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劇《生萬物》終于迎來36集大結局。
這部劇自從上線后,幾乎天天霸占熱搜。
從楊冪的村婦造型,到故事背后的歷史變遷,再到劇中人物引發的愛恨情仇。
到了大結局,反派“膩味”的扮演者宋家騰,猛然又被網友罵破防,再上熱搜。
![]()
夸也好,罵也罷,其實體現的還是《生萬物》本身的熱度之高。
連續霸榜的收視數據也再次證明,年代劇對于觀眾依舊有著頂級吸引力。
![]()
回到這部劇的收官,大結局的眾多人物命運,確實充滿了意外。
今天,從整部劇的視角,皮哥就帶大家看看這部劇的大結局。
誰好誰壞,誰遭了報應,誰得了善終,今天這一篇,我們一同一探究竟。
01、人物大結局:有人被毒死,還有五人下線
《生萬物》里的主要人物,算不上特別多。
皮哥從天牛廟村三大家族的角度出發,來解析一下各個主要角色的命運,以及造成他們最終結局的原因。
首先,是寧家。
寧家是大戶,也是財主。
作為《生萬物》中最主要角色的家族,寧家人的命運,極具代表性。
女主寧繡繡,是劇中唯一一個壽終正寢得到善終的人。
![]()
從地主千金到農民媳婦,從被動接受命運到主動改變生活,她的人生歷程展現了中國傳統女性的堅韌與智慧。
新婚夜被土匪綁架的遭遇,徹底改變了寧繡繡的命運軌跡。
面對父親的冷漠和未婚夫的嫌棄,她毅然選擇與封大腳結婚,從錦衣玉食的大小姐變成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
在封家的日子里,寧繡繡展現出了驚人的適應能力和生存智慧。
她學會了做飯、種地、操持家務,更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知識和見識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條件。
最后幾集,與日本人的斗爭中,寧繡繡不僅出主意假燒麥子,還勸說父親同意與眾人一起行事。
![]()
戰斗勝利后,她鼓勵銀子過上自己的生活,還成了婦女隊長,帶領村子里的婦女奔向獨立和自由。
最終,寧繡繡在丈夫封大腳為保護農田犧牲后,獨自度過了二十多年的晚年生活。
![]()
而整部劇,就是從寧繡繡的視角出發講述的。
作為劇中的第一女主,她的視角,是整個時代變遷的縮影,也承載著《生萬物》厚重的主題。
![]()
相比于寧繡繡,守財奴寧學祥也算是善終的人物之一。
作為前期的反派,在最后與膩味和日本人的斗爭中,寧學祥終于意識覺醒。
不僅為了拯救村民的生命獻出了自己的存糧,還把自己的地貢獻給了所有人。
![]()
寧學祥的轉變,給皮哥的感覺,象征著舊時代的結束和新社會的到來。
![]()
相較而言,寧家其他三人的結果,就十分悲劇了。
寧蘇蘇在好不容易擺脫費家的控制后,與郭龜腰相愛,并懷上了他的孩子。
![]()
找到真愛的蘇蘇,在郭龜腰成功提親后,眼看就要過上幸福生活。
但在最后一刻,卻被完全失心瘋的費左氏下毒毒死,夫妻雙雙殞命。
![]()
前面的劇情中,蘇蘇就是舊時代封建婚姻的犧牲品,最后又死得不明不白,讓人忍不住流淚。
![]()
同樣身死的,還有村長,寧學祥的弟弟寧學瑞。
這是劇中比較正派的人之一,為了保護糧食和村民,被膩味用刺刀活活刺死。
![]()
而蘇蘇和繡繡的大哥寧可金,則加入了八路軍,成為了一個人民戰士,算是衣錦還鄉。
![]()
總的來說,寧家人的命運各有好壞,算是喜憂參半。
相比于寧家,費家人的命運,就要悲慘得多。
費家家主死的早,留下大嫂費左氏和小兒子費文典。
同樣是村子里的大戶,費家沒有寧家人丁興旺,所以費左氏為費家添丁進口的意愿強到執念,甚至不惜給弟弟和弟媳下藥。
費左氏雖然不是善茬,但她本人有命運和時代的限制和悲劇。
![]()
18歲嫁入費家后不久丈夫就去世,她獨自撐起了整個家族,將小叔子費文典撫養成人。
當費文典投身革命,寧蘇蘇與郭龜腰相愛時,她仍然固守著“蘇蘇是費家媳婦”的觀念。
![]()
這種觀念上的僵化,最終導致了無可挽回的悲劇。
費文典作為進步青年,在斗爭中犧牲,也算死得其所。
但他死去的消息傳來后,費左氏的徹底隨之精神崩潰。
![]()
她無法接受現實,每天瘋瘋癲癲地在村里尋找費文典。
