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汪淼
美編 / 沈謹瑜
出品 / 網界財經
8月25日,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海底撈”)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海底撈2025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7.03億元,同比下降3.7%;凈利潤17.55億元,下降幅度達13.7%;核心經營利潤24.08億元,同比下降14%。
不僅如此,海底撈還主動關停了33家經營表現不達預期、增長潛力不足的餐廳,另有部分餐廳因其他商業原因停止營業。
海底撈曾經憑借出色的服務,成為餐飲行業的明星企業,門店開遍全國,甚至走向了海外。
然而,在餐飲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的大環境下,海底撈這次的“期中考”成績,反映出了它在當下市場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01
業績下滑,問題出在哪?
海底撈上半年凈利潤下滑,最直接的原因是翻臺率下降。
翻臺率是衡量餐廳生意好壞的關鍵指標,2021年底海底撈自己定了“4.0次/天”的及格線,可今年上半年,它自營餐廳的整體翻臺率只有3.8次/天,去年同期還是4.2次/天,明顯沒達到及格標準。
![]()
要知道,2018年海底撈翻臺率巔峰時能到5.0次/天,現在的成績和當年比差距不小。
翻臺率下降,直接導致了客流量減少。上半年海底撈接待顧客總數近1.898億人次,而去年同期大中華區所有餐廳接待顧客總數超過2億人次,少了100多萬人次。客流量少了,同店銷售額也受影響。除了港澳臺地區,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的同店銷售額都有不同程度下滑。
雖然海底撈客單價有輕微上漲,從去年同期的97.4元漲到了97.9元,但還是在百元以下,這點漲幅根本抵消不了客流量減少帶來的損失。
海底撈自己也在財報里說,翻臺率和客流量下降,主要是因為餐飲市場競爭加劇,還有顧客消費需求變了。
現在市面上火鍋品牌越來越多,各種新的餐飲模式也不斷出現,消費者選擇多了,海底撈想留住顧客,難度自然就大了。
![]()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海底撈繼續落實“啄木鳥計劃”,主動關掉了33家店。這些店要么經營表現沒達到預期,要么增長潛力不足,還有部分是因為其他商業原因停止營業。
上半年海底撈新開了25家自營餐廳和3家加盟餐廳,新開的數量抵不上關閉的數量,所以截至6月30日,海底撈品牌共經營1363家餐廳,比去年同期還少了21家。
這種關店動作,其實是海底撈在調整門店網絡,希望把資源集中到更優質的門店上,但短期內也反映出它在門店運營上遇到了不小的壓力。
02
外賣業務成亮點,能否力挽狂瀾?
在整體業績下滑的情況下,海底撈的外賣業務成了一大亮點。上半年,海底撈的外賣業務收入9.28億元,和去年同期比增長了近60%,外賣業務占總收入的比例也從去年的2.7%提升到了4.5%。
外賣業務能有這樣的增長,主要靠的是“一人食”場景的突破。主打“一人食”場景的海底撈“下飯火鍋菜”外賣增長迅速,上半年貢獻了超過55%的外賣收入。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一個人吃飯,傳統火鍋外賣適合多人分享,“下飯火鍋菜”正好滿足了單人消費的需求。
除了這個,海底撈還在測試拌飯、自制飲料等外賣新品類,想進一步豐富外賣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
![]()
不過,海底撈外賣業務雖然增長快,但目前占總收入的比例還比較低,只有4.5%,還沒辦法扭轉整體營收下滑的局面。
海底撈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餐廳經營,上半年餐廳經營收入185.8億元,占總收入的89.8%,但這個收入和去年同期的204.1億元比,還是下降了不少。
除了外賣,海底撈的多品牌戰略也有了一些成果。截至6月30日,除了主品牌海底撈火鍋,海底撈還運營著14個其他餐飲品牌,總共126家餐廳。
其中“焰請烤肉鋪子”表現最突出,上半年新開了46家,現在總共運營70家。財報數據顯示,包括“焰請烤肉鋪子”在內的“其他餐廳收入”達到5.97億元,和去年同期比增長了227%,這個增速非常驚人。
但這些副牌的收入規模還比較小,5.97億元的收入和主品牌185.8億元的餐廳經營收入比起來,差距很大,還沒辦法對沖主品牌業績下滑帶來的壓力。
![]()
比如“焰請烤肉鋪子”雖然開了不少店,但新品牌還在市場培育階段,能不能持續保持高增長,還有待觀察。
而且多品牌運營對管理、供應鏈、資源分配都是不小的考驗,海底撈要同時做好這么多不同類型的品牌,難度也很大。
03
加盟模式起步,能否破局?
