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的葉圣陶曾說過:“張家的4個才女,誰娶到了都會幸福一輩子。”這句話不是謬贊,而是帶著深深的羨慕。
1940年浙江江蘇有一個叫張武齡的富商,家中除了萬頃良田還熱衷于和教育界交朋友,曾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正是其好友。不過張家真正出名的不是他們雄厚的財力,而是家中四個貌美如花的女兒。
![]()
張家四姐妹
張家四姐妹各個蘭心蕙質,博學多才。大女兒張元和嫁給了昆曲名家顧傳玠,二女兒張允和嫁給了“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三女兒張兆和嫁給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從文。四女兒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
門不當也能戶對
雖然四個女兒全都嫁的不錯,不過最被張武齡喜歡的還是二女兒張允和與周有光。提起兩人的故事,張武齡經常回憶起那個午后,那是周有光第一次來張家做客,顯得略微拘謹。彼時的他還沒有漢語拼音之父的名號,只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窮小伙。
![]()
周有光
此時的兩人已經是男女朋友,周有光在來張家之前還做了許多心理建設,因為張家是大戶,自古以來窮小子被拒絕的故事數不勝數。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張武齡對于自己的到來十分歡迎,還與他聊了兩人的愛情故事。
說起此事,張允和在一旁聽的羞紅了臉。其實張允和與周有光本就認識,不過之前一直是朋友關系十分純潔。后來,張允和考取了上海光華大學。作為早就在上海讀書的周有光來說,此舉無疑是增加了兩人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即是他鄉遇故知,又似久別再重逢。
![]()
周有光,張允和
以后的時間里,他們會相約在江邊散步。當時的周有光怕兩人沒有話題還專門帶了本書,無論是尷尬還是緊張他都拿看書做掩飾,還記得那是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書中有句話是這么寫的:“我要在你的一吻中來洗清我的罪惡。”是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同時也是張允和最喜歡的一句話。這句話羅密歐就曾對朱麗葉說過,在當時的那個場景周有光深刻體會到了什么叫做愛情,她的一顰一笑時刻勾動著自己的神經。
![]()
羅米歐與朱麗葉
不過縱然再是喜歡,周有光也不敢更進一步。因為當時兩人的家庭差距太大,這給周有光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難道要輕易放棄這段感情嗎?說實話他有些不甘心,于是他給張允和寫了這樣一段話。
“我喜歡你,但我很窮,我怕不能給你幸福。”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得到回應的是一封十張紙的長信,那是張允和給予他的回應。十張紙寫不完她的心情,總的來說就是我也喜歡你,幸福是要靠自己去創造的。
收到回應的周有光重新燃起了希望,不過更讓他振作的是張允和父親張武齡開放的思想,支持他們自由戀愛。此事放到現在來說都是異常難得。
![]()
周有光
正當兩人品嘗甜蜜愛情生活的時候,小插曲來了。周有光因家庭原因被迫去往杭州工作,來到杭州以后他經常會想到兩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雖然杭州距離上海不遠,可終究是異地,兩人很難時常見面。
婚姻并非愛情的墳墓
或許是老天爺憐惜兩人的愛情,從中牽線,1931年張允和因軍閥之間的爭斗輾轉來到杭州之江大學讀書。慢慢的隨著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1933年周有光和張允和在父母的見證下結為夫妻。
![]()
周有光張允和結婚照
現在的很多人都會把婚姻比作愛情的墳墓,他為結婚之后便失去了新鮮感,每天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所困擾,時間長了夫妻更像是共患難的兄弟,朋友。今天看完周有光和張允和的愛情或許會讓你們有所改觀。
結婚一周年,兩人有了第一個孩子,他們取名為小平,后來小平又迎來了他的妹妹小禾。他們也曾因抗日戰爭家破人亡,搬家三十多次,小禾病死,小平因流彈受傷。但他們從始至終都未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
張允和與兒子
張允和說:“命運為了鍛煉我,把最難的‘題’都留給了我一個人。”但她也知道自己的背后永遠站著另一個男人。1937年日寇發動了侵華戰爭,小禾正是在這段時間患上盲腸炎,最后在奔波中不治身亡。
俠肝義膽的家庭主婦
后來,好不容易熬到了新中國成立,出身“大地主”的張允和再次接受批判,這次批判導致她下崗成為一名家庭主婦。后來她就真的用家庭主婦來自稱,親友們卻說從未見過如此俠肝義膽的家庭主婦。因為在他們看來張允和有著很多男人都不曾擁有的勇氣和膽量。
![]()
張允和
那段時間內,兄弟姐妹都身居國外,如果被發現與他們聯系會被打上“里通外國”的嫌疑。不過張允和并未被這頂帽子所嚇倒,她告訴自己的家人:“在國內她是最年長的,和國外的聯系由她一人負責,有什么事由她承擔。”
不僅如此,那段時間很多文學老朋友被貼上“右派”,“反革命”的標簽,身邊的人對他們唯恐避之不及,而張允和就敢把他們請回家吃飯。有在獄中的朋友她也會安排送上生活用品,讓他們和家人見面。
![]()
張允和周有光
1959年,50歲的張允和被診斷為嚴重的心臟病,更是被醫生判了死刑,家中的人對此惶恐不安。張允和對此卻不以為意,因為在她看來生活中已經經歷了無數的困難,沒有什么能夠把她打倒。
張允和常說:“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人更好。”79歲時,她將自己的人生與周有光的愛情故事寫成一本書《溫柔的防石浪堤》。書中記述的藍藍的天,柔柔的水,和眼前的人,還有吳淞江邊兩位私定終身的兩位游客。(這里的游客指的是他們自己)
![]()
老年周有光與張允和
后來,年齡越來越大,每次結婚紀念日兒女們都會來祝賀老兩口的天倫之樂。他們感嘆道:“這種愛情狀態,即便是年輕人都非常眼饞。”張允和平日也會回憶兩人的美好,她說:”與周有光在上海吳淞的第一次握手,自己就把心交給他了。無論以后的生活如何坎坷他們都會在一起,她一生的命運緊緊地握在了他的手里。
關注作者,為您分享很多更有趣的歷史故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