當看到寧蘇蘇與郭龜腰恩愛有加,還生下了孩子時,她內心的嫉妒和怨恨達到了頂點。
這也釀成了她毒殺二人,然后飲鴆自殺的慘劇。
![]()
這段劇情,是整部《生萬物》中最具沖擊力,也最讓人絕望的劇情之一。
雷雨中死去的蘇蘇,郭龜腰和費左氏,像極了舊時代婚姻糟粕的犧牲品。
費左氏本身是個惡人,但這個角色的復雜性在于,觀眾既痛恨她的殘忍,又同情她的不幸。
![]()
相較而言,同樣是費家人,費大肚子和銀子的結局,也要好上許多。
費大肚子在新時代生活幸福,銀子也在繡繡的鼓勵下追求自己的幸福,作為小戶人家,他們真正把日子過成了先苦后甜。
![]()
最后,是封家。
男主封大腳,是全劇最讓人喜愛的角色之一。
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農民的優秀品質:勇敢、善良、勤勞、重情義。
![]()
從開篇獨闖雞公嶺救寧繡繡,到后來參與抗日斗爭,從對寧繡繡的愛情到超越門第觀念的親情,封大腳的人品和行為,都無可挑剔。
尤其在革命斗爭中,他表現出的農民的覺悟和勇氣,讓我們對“工農”一詞,有了新的認識。
![]()
他就是農民隊伍中,品質優良,有代表性的進步力量。
最后結局中,封大腳和繡繡帶領村民放火燒麥,挾持膩味救下可玉和村民,十分勇敢。
抗戰勝利后,作為村長,封大腳在1964年的抗洪中,為了保護農田而犧牲。
![]()
他愛土地,最終也為了自己摯愛的土地,獻出了生命。
![]()
除了封大腳,封二的結局,也基本上是善終。
雖然有些小心眼、愛占便宜,但他身上體現的是真實的農民形象。他對土地的執著,對家庭的責任,以及在關鍵時刻的正確選擇,都體現了封二失小禮有大義的秉性。
![]()
他會為了利益斤斤計較,但也會被真情所打動。
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封二將自己一生的農業經驗傳授給家人,這種對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對傳統農耕文化的堅持,體現了老一代農民的智慧與品格。
能教育出大腳這樣的好兒子,封二也孬不到哪里去,他的死,也是劇集后半段的淚點之一。
![]()
作為對照組,封四一家的命運,就令人唏噓得多。
封四本人游手好閑,總想著摸偏門不好好種地,敗光了家產后,連最后的幾畝地都被寧學祥騙走。
走投無路的她,最終當了土匪,并帶著一幫土匪回村踩點。
![]()
雖然最后時刻良心發現,死在了土匪的槍下,但慘禍已經釀成,這是他人生抹不去的污點。
![]()
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封四的兒子封膩味,不僅走上了父親的老路,更是有過之無不及。
他一直認為,封四是被天牛廟村村民害死,覺得自己餓死的母親,也另有隱情。
在怨念的驅使下,他差點綁架了蘇蘇,刀殺了寧學金。
![]()
兩件事都沒辦成,他搖身一變,成了日本人的走狗,走上了漢奸的道路。
不僅帶著日本鬼子掃蕩村子,還作威作福,殺死了寧學瑞,踹傷了寧學祥,差點燒死可玉。
![]()
雖然最后,封膩味不過是被大腳帶人抓住,沒有具體的結局。
但等待他的,除了被槍斃,似乎也沒有其他的路。
![]()
相較而言,膩味的弟弟沒味則知書達理得多。
在繡繡和大腳的教育下,沒味沒有那么多的仇恨,識大體曉大義,發現哥哥后大義滅親,為鄉親們報仇,可以說很有良心了。
![]()
除了天牛廟村的“三大家族”,還有一些其他有特點的角色命運,也值得一提。
鐵頭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鐵頭也姓封,但在劇中,他的命運沒有與封家聯系在一起。
鐵頭是個悲劇人物,但也是劇中成長跨度比較大的人物之一。
![]()
最開始,他和銀子兩情相悅,卻無法拿出實質性的行動,導致了銀子為了家庭嫁給寧老財的悲劇。
鐵頭不好好種地,而是加入農會。
仗著自己的“主任”身份仗勢欺人,也做了一些讓人不齒的事情。
![]()
但在與傻桃的事件過后,鐵頭開始轉便。
他不僅照顧這個可憐的瘋丫頭,對坷拉(傻桃的兒子)的撫養,也體現了他的善良和責任感。
最后與日本人的斗爭中,鐵頭一把當先,是主要角色中,除了八路軍,唯一一個殺死過日本鬼子的村民。