為了改善業績,海底撈也在嘗試新的經營模式,開放加盟就是其中之一。
2024年3月,海底撈開始放開加盟,采用“老店+新店”的組合加盟模式。到2025年6月底,海底撈品牌已經有41家加盟餐廳,去年同期只有1家,增長速度很快。加盟業務收入也從去年同期的189.9萬元漲到了9084.9萬元,增長了約47倍。
不過,目前加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還很低,只有0.4%,對整體業績的貢獻有限。但海底撈認為,加盟模式在規模化布局上的可行性已經初步得到驗證,還沉淀了優質的加盟商資源。
![]()
海底撈也承諾,加盟門店的全運營環節會和自營店保持一致,不會因為加盟就降低服務和品質,影響品牌口碑。未來加盟模式成熟后,還會用來助力“紅石榴計劃”下多品牌的發展,比如讓副牌也通過加盟的方式快速擴張。
在數字化方面,海底撈也在持續投入。它計劃打造覆蓋集團全品牌的智能化中臺,把過去好的管理經驗沉淀下來,形成科學的管理體系,從顧客服務、員工管理、產品研發到品牌營銷、拓店選址等方面,都用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來提升效率。
中長期來看,這個智能中臺還能為“紅石榴計劃”中的多品牌賦能,幫助這些新品牌更好地發展。
![]()
截至6月底,海底撈的會員人數已經突破2億。為了提升用戶黏性,海底撈還和很多不同領域的IP合作,比如當紅藝人、熱播影視劇、知名國漫、兒童動畫片等,精準吸引親子和年輕客群到店消費。
同時,海底撈還開展異業合作,讓會員權益延伸到旅游、交通出行等方面,未來還計劃和更多知名品牌合作,實現會員積分互通,擴大品牌影響力。
另外,海底撈還表示,未來會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產,進一步豐富餐飲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不過收購也有風險,能不能找到合適的資產,收購后能不能和現有業務很好地整合,這些都是海底撈需要面對的問題。
總結
海底撈新業務顯潛力,但仍難扛主壓
2025年上半年,海底撈遭遇了業績下滑的困境,凈利潤降13.7%,營收降3.7%,還主動關停了33家店,核心原因是翻臺率“不及格”、客流量減少,背后則是餐飲市場競爭加劇和消費者需求變化的影響。
但在困境中,海底撈也找到了一些新的增長點。外賣業務增長近六成,“一人食”產品成主力;多品牌戰略下,“焰請烤肉鋪子”等副牌收入增長超兩倍,展現出一定的發展潛力。
同時,海底撈還在嘗試加盟模式、推進數字化建設、開展異業合作,甚至計劃收購優質資產,這些都是它為了突破困境做出的努力。
不過,這些新業務目前規模還比較小,對整體業績的拉動作用有限,而且多品牌運營、加盟管理、收購整合等都面臨不小的挑戰。
接下來,海底撈能不能提升主品牌的翻臺率和客流量,能不能讓新業務持續增長并真正成為第二增長曲線,能不能在各種新嘗試中平衡好風險和收益,都將決定它未來能否走出業績低谷,重新實現穩定增長。
對于海底撈來說,下半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都是需要全力以赴突破困境的關鍵時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