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皮水洗退貨后續:警方介入,寶媽身份被公開,商家還有后手
“占便宜占到極致了,這種人就不能慣著!”
你見過把貂皮大衣洗成“擦桌布”,然后理直氣壯退貨要求賣家退錢的嗎?
更過分的是,這位寶媽買家拿到2000元退貨款后,馬上“賜”賣家拉黑一條龍,態度囂張。
她身份“尊貴”,甚至就連帽子出面調解都叫不動。
買家女究竟什么來頭,如此有恃無恐?
相關部門介入后,結果如何?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
濟南王女士開了家皮草網店,一直做得順風順水。
可2025年10月底一筆濟寧的訂單,把她氣了個夠嗆。
10月22號,一位呂姓寶媽在她店里拍了件兩千塊左右的貂皮大衣。
王女士發貨前格外細心,不僅拍了視頻仔細展示衣服軟糯的手感和完好的吊牌。
還特意在聊天里反復叮囑,這貂皮既不能水洗也不能機洗,必須送專業護理店打理。
對方顯示已讀,肯定是看到了。
本來以為這單生意就這么成了,沒料到10月30號,這位寶媽突然提交了退貨申請。
王女士沒多想,以為是尺碼或款式不合適,爽快同意退貨。
![]()
還特意留言,讓對方好好包裝再寄。
結果第二天收到退回的包裹,一拆開她直接傻眼了。
原本軟乎乎的貂皮,變得硬邦邦的,摸著手感跟塑料板似的。
內襯上還有一片白漬,湊近一聞,滿是洗衣粉的味,當初特意展示的吊牌也不見了蹤影。
干皮草這行十幾年,王女士一摸就懂。
這貂皮準是水洗了,說不定還被洗衣機攪過。
她趕緊找專業人士做了鑒定,結果證實貂皮的油脂已經完全流失,整件衣服徹底報廢了。
王女士立馬聯系買家理論,對方一開始死不承認,堅稱收到衣服時就是這個樣子。
![]()
等王女士發去內襯白漬的照片,她又改口:可能是不小心弄濕了,但始終不肯撤銷退款申請。
到最后還干脆玩起了消失,消息不回、電話不接。
買家失聯后,王女士只能向平臺申訴。
她提交了發貨視頻、收貨照片、鑒定報告等一堆證據,要求平臺駁回退款。
可兩次申訴,都被以“證據不足”拒絕了。
更讓她氣憤的是,還沒等她進一步反應,平臺就啟動了極速退款,錢已經打到了買家賬戶里。
再聯系對方時,不僅電話打不通,自己的微信也被拉黑了,這明擺著是拿錢跑路,吃定她這個商家了。
錢沒追回來,人還聯系不上,王女士越想越憋屈。
![]()
這哪是兩千塊錢的事,分明是咽不下這口氣!
11月1號當天,她二話不說開車從濟南趕往濟寧。
四個多小時的車程,三百多公里的距離,滿肚子火氣的趕到訂單上的小區。
然而,等她到了卻發現地址只寫了小區名,沒有具體門牌號,電話也依舊打不通。
站在陌生的小區里,看著一棟棟整齊的樓房,王女士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
走投無路的她只好選擇報警,民警嘗試聯系那位寶媽,請她下樓協商。
可對方只丟下一句正在奶孩子沒空,就掛了電話,之后干脆直接關機。
民警也表示很無奈,表示這屬于經濟糾紛,他們只能幫忙調解,沒有強制處理的權力。
![]()
這下王女士是真被逼急了,她從車里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喇叭,走到小區廣場就開始高喊控訴那位買家的無恥行為。
并希望小區業主們能幫忙傳個話,讓對方出來把話說清楚。
她一遍遍喊著,聲音里滿是委屈和不甘。
之后王女士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發到了網上,沒想到一下子就沖上了熱搜。
沒一會兒,就有網友認出了她說的買家,這位寶媽的姓名、身份信息,幾乎被知情人士扒了個底朝天。
不過,網友們對這件事的看法卻分成了兩派。
支持王女士的大多是商家或者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大家紛紛吐槽自己也經常遇到這種“穿完就退”的糟心事。
![]()
平臺還總偏袒買家,覺得王女士這趟跨城追討算是替大家出了口氣。
還有人直言,這根本不是退貨,就是明搶,貂皮不能水洗是基本常識,對方擺明了是故意的。
也有人佩服她為了爭一口氣跑三百多公里的勁頭,說這不是錢的事,是關乎尊嚴的事。
另一邊,也有網友覺得王女士的做法有些過激。
他們承認買家有錯,但在小區用喇叭喊話、曝光個人信息的行為,不僅擾民還可能涉嫌侵權。
維權本該走報警、起訴這樣的正規途徑,民警也建議她可以通過法律程序解決。
律師則表示,只要把發貨視頻、收貨照片、開箱視頻和鑒定報告整理成完整的證據鏈。
起訴的贏面很大,還能向對方索賠交通費、誤工費等相關損失。
![]()
其實王女士的遭遇,不少商家都遇到過。
現在有些人心眼子太多,專門鉆“七天無理由退貨”的空子,把這項便民政策當成了免費試用卡,可把商家坑慘了。
賣兒童演出服的商家就吐槽,有人一次買幾十套,表演結束后衣服上沾滿彩帶和汗漬,轉頭就全部退回。
賣旗袍的商家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客人穿去參加婚禮拍照,回來就申請退貨,衣服上的香水味都還沒散。
奢侈品行業更夸張,有人買幾萬塊的包用幾天,找個小劃痕就要求退貨。
商家明明知道被“白嫖”,可平臺往往還是偏向買家。
目前這件事的最新進展是,王女士因為發布的視頻涉及他人隱私,已經主動刪除了。
不過她在11月5號明確表示,會不計成本追究到底,就是想通過法律途徑整治這種不良風氣。
而那位呂姓寶媽至今沒有公開回應,不果事情鬧到這個地步,估計在親戚朋友面前也抬不起頭了。
這起糾紛,也暴露出了網購行業長期存在的幾個老問題。
一是“七天無理由退貨”本是方便消費者的好政策,卻被少數人當成了護身符,商品弄壞了也敢理直氣壯地要求退款。
二是商家維權太難,平臺申訴行不通,報警只能調解,走法律程序又費時費力。
三是部分人誠信缺失,覺得網上交易沒人認識,占點小便宜無所謂。
現在全小區的人都知道這位寶媽的事了,還得等著法院的傳票,實在得不償失。
最讓商家心寒的還是平臺的態度,明明商家提交的證據已經很充分了,為什么平臺還是偏幫買家?
說到底,不管是買家還是賣家,誠信都是底線。
那些愛占小便宜的人,早晚得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也希望平臺能早點完善規則,別讓守規矩的商家寒了心。
只有大家都按規矩辦事,網購才能真正讓人省心又安心。
與其讓消費者和商家在規則漏洞中相互對抗,不如推動建立更有效的溝通渠道和仲裁機制,讓誠信在陽光下生長,讓糾紛在理性中化解。
參考文獻:
1.紅星新聞:《售出的貂皮大衣被水洗后退貨!店主驅車300公里找到買家,拿大喇叭喊話,這是惡意退貨!》2025-11-05
![]()
2.九派新聞:《店主自稱遭“惡意退貨”,驅車300公里至買家小區持喇叭尋人,律師:此舉或涉嫌違法》2025-11-0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