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征求許可,規范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newsweek 8月20日報道最新數據顯示,由于開發商面臨賣家數量遠超過買家的飽和市場,新建住宅價格現已低于二手房。
![]()
報道截圖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數據,6月份新建住宅中位售價為40.18萬美元,環比下降4.9%,同比下降2.9%。
而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NAR)數據顯示,同期二手房中位售價達43.53萬美元,同比增長2%。
新建住宅價格低于二手房實屬罕見。房地產分析機構Reventure App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ick Gerli指出,這是26年來第六次出現這種現象。
他表示:“新舊住宅價差很可能預示著房地產市場迎來拐點。“
異常市場轉折
新建住宅通常比房主居住多年的二手房更昂貴。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新房價格比二手房高出1.46萬美元,但近期形勢發生逆轉。
美國住宅建筑商協會(
NAHB)數據顯示,雖然二手房價格已連續七個季度同比上漲,但新房價格同比下跌持續時間更長,已達連續八個季度。
這主要源于新房庫存激增——尤其是在過去幾年經歷建設熱潮的佛羅里達和德克薩斯等州。
由于抵押貸款利率處于歷史高位導致購房成本攀升,大量新房上市時遭遇買家購買力不足,造成庫存積壓。
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表示:“新房庫存周期已達約八個月,是二手房庫存的兩倍。”
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美國待售新房達51.1萬套,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8.5%。
開發商已意識到市場變化并積極調整策略,通過大幅降價和提供各類優惠吸引猶豫不決的買家。
Nick透露:“部分大型建筑商較峰值降價超20%,使其訂單量保持穩定。總體而言,新房銷量較疫情前僅小幅下降,而二手房銷量降幅超25%。”
價差背后的邏輯
盡管新舊住宅庫存近期都在增加,但其銷售價格卻呈現不同走勢。
Nick認為,這種價差反映了開發商和二手房賣家在市場降溫時期的不同態度。他在X寫道:“建筑商正在適應當前房地產市場現實,他們不僅從峰值降價13%,還提供大幅利率優惠,同時縮小戶型設計,全力提升住房可負擔性。”
Nick指出:“相反,二手房賣家大多忽視市場現實,他們未意識到市場放緩,仍試圖維持三四年前的價格水平。這種認知差異導致二手房掛牌價虛高,無法真實反映市場現狀”。
標價接近疫情期間水平的二手房如今大多滯銷,因為買家知道能在別處獲得更優惠交易。Redfin最新報告顯示,7月活躍掛牌量超190萬套接近歷史紀錄,房屋成交前平均待售43天,創2015年以來7月份最高記錄。
盡管庫存積壓導致新房降價,二手房賣家卻不愿讓步。Lawrence表示:“房主自疫情前累計獲得49%的資產增值,財務緩沖充足,因此極少出現賤賣情況。”
另一個導致新房更便宜的因素是戶型縮小。Lawrence說:“建筑商專注于建造更小戶型的經濟適用房,而非豪華住宅,這也是新建住宅中位價下降的原因。”
價格走向何方?
Nick認為,建筑商的行動表明“美國房價需要下降才能重振二手房需求”。但賣家是否會跟進降價尚不明朗。
許多意識到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的賣家選擇退出交易,Redfin數據顯示,7月活躍掛牌量出現2023年以來最大月度跌幅,因為賣家紛紛撤下房源。
Realtor高級經濟學家Joel Berner表示:“若無重大市場沖擊,二手房賣家不太可能普遍降價。但如果抵押貸款利率下降,當前價格水平可能有效推動銷量回升。賣家極不愿承受虧損,因此多數人會持房觀望,直到利率下降和市場回暖。”
Lawrence認為供需關系將決定二手房價格走向:“佛羅里達公寓供應過剩導致價格下跌,而康涅狄格州獨棟住宅短缺推動價格上漲。就美國而言,當前市場處于平衡狀態,不存在大幅提價或降價的高壓。”
但Nick預計新房價格優勢不會長期持續:“未來6至12個月內這種情況可能延續,但最終二手房價格將下降,向新房價格靠攏。”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