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涌現出了非常多身手不凡的英雄人物,其中武力值最高的當屬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虓虎呂布。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贊譽絕對貨真價實。
但因為呂布總愛拿義父開刀,背著“三姓家奴”的罵名,所以世人對他的評價并不高。
![]()
呂布的所作所為的確讓人不齒,可要論背叛和翻臉無情,他還算不上是最恨的。
當時有一個人比呂布還要冷血無情,他不但專殺恩人,還經常把屠刀對準手無寸鐵的百姓,縱兵劫掠。
就是這么一個殘暴無恥,背信棄義之徒,現如今卻被香火供奉,享受著信徒們的膜拜。
這個人究竟是誰?為什么后世之人會把他供奉起來呢?
![]()
一、忘恩負義的背主小人
東漢末年戰亂頻發,各地豪強都組建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丹陽兵是這些地方武裝里面戰斗力最強,最能打的兵種。
手中沒有出名戰將的陶謙能夠當上徐州刺史,丹陽兵功不可沒。
正因為如此,當上徐州牧之后,陶謙非常看中丹陽老鄉,把不少鄉黨提拔到了重要的職位上。
出生于富戶,在家鄉橫行無忌的笮融就是這個時候帶著自己的幾百隨從依附于陶謙的。
當時的陶謙已經年邁,他在意氣風發的笮融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在印象分的加持下,笮融被陶謙安排到了下邳,擔任下邳國相,并督廣陵、下邳、彭城三郡的漕運。
陶謙
![]()
按說這樣的知遇之恩笮融應該死心塌地的尊陶謙為主,忠心耿耿的為其效力。
但笮融的心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報恩心思,他只想著在這個位置上大撈一把,好壯大自己的力量。
他借著職務便利,不但在下邳中飽私囊,狂攬錢財,而且還隨意殺戮,讓整個下邳都民不聊生。
陶謙在徐州經營多年眼線眾多,這些事情很快就傳到了他的耳中。
就在陶謙準備要罷免笮融這個毒瘤的時候,意外卻突然而至。
![]()
公元193年,曹操因為父親被徐州牧陶謙的部下張闿殺害所以興兵討伐徐州。
消息剛剛傳到徐州,笮融就率領男女萬口、馬匹三千,逃往廣陵郡。
當時廣陵郡的郡守是瑯琊人趙昱,曾經和笮融一樣都是陶謙的屬下。
他對于笮融的到來非常歡迎,大擺宴席,好酒好菜招待了一番。
笮融表面上感激涕零,和趙昱把酒言歡,實際上心里面卻已經盯上了廣陵郡的財富,準備要據為己有。
就在毫無防備的趙昱喝的醉醺醺之際,笮融突然發難殺死趙昱,然后縱兵劫掠。
![]()
郡守稀里糊涂的被殺,下面的人根本就形不成有效的抵抗,只能眼睜睜看著笮融屠戮搶掠一番揚長而去。
那時候的消息傳遞非常原始,廣陵郡發生的一切短時間內傳不到其他地方。
因此笮融很快就又選定了下一個投靠目標。
這一次被笮融盯上的倒霉蛋又會是誰呢?
![]()
二、恩人的收割機
笮融是一個典型的梟雄,能屈能伸,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離開廣陵郡逃到揚州后,他投靠了彭城相薛禮,靠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動薛禮,共奉劉繇為盟主。
公元195年,孫策渡江而來大敗劉繇,拿下了劉繇的牛渚營,又一鼓作氣向笮融所部發起進攻。
起初笮融并不知道孫策的厲害,還大言不慚的想要拿下孫策向劉繇請功。
不曾想卻被孫策斬首五百余眾,打的笮融倉皇而逃。
![]()
親身領略了一番小霸王的厲害后,笮融膽氣盡喪,再也不敢出戰,讓第二次收留自己的恩人薛禮直面孫策的兵鋒。
薛禮哪里是孫策的對手,被打的丟盔卸甲,僥幸突圍才逃得性命。
接連的失敗讓笮融膽氣盡喪,蜷縮于軍營里面當起了縮頭烏龜。
孫策見不能快速結束戰斗,故意詐傷,讓軍中叛徒誤以為他傷重瀕死。
笮融得到消息后高興壞了,命令部將于茲攻打孫策,想要立不世之功。
以逸待勞的孫策見敵人果然上當,伏兵盡出,大敗于茲,斬首一千多人。
部屬的巨大損失讓自私自利的笮融肉疼不已,為了盡快恢復元氣,他把主意打到了恩人薛禮身上。
![]()
趁著孫策攻打劉繇之際,笮融使詭計害死了薛禮,然后笑納了其麾下的眾人和輜重糧草。
劉繇對此雖然有些懷疑,但因為沒有證據,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孫策的大殺四方讓年事已高的豫章太守周術驚懼而死,袁術趁機任命諸葛玄為新的豫章太守。