![]()
可以預見的是,在寧學祥死后,鐵頭會和銀子走到一起,過上幸福生活。
命運比較悲慘的,還有傻桃和郭龜腰。
傻桃被人禍害,稀里糊涂懷上了孩子,生下孩子后,又因為智力缺陷不分對錯,在玩耍的時候拔掉麥苗而被日本鬼子用刺刀刺死。
傻桃的死,不僅是時代的悲劇,更是當時,千千萬萬被日本人侵害的中國人民的縮影。
![]()
而郭龜腰劫后余生,被抓壯丁后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眼看著要和蘇蘇過上幸福生活,卻被費左氏一把毒藥搞得命喪黃泉,也著實讓人扼腕。
好在,整部《萬物生》,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希望。
![]()
繡繡家的一兒一女,蘇蘇留下的羊丫,以及銀子的孩子可玉等等一系列小輩的成長,才是《生萬物》的主題。
土地無悔,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當暮年寧繡繡看著自己熟悉的人,從已經變成民俗紀念館的家中走過。
那一幕幕,是人生的電影,也是這幾十年,獨屬于中國的巨變。
02、是時候客觀評述整部劇,有亮點,但還是留下了一大遺憾
說完人物結局,皮哥說一說,從36集整體的角度去看《生萬物》這部劇,質量到底如何。
其實看下來,即便放在“年代劇”這個類型劇中橫向比較,《生萬物》也算是能拿得出手的。
![]()
整部劇有其他年代劇不具備的三大特點,讓它成了今年,當之無愧的高熱度電視劇。
第一大特點,是深刻的土地主題。
《生萬物》最突出的特點是將“土地”這一元素貫穿始終,不僅作為故事背景,更是作為精神內核來展現。
這種對土地主題的深度挖掘,使得整部劇超越了一般的家庭年代劇范疇,上升到了對中華農耕文明的哲學思考。
![]()
劇中的土地不是靜態的背景板,而是活生生的“角色”。
從開篇寧學祥為了土地不肯救女兒,到封大腳開荒種植丹參,再到最后村民集體燒麥抗日,每一個重大情節都與土地密切相關。
編劇通過這種設計,讓觀眾深刻體會到土地對于農民的意義,它不僅是生存的根基,更是精神的寄托。
更為可貴的是,該劇對土地主題的處理具有明顯的時代性。
![]()
在不同歷史時期,人們與土地的關系發生著深刻變化。
封建社會時期,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農民為租地而苦苦掙扎。
抗戰期間,土地成為抵抗外敵的重要資源。
新中國成立后,土地回歸人民,成為建設新生活的基礎。
![]()
這種歷史縱深感的處理,讓土地主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內涵。
劇中還通過各種細節來強化土地意識。
比如封二臨終前傳授種地經驗的情節,寧學祥最后將土地獻給國家的決定,以及封大腳為保護農田而犧牲的結局,都體現了中國農民對土地的深厚感情。
![]()
這種感情不是簡單的占有欲,而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觀。
通過對土地主題的深度挖掘,《生萬物》成功地將個人命運與歷史進程、民族精神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史詩品格的敘事結構。
![]()
觀眾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力量。
第二大特點,是復雜人性的真實呈現。
《生萬物》在人物塑造方面,表現出了極高的水準,每個角色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復雜的內心世界。
整部劇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和行為刻畫,展現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復雜性。
寧學祥從自私冷酷的一面,到最終的覺悟和救贖。
![]()
費左氏從封建禮教的受害者變成維護者,到近乎瘋狂的執拗以及對她所信奉價值觀的守護。
