有序退出與清潔能源逐步替代同步并行,實現能源清潔轉型的平穩運行。
許勤華教授總結稱:“能源清潔轉型將為國家的下一個五年計劃提供堅實的保障。同時能源轉型也引發上下游產業的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在新一輪科技與產業的全球戰略博弈中取得優勢地位,以實現2035年制造強國的戰略規劃。”
文章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微信編輯:張菁菁
![]()
人大國發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集全校之力重點打造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現任理事長為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現任院長為校長林尚立。2015年入選全國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并入選全球智庫百強,2018年初在“中國大學智庫機構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國家高端智庫綜合評估中入選第一檔次梯隊,是唯一入選第一檔次梯隊的高校智庫。
人大國發院積極打造“新平臺、大網絡,跨學科、重交叉,促創新、高產出”的高端智庫平臺。圍繞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公共外交與國際關系四大研究領域,匯聚全校一流學科優質資源,在基礎建設、決策咨詢、公共外交、理論創新、輿論引導和內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大國發院以“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引領者”為目標,扎根中國大地,堅守國家戰略,秉承時代使命,致力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大學智庫。
微信二維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