朝廷方面不愿意讓豫章落在袁術手中,所以也頒布任命,讓名將朱儁的兒子朱皓和諸葛玄爭奪豫章太守的位置。
朱皓知道光憑自己肯定打不過諸葛玄,于是他求助于劉繇,希望可以派兵相助。
作為漢室宗親,劉繇自然是責無旁貸,他派笮融幫助朱皓攻諸葛玄。
![]()
此時笮融反復無常,喜歡背后捅刀子的壞名聲已經漸漸被人所知。
以“月旦評”聞名于世的許劭因此提醒劉繇,認為笮融這個人靠不住,一定要告誡朱皓對他多加防備。
劉繇覺得笮融肯定不敢在自己的眼皮子下面搞小動作,所以沒有把許劭的話放在心上。
結果笮融和朱皓合兵一處后沒過多久,便再次顯露兇殘獠牙,用欺詐的手段殺死朱皓,把豫章郡的權利都竊取到了自己手中。
聞聽此時的劉繇氣憤不已,決定新仇舊賬一起算,命人兵發豫章,要將笮融繩之以法。
![]()
笮融也不是好相與的,劉繇的第一次進攻并沒有討到什么便宜,反而是損兵折將,損失了一千多人。
惱羞成怒的劉繇再次召集所屬各縣人馬,不計后果的對笮融發起了攻擊。
雖然劉繇只是一個小軍閥,但他認真起來也不是笮融可以抵抗的。
最終笮融戰敗,倉皇逃到了山中。
俗話說“禍害遺千年”,毫無底線,臭名昭著的笮融這一次還能夠僥幸活命,再一次東山再起嗎?
![]()
三、讓人無語的供奉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劉繇部下的宣揚,殘暴無信的笮融成為了人人唾棄的對象。
這也直接導致逃到山里面的笮融被百姓群起而殺之。
勇冠三軍,憑身手力壓整個漢末群雄的呂布因為先殺義父丁原,后誅干爹董卓遭眾人唾棄,背上了“三姓家奴”的罵名。
后世之名因此受了很大的影響,致使英雄蒙羞,無法與項羽等古之猛將所并列。
笮融所做的事情比呂布更讓人所不齒,按說他應該被永遠的釘在道德的恥辱柱上。
但實際上生前壞事做盡的笮融死后卻備受部分人推崇,現如今更是被堂而皇之的供奉在廟宇內,香火鼎盛。
笮融像
![]()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違背常理的事情,是因為笮融是個狂熱的佛教徒,東漢末年用自己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修建了很多的佛寺。
笮融的這些舉動讓佛教在廣大的南方地區扎下了根,因此在佛門之人眼中,笮融是個很了不起的“英雄”。
公元193年笮融任下邳相的時候,花巨資修建了一所浮屠寺。
據說寺中所有的佛像都外涂黃金,陽光照射下會發出耀眼的金芒,威嚴之相讓人不敢直視。
這座佛寺可同時容納3000多人在其內課讀佛經。
每到浴佛會時,寺院便在路旁設席長數十里,置酒飯任人飲食,來參觀、拜佛的百姓達萬人之多。
笮融所建寺廟,流傳至今
![]()
佛教推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理念,只要皈依佛門,之前所犯下的一切罪孽都可以既往不咎。
對陌生人尚且如此,對推動事業發展的信徒更是要寬宏大量,廣開方便之門。
笮融認為佛法可以普度眾生,相較于自己對佛門的貢獻,死掉一些微不足道的老百姓又能怎么樣呢?
南北朝的時候,梁武帝蕭衍尊崇佛教,多次舍身為佛,可結果卻被活活餓死。
最終被世人恥笑的也只是可憐的梁武帝,佛教卻沒有任何的損失,信徒反而是更加多了。
所以今天笮融被徐州一帶的竹林寺、弘道閣所香火供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如果當初沒有笮融,很可能也就沒有江南一帶佛教的興盛。
笮融活著的時候雖然對世人殘暴背信,但他對佛是真的傾其所有,佛教歷史上有記載最早的寶塔就是笮融所修建的。
為了消弭自己的罪孽,笮融不但在佛像面前跪拜贖罪,還免除佛教信徒的徭役和賦稅,讓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禮佛。
這樣的人怎么可能不被佛教視為代表性人物,怎么可能不被供奉起來呢。
笮融像
![]()
結語:
“果然凈土人間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佛門中人本應該淡泊明志,一心修行,但修行太苦,“貧僧”不是人人愿意做的。
于是乎像笮融這樣愿意大量捐獻香火錢的信眾就被樹立成了榜樣。
畢竟沒有他們,豪車豪宅,以及名媛美人怎么可能被諸多和“方丈”一樣的“高僧”所擁有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