封二的小市民心態,鐵頭的執著與沖動,郭龜腰的機智與善良,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色和行為邏輯。
![]()
這些角色的存在不僅豐富了故事內容,更重要的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圖景。
![]()
這種立體化的人物塑造方法,避免了臉譜化的傾向,使得整部劇具有了更強的現實主義色彩。
觀眾看到的不是理想化的英雄,而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普通人,他們的喜怒哀樂、得失成敗都讓人感同身受。
![]()
第三大特點,是歷史質感真實呈現。
《生萬物》在歷史題材的處理上,表現出了難得的厚重感和真實性。
該劇沒有停留在表面的歷史事件敘述,而是通過普通農民的生活變遷來反映整個時代的風云激蕩。
劇集的時間跨度從1926年一直延續到1986年,涵蓋了中國現代史上最為重要的幾個歷史時期: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等。
![]()
這種宏大的歷史背景為故事提供了豐富的戲劇沖突和深厚的思想內涵。
更為重要的是,該劇對歷史的處理具有很強的人民性。
它沒有將焦點放在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歷史人物上,而是選擇了一個普通的山東農村作為觀察窗口,通過普通農民的生活變化來反映歷史的進程。
![]()
這種“小人物見大時代”的敘事策略,讓歷史變得更加可親可感。
劇中對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都有細致的描繪。
從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到軍閥混戰的動蕩不安,從日寇入侵的民族危機,到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改革,每個階段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特色。
![]()
這些歷史細節的準確把握,為整部劇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氛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對農民在歷史變遷中的作用給予了充分的重視。
無論是參與農會運動,還是抗日斗爭,亦或是土地改革,農民都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歷史的積極參與者和創造者。
![]()
《生萬物》通過這種厚重的歷史質感,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那個時代,理解歷史的復雜性和人民的偉大。
![]()
作為一部年代劇,《生萬物》成功地將個人命運與時代變遷融合在一起,展現了中國農民從苦難走向解放的歷史進程。
為什么是農民,歷史又為什么選擇了農民,這個問題,《生萬物》給了很好的答案。
![]()
它讓我們看到了土地與人民的深厚情感,看到了歷史變遷中人性的光輝與黑暗,也看到了中華民族在苦難中前行的頑強意志。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生萬物》這樣的作品顯得尤為珍貴。
![]()
它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我們的身份,更不要忘記,我們一步步的來時路。
當然,亮點之外,咱們還是得客觀說說,這部劇的一大遺憾。
網上很多網友也提及,這部劇的劇情相對有些俗套。
批評最多的,就是露露這一角色的設置,多少有些為了劇情沖突而刻意安排。
至于女主楊冪,這次確實勇敢突破了自己,至于演技是否達標,就見仁見智了。
對于這部劇,你是否還有其他感受,可以留言和皮哥分享。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